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见习记者 熊尉伶
走基层
“新年好,大家健康长寿!”正月初一,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社会福利院活动室热闹非凡,60余位老人齐聚一堂共庆新年。
一大早,院长梅红就带着全体护理员给老人们送上新年祝福和“年货大礼包”。
“吃个苹果,平平安安。吃口沙糖桔,大吉大利。吃块奶糖,甜甜蜜蜜!”一声声祝福让老人们乐开了花,桌上还摆满了蛋糕、米饼、汤圆、枣糕等松软可口的零食,空气中涌动着喜庆与真情。
“今年有60多位老人留在院里过年,除了今天的团拜活动,我们还一起聚餐、做游戏、装饰‘福’字,让他们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梅红介绍,春节期间,院内安排了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照顾留院老人的生活与健康。
护士汪应是春节值班人员之一。她在石城县社会福利院担任护士工作,主要负责照顾院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趁着现在身体还健康,想多做点有意义的事,也让自己生活更充实。”汪应说。
耐心、爱心、细心,汪应认为这三点是做好这份工作的关键。在药柜里,除了医疗器械和各类药物,还放着几本厚厚的台账,里面详细记录着老人们每日生命体征监测和早中晚吃药情况。
“很多老人有慢性病,每天都要吃药、密切监测身体情况。老人们吃的药各不相同,吃药的时间、规格也有讲究,这些都要做好记录。关系到老人的身体健康,不能出任何差错。”汪应说,仅在所负责的区域巡视照护,一天下来,手机里显示的步数就能到一万多步,常常忙得脚不沾地。
“虽然累,但是也快乐着。”汪应笑着说,今年是她第一年不在家过初一,但和老人、护理员们一起,也像个大家庭一样,很温馨。
早上7点,护理员温华莲一到院就帮老人们打好了热水,在逐一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做好护理清洁、卫生打扫后,才得空坐下来歇一会。
“穿衣、吃饭、洗澡、剪指甲……我们每天负责的,其实都是老人们生活中很细碎的事情,他们的日常就是我们的日常。”温华莲说,“春节期间,有些老人的子女在外忙碌不方便照顾,就由我们帮他们照看。除了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也多陪他们说说话,让他们在心理上不那么孤单。”
虽然是才入职三个月的养老护理行业“新兵”,但在刚结束的全县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比武活动中,温华莲就代表石城县社会福利院获得了心肺复苏和更衣介护两个项目综合一等奖的好成绩。谈起获奖,她羞涩地笑道:“这个荣誉是属于集体的,多亏了同事们在比赛前从早到晚地陪我模拟、练习,让我的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一开始我还担心做不好这份工作,现在感觉信心满满。”
对新的一年,温华莲充满期待:“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老人带来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维护好‘家’的氛围。”
“这里就像家一样!”问及感受,这是老人们说的最多的话。“家”一般的温暖,也离不开石城县日益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石城县积极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养老机构医务室设置,配备专业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打造“医中设养”“养中有医”服务模式,实现老人“零距离”就医。同时,通过业务培训、技能比武等活动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以来,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210人次,进一步提升石城县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提供坚实保障。
走出石城县社会福利院大门,夕阳正好,落日余晖温柔地撒向大地,把社会福利院的几栋楼染成了金黄色。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坚守岗位的工作者们让这里暖成了“家”。
图片丨熊尉伶
编辑丨邱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