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计:1859字 22图 1视频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学院概况介绍
历史文化学院前身是1979年筹建、1980年正式成立的历史学系,2004年6月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现有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3个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建成5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校级一流课程。学院设历史学系、文化遗产系2个基层教学组织。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0人,25人获得博士学位。
突出党建引领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工作推进学院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院领导为学生讲党课、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学院以党建带团建,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一院一节一特色”等团学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坚定“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强化课程思政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坚持立德树人、资政育人,学科交叉、文理兼容,厚植基础、强化实践的办学特色。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相融合,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组建历史文化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资助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培训和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组建由16门本科课程构成的“铸牢”系列课程群,选拔优秀教师承担《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任务等。
学院将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宗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专业规划,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
增强学科建设
学院是学校较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96年设立宗教学硕士学位点;2000年、2003年分别增设专门史和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学位点;2011年专门史获批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21年获批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是学校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重要建设和支撑单位,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
开展科学研究
近5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2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项14项,出版专著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教师获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学院紧紧围绕“铸牢”主线,以“一院一特色”三年科研行动计划为引领,以组建的4个科研创新团队为依托,拓展和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理性。近3年,学院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撰写资政报告,提交的《甘肃临夏州为中心建设彩陶国家文化公园》《关于西藏考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意义与对策建议》《关于新疆考古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建议》等15篇资政报告中,有11篇获党中央领导批示或被省部级相关部门采纳。
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会议
优化学生工作
学院学生工作思路明确,日常管理分门别类。形成了党政管理、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党团和学生干部6支学生工作队伍;探索和总结出以学生班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有效途径;抓住新生入学、重大活动、节假日学生返校、毕业生离校等时间节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安全教育,营造了“三全育人”的深厚氛围。
学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历史知识竞赛、从业技能大赛、学术讲座等活动全面拓展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实现学生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形成团学活动的学术科技型布局,实现团学工作服务教学中心地位的格局。
丰富合作交流
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宝鸡青铜博物院、天水市博物馆、金昌市博物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博物馆、榆中县博物馆和兰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兰州市第十中学、兰州女子中等学校签署实习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实训和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部)巡礼|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院(部)巡礼|管理学院:改革创新 奋发图强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
学院(部)巡礼|外国语学院:语通中外写华章 培育新人创未来
学院(部)巡礼|电气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央视频/ 强国号/校园号/视频号
微博/抖音/头条/B站/快手
关注@西北民族大学
投稿
huluanyingjun@qq.com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制作:王和洁
编辑:林 菲
责编:王尚功
编审:陈晓佳
主编:韩 瑛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