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时事   2025-02-12 08:07   山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擦亮健康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记者 魏濛



  幸福的底色是健康福祉,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力推动医疗资源再拓展、服务水平再提升、健康保障内涵再丰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百姓身边的健康利好不断涌现,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抓改革

整体推进综合医改

  医改事关民生福祉,更是民心所向。


  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积极推进具有“运城特色”的改革举措,深化综合医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有序,努力为广大群众撑起了“健康伞”。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医生的诊疗,不仅方便,还花钱少、看得好!”

  日前,在盐湖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市民李成群欣喜地说。


  今年72岁的李成群家住盐湖区东城街道凤凰小区,两个月前,因突发脑梗一侧肢体留下轻微无力后遗症。行动不太方便的他有个头疼脑热或身体不适,就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使用城乡居民医保后,自己只需要付很少一部分费用。”李成群说,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不仅方便还花费少。


  为深化全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我市组建由公立医院牵头,县、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通过畅通转诊渠道、高年资医师护士下沉、建立远程心电网络、检查检验共享等,推动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服务共同提供、利益共同分享,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在盐湖区、万荣县、临猗县试点推行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改革,全面落实“结余留用”政策,激励医疗集团由“要我控费”向“我要控费”转变。增强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步调协同,全市实行DRG付费的医疗机构达到341家,病种覆盖率、基金覆盖率分别提高至94.28%、91.49%。率先在全省实行“六统一”集采药品进药店销售,覆盖药店152家、集采药品达178种。盐湖区基层医改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深化综合医改,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有效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


提能力

不断壮大优质资源

  2024年,我市深入实施“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加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诊疗服务水平。


  在深化县级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行动中,6家县级人民医院申报创建县级三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基本标准全部超过90%、推荐标准全部超过70%。选派124名高年资医务人员参与“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对县级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发挥辐射带动、业务指导、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作用。着力增加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已开工建设,市中心医院应急救治综合楼及附属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验收。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本标准”机构创建率达98.7%,“推荐标准”机构创建率达41%,达标机构数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全市投资1000万元遴选100所村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提升改造,招聘大学生村医76人,开展在岗村医、县级行政管理人员和乡镇卫生院院长等培训3000余人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为全面提升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我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神经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该院累计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1个。同时,柔性引进解放军总医院孟元光教授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薛奇教授团队,累计柔性引进顶级团队达5个。该院还牵头成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托管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2024年,我市专科共建4家医院20个科室、专科联盟两家医院6个科室,累计专科共建7家医院27个科室、专科联盟8家医院37个科室,促进了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促服务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2024年,我市不断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和健康获得感,让群众就医有“医”靠。


  “在其他医院做过检查,这些互认的项目,就不用再检查了。”近日,在万荣县医疗集团解店镇卫生院门诊,医生在为一位老人看诊后,从系统中调取了其在县人民医院做过头颅核磁检查结果,顺利为患者完成诊疗。“这样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家属表示十分满意。


  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在全省率先将三级民营医院纳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全市可出具检验结果互认标识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47家,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124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标有“晋HR”标识的检查检验项目均予以互认,已形成“集团内部、县县之间、市县之间”的全面互认格局。截至2024年11月,全市享受结果互认达2.53万人次,为患者节约费用460万余元,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新形势下,不但要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内涵。为此,我市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94元,2024年下达补助经费4.35亿元。深入开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行动,推广先诊疗后付费、“一号管三天”、床旁结算、预住院等便民措施。做实宫颈癌、乳腺癌等筛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等惠民项目,13个县(市、区)均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加强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积极推动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线上签发量位居全省首位。


强特色

持续巩固比较优势

  一把草药、一枚银针……中医治疗常常能起到奇效。我市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底蕴,正以更加时代化、大众化、新颖化的方式,“解锁”更多可能性,更好融入和服务群众的日常生活。


  “一直受腰疼困扰,走路都受到了影响。偶然机会,经朋友推荐来到市中医医院进行中医治疗,效果很明显,切实减轻了我的疼痛。”市民邓建华告诉记者,治疗期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医生凭借丰富经验,为其制订了针灸及相关中医治疗方案,使其病症逐渐好转。


  强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巩固13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和23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扎实做好高年资中医师带徒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扎实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活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我市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市中医医院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持续推进9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5个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13个省级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畅氏汤方辩证、河东柴氏等6个学术流派入选首批三晋中医学术流派名单,临猗县人民医院被确立为河东柴氏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保护单位。全市评定四星级中医馆58个,推荐参加省级五星级中医馆评审7个。建设完成8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举办了中医药消夏养生节、膏方养生节,进一步扩大了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在全省针灸临床执业技能竞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得11个地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与此同时,传统医药传承创新迈入国家队。202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通知》,我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目前,试验区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2024年,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以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铺筑“健康基石”,全力护佑群众健康,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脉相连,未来可期。2025年,我市将行而不辍、久久为功,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描绘“健康运城”美好蓝图。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毛文琦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



运城新闻网
运城新闻网 运城综合生活门户信息网!发布权威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