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REPORT
9月
2024
石斑鱼产业
资讯专报
国内产业相关要闻
NO.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非洲留学生把渔业养殖技术带回非洲
央视网消息: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我国农技人员到非洲当地去,还有不少非洲相关人员到中国学习。来看他们的故事。
海勒来自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已经在中国留学快一年了。在导师的带领下,海勒来到无锡的罗非鱼保种基地,学习种鱼亲本选育、繁育,以及运输等知识。
厄立特里亚留学生泽维迪·海勒·欧巴图表示,2023年9月他来到中国,在这里攻读硕士学位。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厄立特里亚没有的新东西,这里有很多新技术、新教学方式和新的水产养殖方式,尤其是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像海勒一样,目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有在读的非洲硕、博留学生45人,今年还将有130多名非洲技术和管理官员来华参加培训研修项目,把中国先进的渔业养殖技术带回非洲。
泽维迪·海勒·欧巴图还表示,厄立特里亚有很多海洋资源,但无法利用它们。有了这些知识,厄立特里亚将利用渔业资源包括淡水和海洋渔业,所以,未来是光明的,可以收获很多。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去年10月24日发布《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邴旭文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为56个非洲国家培训了3180多名高级渔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先后派出了40多位专家赴10多个非洲国家担任渔业和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顾问,为当地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央视网
NO.2
上海产冰鲜水产品出口欧盟实现“零的突破”
中新网上海9月18日电 (记者 姜煜)上海海关所属浦东海关(以下简称浦东海关)18日透露,本月,在该海关监管下,上海一家水产品公司5个品种296公斤冰鲜鱼成功出口法国。此次出口实现了上海产冰鲜水产品出口欧盟“零的突破”。
浦东海关关员对首批出口欧盟冰鲜水产品开展属地查检工作
近年来,为支持中国产冰鲜水产品走出国门,开拓新兴市场,上海海关不断优化境外注册推荐流程,根据国外市场要求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欧盟等境外注册要求严、门槛高的国家和地区,重点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指导出口食品企业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控制。对信用好、风险可控的企业,通过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减免现场检查等流程,缩短注册时限。
“冰鲜水产品在口味上比冷冻水产品更鲜美,深受海外华侨华人喜爱。我们因此萌生出口欧盟市场的想法。”上述水产品公司的业务负责人表示。
得知企业需求后,浦东海关帮助企业梳理出口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导企业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满足出口欧盟相关要求。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上海海关共计出口水产品(冰鲜安康鱼肝、冰鲜鱼等)341.5吨。
来源:中国新闻网
NO.3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公布2023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氮磷污染压力依然存在。
2023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所属41个监测中心(站)对海洋和内陆重要渔业水域等环境状况进行常规监测。监测范围包括153个海洋和内陆重要天然渔业水域及增养殖水域,总面积1001万公顷。
与2022年相比,2023年海洋重要渔业水域(不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指标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分别为13.4%和16.6%;内陆重要渔业水域(不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指标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分别为13.1%和8.2%;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分别为7.6%、26.6%;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陆)锌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为90.0%。监测结果表明,2023年海洋重要渔业水域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水体中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内陆重要渔业水域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陆)中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和总磷,渔业水域氮磷污染的压力依然存在。
自2000年起,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每年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向社会提供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威数据,为客观评价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更好地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支撑。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监测数据指标体系,扩大监测水域范围,继续组织开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NO.4
水上项目成为新兴消费热点 2023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增长10.99%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李栋)当前,休闲渔业新业态、新产品多,已成为国内新兴的消费热点。近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为931.47亿元,同比增长10.99%。
根据农业农村部休闲渔业监测分类,我国休闲渔业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及采集业、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观赏鱼产业和其他。
从占比来看,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及采集业为主导产业,2023年产值分别为388.78亿元、274.85亿元,合计占全国产值的71.25%;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观赏鱼产业产值分别占比15.66%和12.77%。4种主要类型产业产值均有增长,同比增速最快的依次是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和观赏鱼产业。
以海南省为例,以休闲垂钓、共享渔庄、增殖放流体验、赶海拾趣、水产购物、鱼鲜美食为载体的休闲渔业,成为海南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转型的重要一步。
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休闲渔业总产值超40亿元、接待人数近140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0%、73%,休闲渔业经济动能明显增强。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范措施,推动了休闲渔业平稳有序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渔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休闲渔业呈现互融互促局面,既促使渔文化在新时期焕发生机,又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源泉活水。
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拓展也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大水面渔业、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盐碱地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成为休闲渔业创新发展的广阔平台。
《报告》指出,我国休闲渔业面临着产业发展总体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功能模式单一、经营项目同质化等问题。
对此,专家建议,休闲渔业要加快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升级休闲渔业传统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展消费新场景,推动休闲渔业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NO.5
1—8月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07%
据对全国20个省(区、市)渔业生产统计,2024年1—8月,国内水产品总产量3972.91万吨,同比增长4.0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25.54万吨,同比增长1.61%;海水养殖产量1491.24万吨,同比增长5.01%;淡水捕捞产量50.37万吨,同比下降1.23%;淡水养殖产量2005.77万吨,同比增长4.07%。
注:20个省(区、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
来源:央视网
省内产业动态
NO.1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及时了解台风动向和影响范围,做好水产养殖应对措施
商报全媒体讯,9月4日6时30分,海南省气象局提升台风四级预警为台风三级预警。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极易造成养殖环境突变,使得生物体的免疫力明显下降,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预防工作也将面临考验。因此,省农业农村厅请广大养殖户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台风的动向和影响范围,做好防范准备。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台风来临前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一是要检查基础设施。养殖业主需提前加固堤坝、仓库、管理房等基础设施;检修设备,确保增氧机、电力线路、水泵、发电机组等正常使用;海水网箱、围栏养殖需对网箱框架、锚泊系统及网衣系统进行检查、加固;提前储备各类渔业物资,以备急需。二是要降低养殖水位,回港避风。池塘要适当降低养殖水位,捞除水面杂物,疏通排水系统,防止水位上升导致养殖动物逃逸。网箱养殖应该适当控制其疏密度,对于抗风能力较差的网箱,应该及时拖回避风港固锚。
在台风影响期间,还要做好两项防范措施:一是禁止出海作业。在台风期间严禁人员与作业船只出海,养殖业主作业时注意人身安全,做好自身防范,避免造成人身与财产的损失。二是要加强巡查管理。台风带来的恶劣天气会影响鱼类摄食,应减少或停止饲料投喂;保持溶氧充足,必要时补充增氧剂,防止缺氧现象发生。加强对池塘的巡查,及时排水,防止溃堤事故的发生。
台风暴雨后,及时做好恢复生产措施:一是检查受损设施。检查养殖区域所有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修整损坏的部分,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二是清塘消毒。及时打捞死亡养殖动物,迅速做好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三是预防疾病暴发。台风过后要注意防治疾病传染;加强病害监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四是科学投喂饲料。合理控制投喂量,保证养殖动物健康成长;适当添加多维等增强剂,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NO.2
三亚与地中海蓝鳍产业公司签约合作--双方共同推动鹿城海洋产业发展
9月4日,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与地中海蓝鳍产业发展(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中海蓝鳍产业公司)在三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此举是三亚在推动深海渔业、深海科技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推动马耳他与中国在海洋经济的经贸合作,将助力鹿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三亚将与地中海蓝鳍产业发展(海南)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围绕蓝鳍金枪鱼的国际贸易、全产业链加工以及产业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据悉,地中海蓝鳍产业公司隶属马耳他MFF渔业集团,该集团是一家拥有20年养殖经验的水产公司,每年生产500吨金头鲷和欧洲鲈鱼供应当地市场和出口。2000年,MFF渔业集团实现了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多样化生产,并从2022年起每年定期向国际寿司和生鱼片市场供应蓝鳍金枪鱼。
台风暴雨后,及时做好恢复生产措施:一是检查受损设施。检查养殖区域所有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修整损坏的部分,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二是清塘消毒。及时打捞死亡养殖动物,迅速做好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三是预防疾病暴发。台风过后要注意防治疾病传染;加强病害监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四是科学投喂饲料。合理控制投喂量,保证养殖动物健康成长;适当添加多维等增强剂,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来源:海南日报
NO.3
海南冯家湾渔业“上楼”经受台风考验
超强台风“摩羯”造成文昌超万亩露天水产养殖场受灾,受损产量达7万多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值得关注的是,位于文昌市会文镇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的二十余家鱼虾“上楼”养殖户,在遮风挡雨的小楼里经受了台风考验,损失甚微,破解了水产养殖“靠天吃饭”的窘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渔业“上楼”潜力巨大。
工厂化养殖场里养殖的东星斑
文昌露天养殖场在台风中损失巨大
“发动机都顶不住了,池里的鱼也顶不住了,急!急!急!”9月9日,在文昌市会文镇烟墩片区省道旁的一处养殖场里,循着一阵阵发电机的轰鸣声,可以看到两名男子一边手忙脚乱地给池里的东星斑换水,一边焦急地说:“若不能及时恢复供电,养殖场这200余口池里的东星斑岌岌可危。”
“这批东星斑再养两个月就上市了,没想到遇上台风。”年龄偏大点的男子说,200余口池投资近千万,眼看要有好收成了。台风一来,连续断电3天,5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因负荷太大,已经烧了3台,剩余的这2台也快承不住了。一口池里的东星斑,从去年4月开始下苗,已经养了16个月了,每条已长到1.6斤重左右,收获在即。
记者在该养殖场看到,受台风影响,该养殖场的顶棚大部分已被拆开,部分池里的鱼已经开始翻白。“池里的水本来是24小时循环的,因为供电中断,发电机抽水不及时,若再不来电,池里的鱼怕是保不住啊,有的部分鱼已经翻白(生病)了。”经营该养殖场的兄弟俩无奈地说。
记者在会文镇烟墩片区养殖场主拉的微信群里看到,露天渔业养殖场在这次台风中,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长时间供电中断成最大隐忧。“通信、供电都中断了,台风越大,损失就越大。”多名养殖户说,虽然养殖户都备有发电机,但发电机不能24小时工作,否则会烧掉,麻烦会更大。
一些养殖户反思,经历了这次台风之后,还是要想办法入园“上楼”了。
除了台风登陆点文昌水产养殖受损严重外,与文昌一衣带水的琼海的水产养殖也损失不小。“这次台风导致东海村470家养殖户共损失了几十万元,主要是取水泵和水管被打坏了。”琼海市博鳌镇东海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黄代彬说,该村的海水养殖一年产值在15亿元左右。
“台风影响损失的数据,各乡镇还在陆续报送中。”琼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台风单是给长坡镇的工厂化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就有2000多万元。
入园养殖户分享经验称不再“靠天吃饭”
冯家湾地处海南东部的文昌、琼海沿海,这片海岸线上水产养殖渐成规模,衍生出种苗、农业、消杀,销售、运输等诸多产业,形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条。
会文镇是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所在地,走进园区,一幢幢由当地养殖户盖起的两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些都是专门给鱼虾贝类盖的养殖厂房,鱼虾在一栋栋小楼内的池子里,欢快的畅游着。
冯家湾产业园内一家对虾养殖池
吴坤明于2012年开始在会文镇周边露天养殖,2014年台风“威马逊”登陆文昌,导致他养的东风螺损失了几十万。
两年前,他进驻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开设“上豪渔业”公司,花了320万元建起近千平方米的楼房养殖东风螺。
吴坤明说,之所以从露天养殖到上楼养殖,是因为发现园区里的生产配套比较完善,水电供应稳定,园区还有一系列为养殖户们“定制”的优惠入园条件,更为关键的是在楼房里养的东风螺质量更好,成活率明显提高,效益至少比原先提高三成。
“过去进行露天养殖,每逢大风大雨,我们的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台风一过,病菌又多,很难控制。如今进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上楼’养殖,一切都可以在自己能控制范围内。”吴坤明说。
在海南鲲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产业园车间里,当工作人员撒下饵料,鱼儿跳跃、池水翻涌、水花四溅。该公司负责人江锦航表示,他们是园区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养殖东星斑已经第三个年头,每年可收获三四批,年产值2000万左右。
“与传统的露天养殖相比,车间养殖降低了台风、雨水对东星斑生长的影响。”江锦航说,鱼儿在这样“安逸”的环境下,水质好,加上公司特创的技术加持,鱼的成活率高达95%,产量也翻了三五番。
传统的露天养殖
“我们公司9栋车间已经建好了,4栋投了16万尾的新虾在里面试生产,这个月一期工程全部投产。”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鹏表示,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预计达到年保种对虾核心家系800至1000个以及供应优质对虾新品种亲本60000对规模。
“幸亏,这次台风我们到‘楼上’来,否则,我们同样也会被打回原形,入园后才知道,如果担心投入大,可以多招集几个养殖户一起入园,分担成本,这样一来也不怕资金跟不上。”入园的养殖户分享经验说,海水养殖本身就投入大,露天养殖大部分时间就是“看天吃饭”,入园后,养殖用水集中供应、循环使用,养殖废水集中处理,园区里也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养殖周期缩短,效益还提高。
入园合作方式多样化
从露天养殖到车间养殖,正在扭转人们的传统养殖观念。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科技赋能、渔民增收的产业指引下,渔业“上楼”养殖,愈来愈受欢迎。
“通过这次台风对文昌水产养殖的影响,从中也印证了冯家湾产业园渔业‘上楼’养殖是非常合适的,这也是海水养殖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文昌市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尤郁看来,渔业“上楼”可实现楼房可防(极端天气),温度恒定、光照可控,气温、疫病可调,特别是在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比如这次台风),露天养殖基本会造成巨大损失。渔业“上楼”养殖则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这一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林尤郁说,经过园区两年的科研反复论证,园区内养殖的东星斑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东风螺在露天环境下养殖成活率一般在30%,但入园“上楼”养殖之后,成活力提升至80%以上。
“园区是一个样板,这次超强台风横扫文昌水产养殖,很多养殖户会被打回原形,这对全省养殖户来说也是一个警醒。传统养殖户的观念要慢慢转变过来,不可能每次台风都能侥幸逃过。”林尤郁表示,目前,园区在建养殖户47家,入园养殖企业21家发展很好,“养殖户若担心前期入园投入大,也可以抱团入园,合作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
据介绍,园水养殖户所用的海水,水源在近海2公里、海平面以下9米的位置取水,确保其水质质量,“上楼”养殖尾水经过四级净化达标排放。同时,养殖户入园前期也有水电补贴、政府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扶持,还有“公司+农户”的订单式销售保障,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文昌市会文镇镇长周著荀也认为,会文镇的海水养殖户对“上楼”养殖的意愿很强烈,有多个拆迁安置户自己到园区内建“养殖楼”,下一步,该镇将加大对这次台风受影响的养殖户的动员工作,尽可能让他们“上楼”养殖,减少极端天气对养殖的损失。
“这次台风,对于渔业‘上楼’养殖和露天养殖的影响度,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文昌市副市长韩亮表示,这次台风对文昌露天水产养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受损面积超1万亩产量达7万多吨。下一步将广泛发动更多的养殖户、养殖企业入园“上楼”,以便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进渔业产业的长足发展。
来源:南海网
NO.4
海南现代渔业(水产种业)产业链招商交流会举办
9月22日,海南省现代渔业(水产种业)产业链招商交流活动在海口举行,共同探讨海南省现代渔业(水产种业)产业链发展前景和合作机遇。
会议指出,此次活动是推动渔业灾后复工复产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具体举措。在经历过台风“摩羯”灾害后,当前海南省池塘养殖基本恢复生产,工厂化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加快检修复产,渔业复工复产取得显著成效,渔业生产逐步恢复秩序。
海南渔业作为极具特色和潜力的产业,要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宣传解读好海南政策,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支持政策,吸引企业来海南投资兴业,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招商工作是全省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执行中,各部门和各市县要做好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和项目遇到的难题困难,切实让合作意向转变成实体项目,助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招商交流会为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和招商成果,为海南省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来源:央广网
NO.5
万宁何以获评“中国东星斑之乡”?
9月30日,万宁正式获颁“中国东星斑之乡”牌匾。这是继“世界冲浪胜地”“中国槟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美誉后,万宁荣获的又一重要称号。
近年来,海南东星斑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万宁作为海南东星斑产业的集聚区和示范区发展尤其迅速,特别是东星斑工厂化养殖、种质保存、优种选育、种苗繁育等技术属全国领先水平。同时,优质的海洋环境、产业集群效应和广阔发展前景,也让万宁东星斑养殖前景得到了认可。
今年,在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石斑鱼产业技术体系、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等组织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推荐下,万宁获颁“中国东星斑之乡”区域特色品牌称号,标志着产业步入品牌化发展新篇章。
海南万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的东星
自然禀赋+绿色养殖 东星斑住得好
今年8月,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林鲁郁一直在接待考察团,“每周都有人过来考察调研。”林鲁郁表示,随着“中国东星斑之乡”的称号落地万宁,万宁东星斑的商机正进一步扩大。
在接待的考察团中,让林鲁郁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来自遥远的非洲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考察团,“因为桑给巴尔具备海洋资源优势,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希望能借鉴我们的发展经验。”林鲁郁说。
海洋资源禀赋,同样也是万宁能够成功大规模养殖成品东星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万宁市海洋渔业协会会长叶慧强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海水养殖东星斑对水质要求很高,比如水温21摄氏度以上东星斑才能正常生长,万宁无论是洋流速度、盐度、水温还是光照等,都很适宜东星斑的生长,所以养出来的成品鱼“活蹦乱跳”,个头又大颜色又鲜艳。
据介绍,东星斑采用的是无污染的地下深层“无光海水”养殖,这样的海水既需要离岸近,又需要足够的深度。叶慧强介绍,“距离要离岸2公里以内,深度达到水下20米为最佳,否则取排水管道工程根本无法施工。”而万宁东澳、和乐等地正好满足了上述条件要求。
除了地理优势,万宁对东星斑的生态养殖也提出了要求——
随着东星斑市场份额大幅扩大,参与进来的市场主体也随之增加,产业建立之初,万宁市委、市政府便对海水养殖产业提出了“要把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放在同等位置考量”,实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实现发展和生态齐步走。
作为全省首个投产的海水养殖尾水集中处理工程,当前,万宁乐群养殖尾水处理项目已完工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养殖连片集聚区东澳蓝田—新群片区开工建设的排海管道,是全国首条服务水产养殖的排海管道工程。绿色养殖,是东星斑产业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
万宁林宝种业有限公司蓝田绿色种业基地,工作人员查看鱼苗生长情况的发展前景
成熟经验+科学选育 东星斑养得好
9月29日,在万宁市和乐镇,万宁和南广发万全水产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建设。该项目的首个东星斑养殖光伏车间已于今年七月初投产。记者走进养殖车间,看到一个个正在不断换水的蓝色养鱼池——这便是东星斑的“宿舍”。
据介绍,这里每个标准的养鱼池要养殖东星斑500尾左右,面积15亩的车间为东星斑提供了480间“宿舍”。
目前,万宁东星斑工厂化养殖主体已经有151家,养殖规模达3810.92亩,东星斑年产量超1.5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5%。
一条东星斑的养殖周期长达15个月,养殖池需保持24小时活水运行。不仅如此,东星斑每隔一个半月就要挪一下窝,车间工人要给它的“宿舍”打扫卫生,把池子彻底清洁一次。
此外,东星斑体内的色素细胞对光照十分敏感,养殖车间还配装了蓝光、红光用来模拟海底的光照环境,使东星斑顺利长成“玫瑰红”;东星斑的生物饵料一般都含有较高的虾青素元素,保证了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当前,作为中下游的成品东星斑养殖在万宁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接下来,万宁便开始向产业上游的种苗选育和繁育发起挑战。为此,万宁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推动东星斑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成功引进了黄海所、东海所、集美大学、海科院等科研机构及院校。
“东星斑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优质的鱼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研发团队的研究员卢昇介绍。早在三年前,陈院士团队便驻扎万宁,和企业开展了东星斑选育合作,对种苗进行改良研究。团队目前研究的两个方向——东星斑快速生长品系和抗病品系,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东星斑的繁育为两年一代,四代后便能推出新品种,目前我们快速生长品系已经选育了两代,抗病品系选育一代。”卢昇说。
品质高端+大力推广 东星斑卖得好
“大概在2018年和2019年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东星斑开始小有名气,成为了宴席新的主流菜品。”叶慧强回忆道,东星斑的消费场景集中在团体餐上,一是因为它“颜值高”,鲜艳的红色十分喜庆;二是因为味道好,肉质鲜美,口感嫩滑。
东星斑鱼肉
叶慧强举例道,成品东星斑围绕消费场景量身养殖,一条鱼的重量在1斤2两到1斤5两之间便能上市售卖,能较好地满足一桌人的用餐需求。
据了解,养殖东星斑塘口价格一般为130元/斤左右,2024年行情却普遍处于150元/斤左右的高位。虽然东星斑养殖面积在扩大,但市场需求也出现激增,且市场定位高端,反而实现了量价齐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东星斑已成为福建、广东等地区举办家宴酒席的必备主菜之一,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还作为高端食材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及港澳地区。
2022年,万宁市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范围覆盖山根镇、和乐镇、万城镇、东澳镇等4镇,园区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方向,东星斑是其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据初步统计,2023年产业园总产值90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54.61亿元。
据万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促进东星斑产业发展,万宁还建立了东星斑养殖保险项目,保费由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自缴比例为40%,补贴比例为60%;万宁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通过参会参展推介东星斑产品。
正式获颁“中国东星斑之乡”牌匾后,下一步,万宁还计划成立“海南省东星斑协会”,推动东星斑产业的标准体系建立,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制定与监督执行;同时,完成“万宁东星斑”国家地理标志申请;构建东星斑疫病防控体系和东星斑产业监管系统等。
在“万宁美鲜”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中,随着“中国东星斑之乡”的落地,“万宁东星斑”有望继“万宁东山羊”“万宁和乐蟹”后,成为万宁新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