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术和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和欧洲的科技产业合作日益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2024年9月27日,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以“中欧科技产业:合作与竞争”为题主办学术研讨会,邀请匈牙利马蒂亚斯·科维努斯学院(Mathias Corvinus Collegium)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莫尔迪茨·乔鲍教授(Prof. MOLDICZ Csaba)分享观点,并和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欧洲科技产业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研究生们一同讨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次活动作为第2期复旦大学欧洲研究系列讲座,同时还受到复旦大学中欧学术交流基金和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双一流”项目的资助。会议由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姚旭博士主持。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怡教授在致辞中,对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发展研究院的国际合作和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随后,莫尔迪茨教授在讲座中深入分析了中欧科技产业合作与竞争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趋势。他指出,伴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美国科技产业发展思路的变化,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兴起和应用,欧洲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更加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越来越难以在这场中美科技主导权之争中发挥领导作用。
莫尔迪茨教授认为,欧洲在这场全球科技竞争中有其独特地位。尽管中欧之间存在竞争,但双方在绿色科技和数字技术领域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新场景、新空间。他还探讨了欧洲对于科技巨头的监管态度,认为适当的监管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监管可能会阻碍企业科技创新,阻滞社会发展进步。他以中国的数字经济繁荣为例,指出市场机制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莫尔迪茨教授还详细论述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模式、中国创新驱动模式与亚洲其它国家的相似之处,以及与美国市场创新驱动模式之间的差异。
在回答有关中欧科技合作的提问时,莫尔迪茨教授表示,尽管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但共同利益仍会推动双方丰富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方式,取得更大成效。他特别提到了中国投资对中东欧国家经济潜在的正面影响,以及这些国家吸引中国投资的积极态度。
在讨论环节中,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系玛丽·哈德教授,同济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基地常务副主任鲁传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紫江特聘教授门镜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宋黎磊教授,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副教授,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天骄副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亚宁青年副研究员等各位与会专家,围绕中美欧三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和竞争趋势、中国在全球特别是在欧洲的投资及其影响、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科技产业巨头的作用以及创新和商业化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莫尔迪茨教授的讲座及各位专家的深入交流,为理解当前复杂的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同时也为探索中欧合作新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中欧对彼此科技产业的理解,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继续加强中欧学术、产业交流,促进双方科技产业共同发展。
排版 | 胡珂玚
猜你喜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