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反流”关注我们
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我们小时候把橡皮筋勒在手指上,由于皮下的血运受阻,时间久了手指的肤色就会因缺血变得暗红、发紫了,这时我们就得赶紧把橡皮筋解下来。而套扎治疗则是使用弹性橡胶圈结扎曲张的静脉根部,使曲张静脉彻底缺血,直到完全坏死(这时橡皮圈才会自然脱落),从而达到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目的。
EVL不仅根除静脉曲张快,而且并发症少,现在仍然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后来还被应用到了内痔的治疗上,效果也不错,当然这时引导的内镜就得换成肠镜而不能是胃镜了。
把套扎治疗应用到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是由我国的学者令狐恩强教授在2016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给我们的教授点个赞!)。
具体操作就是将套扎器置于胃镜前端,密集套扎贲门周围多处的黏膜层及部分肌层(可同时联合金属夹固定),当这些粘膜因缺血坏死脱落,会形成瘢痕使食管下端肌肉牵拉收紧,从而达到增加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减少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内镜下抗反流手术,套扎治疗减少了大面积黏膜损伤带来僵硬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具有治疗中使用的器械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通常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进流食,3天左右就能恢复正常饮食),治疗费用低、疗效明显的特点。
套扎治疗适用于存在反流客观证据(辅助检查有证据支持)、且食管胃结合部(EGJ)解剖结构没有明显异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对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有反应但不能耐受长期用药的患者。
看到这儿,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有没有心动?有没有想做套扎治疗的想法?先别冲动,套扎治疗也跟其他内镜治疗一样,也是“挑”患者的。那些合并有巴雷特食管(BE,Barrett食管)、食管静脉曲张、大于2cm的食管裂孔疝(HH)、重度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弥漫性食管痉挛、贲门失弛缓症等)、之前行食管肌切开术、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等患者并不适合这种治疗。
所以啊,套扎治疗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式,但治疗的前提一定是要摸清自己的身体状况。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根据具体病情、食管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