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现场|聊聊城市、女性、创意、战争、技术和艺术

文摘   2024-11-16 12:00   北京  



COP 随笔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一些全球性的事件和对话。我带着好奇和敬畏,穿梭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间,记录下那些触动人心的时刻。


以下是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阿塞拜疆巴库现场的所见所闻。从战争的残酷到生态的脆弱,从艺术的力量到科技的奇迹,它们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启发。在此,以随笔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


———— Christine Chan

可持续传播平台续集创始人

Christine

🌍#COP29  

 



2024 年 11月11日 20:00

评论

Christine:这几天会陆陆续续分享一些在COP29阿塞拜疆现场看到的,可能比较少有人关注到的内容。






COP随笔·聊聊城市


Part.01

里海之滨

巴库White City

改造中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绿区,有一个大型展区展示了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一项宏大城市改造计划“Baku White City(巴库白城)”的模型。


这个计划旨在将曾经的工业区域转变为现代化、生态友好、功能多元的城市区域。项目位于里海之滨,覆盖约221公顷,包含住宅、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和绿色公共空间,力图将巴库打造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都市典范。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叫White City,而不是常见的Green City?


因为这片土地在过去是石油和重工业的集中地,被称为“黑城(Black City)”。石油开采和工业活动带来了大量污染,整个区域笼罩在烟尘和工业废气中。阿塞拜疆政府希望通过Baku White City计划,把这个历史上的“黑城”彻底转型为环保的“白城”。“白城”不仅象征着对生态的修复和环境的清洁,同时也是对过去工业污染的反思。


巴库白城不仅是一项城市改造工程,还表达了阿塞拜疆在气候行动方面的承诺。作为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主办国,阿塞拜疆在该项目中贯彻了多项可持续发展措施,包括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推行低碳交通、以及创建绿色空间和步行友好区域。通过在白城内广泛植树造林、推广节能建筑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排放的交通系统等方式,为阿塞拜疆迈向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实际案例。


Baku White City项目于2011启动,计划分阶段进行开发,预计整个项目将在2030年左右完成。期待2030年有机会再去见证它的变化。






左划查看更多






COP随笔·聊聊女性


Part.02

如何保护环境的同时

提高女性收入











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了一场“可持续发展中的女性力量”边会,我本人也有幸参与其中。同场有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嘉宾——苏门答腊大象基金会的项目主任Meilinda Suriani Harefa女士,分享了他们机构的红树林恢复项目,我觉得很值得在此分享一下。


苏门答腊大象基金会(Yayasan Gajah Sumatra,简称Yagasu)的恢复和保护红树林项目,致力于种植红树林以保护沿海社区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并恢复鱼类栖息地。该项目采用“鱼林共生”的方法,将水产养殖与红树林种植结合,既提高了鱼类数量,也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如鱼、蟹和虾等。


除了环境修复,Yagasu的做法为当地女性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 收入机会:红树林恢复项目提供了多种经济机会,尤其对女性来说十分重要。例如,女性可以参与采集红树林副产品,如batik服饰、水果、蜜蜂蜂蜜、天然染料等,这些副产品可以转化为商业产品。此外,女性也可以参与红树林中种植的“鱼林共生”养殖模式,捕捞和销售鱼类、虾类等水产,进一步增加收入。

  • 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参与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活动,女性不仅能增加家庭收入,还能参与到社区决策和环境保护中,增强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赋权。这些活动通常需要集体合作,促进了社区内部的合作精神,并加强了女性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

  • 减少灾害风险:红树林是天然的防风防浪屏障,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如海啸和风暴潮的影响。女性,特别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女性,通常是灾害后较为脆弱的群体。红树林的恢复为她们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

这项目是不是一举多得?






左划查看更多






COP随笔·聊聊创意


Part.03

来看看阿塞拜疆本地组织

IDEA











当大家都在关注各个国家Pavilion的时候,蓝区里面有一股清流,那就是“IDEA Pavilion”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创想馆”,但其实是阿塞拜疆本地非盈利组织—International Dialogue for Environmental Action(简称IDEA)的展区。


因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聚集的基本都是知名国际组织,所以当有一家本地NGO出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从现场工作人员那里,我了解到他们的创始人Leyla Aliyeva是一位艺术家,她希望通过艺术和创意来传递可持续的理念。


现场展出了创始人亲手创作的画作“Who ate my time?”,其溶化的状态提醒我们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展位的搭建也体现了环保理念,使用了回收塑料和竹子制成的桌椅和展架。


我询问现场工作人员:“作为一个以石油产业为核心GDP贡献的国家,你们如何实施气候行动?”

她回答:“确实需要点时间慢慢过渡,但举办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是想要给世界表个态。”






左划查看更多

I used to be a plastic bottle,

now I am a table.






COP随笔·聊聊战争


Part.04

生态是战争中沉默的

受害者 











我不评论俄乌之间谁对谁错,但战争会带来生灵涂炭,这是既定事实。 


在COP29首日,我在蓝区参观了多个国家的展馆,其中在乌克兰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为什么这个布满种子墙的场馆能吸引我驻留那么长时间?

因为它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乌克兰人真的很用心。他们特别制作了VR体验,文字虽短却有力,图片、动画简洁而富有冲击力,一点一滴地展现俄乌战争所带来的破坏。


黑海的海豚数量急剧下降

到处蔓延的山火

核电站的摧毁排放了大量有毒气体

一切情景,历历在目


当屏幕上出现 “Nature is the ‘Silent Victim’”(大自然是沉默的受害者),我感慨万分。被击碎的太阳能板放在了展区的显眼位置,展示乌克兰人在各种纷争之中依然坚持推动能源转型的决心,此处该有掌声。


参观完,我在留言簿上写:

STOP WA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lanet.






左划查看更多





COP随笔·聊聊技术


Part.05

核聚变作为新能源好处

有哪些?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绿区路过了一张很酷炫的海报“FUSION ENERGY IS OUR FUTURE“。刚看到这个标题时,作为技术小白的我确实有点看不懂。


经过交流,外加请教了AI老师之后,了解到Fusion Energy 核聚变能量,是一种通过将轻原子核(例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起来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这种能量的产生方式类似于太阳的能量来源,在高温高压下,轻原子核结合形成更重的原子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核聚变的优点在于:

  • 清洁:它的主要燃料是氢的同位素,这在地球上非常丰富,且产生的废弃物少,环境污染低。

  • 安全性高:核聚变不像核裂变那样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因而不会发生类似核电站的核泄漏风险。

  • 能源充足:聚变燃料的储量丰富,远远超过化石燃料。

  • 高能量密度:核聚变反应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燃料和其他清洁能源。仅需少量燃料即可产生巨大能量,因此在空间利用效率上更具优势。

  • 稳定性和持续性:核聚变可以提供全天候、持续的电力供应,不像太阳能和风能会受天气和昼夜变化的影响。


听起来这么好的能源怎么还没普及


那是因为核聚变对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来克服原子核间的静电排斥,进而实现聚变反应。目前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仍有较大距离。当前,国际上多个机构都在研发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包括著名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希望未来能够让核聚变成为一种实际可行的清洁能源来源。










COP随笔·聊聊艺术


Part.06

上了枷锁地球

需要我们来解开











在COP会场之外,我偶遇了意大利雕塑家Lorenzo Quinn在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Heydar Aliyev Centre)为COP29专门举办的展览。


这次展览名为“Equilibrium in Nature自然中的平衡”,探讨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微妙平衡以及人类在其中的角色。他的雕塑强调了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必要性,以视觉形式展示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象征性的元素,Quinn 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与 COP29 聚焦气候行动和环境责任的主题相契合。


他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曾经展出过的巨型“手”雕塑《Support》也出现在了现场。这个“手”象征着人类对于保护地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Quinn的作品常常传递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该展览是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艺术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艺术激发全球对气候的关注。不得不说,这个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建筑物真的太美了!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刚硬线条,以流线型、无缝连接的白色曲面结构呈现出一种未来感和动感,象征着开放、创新与包容。整个建筑如同起伏的波浪,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既现代又极具视觉冲击力,为阿塞拜疆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






左划查看更多




敲下这些文字时,我忍不住思索: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认为,在通往未来的旅程中,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创造者,更是变革的推动者。

气候行动虽缓慢但始终向前,带动着每一个人前行。希望这些随笔能为您带来些许启发,期待有机会与您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更多可能性。

正如COP29的口号所言:“In Solidarity for a Green World”,为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请带着希望与决心,携手前行吧!



• END •







撰文:Christine Chan

图片来源:Christine Chan / Flora

编辑:Kayan



若有共创想法,欢迎联系我们

可持续传播平台续集,致力于让更多可持续行动被看到。我们专注于帮助企业、组织和行业领袖有效地传达他们的可持续故事,并倡导社会各界采取实际行动。我们通过提供创新的内容营销、传播咨询、教育培训、可持续解决方案及相关资源对接等服务,加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共同推动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扫描二维码,加入续集社群

续集ESG共创
续集,一个持续为ESG发声的共创营销平台。我们致力于和你一起成为传播者,让可持续的声音被听见,让可持续的故事被看见,让可持续的行动被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