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谈这个话题,有一番纠结。
这两天刚好围绕着“同事找我求血”和“跟女儿聊献血”这两件事儿写了两篇文章,留言区有人试图跟我谈这个话题,我一直在逃避。
我并没有做细致的调查,看到的也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报道。最早是从新京报公众号看到的,这篇文章已经“被作者删除了”,陆续看了几篇,收藏再看,有的显示被举报违规也不可见了。
这竟然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我费了个把小时写的这篇文章,没准也会不翼而飞了。
思来想去,总得有个态度,也刚好借此跟大家交流一下。
1
受限于自己的调查能力,这篇文章我不想去探求所谓的“特权的真相”,只想站在一个献血者,一个献血宣传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献血30年,已经献血148次,其中全血19次7400毫升,血小板129次257个治疗量,总计折合献血量5.88万毫升。
在献血这件事儿上,我比大多数人有深刻的体会。
我还是山东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大使,围绕着无偿献血,写了200多篇文章,总计有四五十多万字。
对于无偿献血的思考,我比大多数人想的更全面理解更透彻一些。
2
比起大家关注的特权,我更关心用血权。
每一名需要输血的患者,都有用血权。
如果血液供应充分,大家的用血权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如果血液紧张,就会诞生优先用血权。
优先用血,是不是也是一种特权?
一名孕妇,在生产时遭遇羊水栓塞,医生一定全力抢救,用多少血,就努力找来多少血,有个产妇用了6万多毫升,也给全力保障了(产妇遭遇大出血,输血超6万毫升,众人合力,最终转危为安~)。近年来,几乎没有产妇因缺血而死亡,这是绝对的优先权。
济南市有一个儿童,误食毒蘑菇中毒,每天需要用血3000毫升,同血型的400多人为其献血,被评为济南好人,这名儿童也拥有优先用血权。(989人,32万毫升热血,只为救他)
一名车祸或其他意外伤者,遭遇大出血,也是尽全力保障的。
打个比方,有一个杀人犯,拒捕,被警察打伤,大出血,送到医院,血液很紧张,要不要优先救他?
他是用血优先级的患者,不会因为他是个杀人犯就不救他。
这是对生命权的尊重。
余女士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车祸大出血的患者,先后输血7000多毫升(具体数我没算,采信了患者丈夫的数据),她也享有优先用血权。
还有一些其他优先用血的情况,不一一列举了。
在血液紧急的情况下,一些不那么紧急的患者,如择期手术患者、贫血等情况,可能就得先等等,不能享有优先用血权。
3
余女士的大量用血,对于人口很少的阿里地区来说,一定击穿了当地的血库。
血库亏空怎么办?
医生会不停地找血库要血,会让患者及家属想办法找人帮忙献血。
兵分两路,我们一个一个看。
血站怎么办?会通过各种方式采血,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来献血。
先找谁?到街头去喊?街头的献血车哪天不写着各种血型紧缺?有用吗?能触动路人的神经吗?多少人视而不见,装作看不见走过去了?
(不好意思,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我并不是特意说你。)
这种情况下,一般要找可靠的群体,找谁?医生、公务员、战士、大学生!
有人会说,不是说医生不献血吗?
医生群体当然有身体不合适献血的,也会有身体合适但坚决不献血的。你不能拿着个例来否定一个群体啊!这纯粹是偏听偏信啊!
举个例子,请大家看看这则报道。
2023年2月,齐鲁医院2000余医护人员献血!(齐鲁医院仅今年2月,一次献血2074人)这个医院多少人?7000多!千分之300多,这是一次,一年集采两次,至少能达到千分之500多,而全国平均水平多少?12!也就是说有99%的不献血,把这个话题炒成热搜的,保守说,也至少有9成的人不献血。
不献血的人,去评论无偿献血,当然有这个权利,但至少是没有感同身受。
不说了,说多了有人会说“我不下蛋难道就不知道鸡蛋味道吗?”这话到此为止。
这是阿里地区一定会做的事儿。这个患者大出血需要用血的消息,一定通过各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传播。除非所有人都漠视了这个生命的危险,但这是不可能的,人性本善,何况还有职责所在,于是,一定有人参与了余女士生命的救援。
这是阿里端能做的工作,也一定有所回应。
患者这一端呢?
不少人也有过家人住院需要用血的经历。
遇到这种情况,你们是怎么办的?
家属亲戚可以的话,先让家属亲戚献血。
这里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一大帮子亲戚身体没问题,但就是不愿意献血。而是想方设法找血用,我就遇到过,还不止一波。
他们会四处打听,四处托关系,医院有没有熟人,血站有没有熟人,能不能“特别保障”一下?
用血遇到过困难的出来走两步,是不是这样想过?
所以特权思想,不仅仅在所谓的特权阶层,是根深蒂固在大多数人的心里。
以下场景,纯粹个人假想。
余女士遭此不测,只有丈夫在身边,丈夫最多也就能贡献400毫升血,解不了妻子的困局。
于是她的丈夫、父亲、各种亲戚,一定要想方设法来帮忙。
从阿里当地求人,从老家求人。这是人之常情。
只是这家看起来能量比较大,能找到上海市卫健委,通过各种渠道找来血,解了余女士用血之困。
其中是否有特权,各类报道,写的初步结论是没有,也说会有进一步调查。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这不是我今天讨论的重点,这里不再讨论。
4
作为一名固定献血者,我献出去的血,应该被200多人次用过。
谁用过?我并不知情,也不想知道。作为献血者,“我帮助了你,但我不认识你,我也不想认识你”。
但我内心里一定有这种渴望,我救过的人,能给出一句善意的感谢“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不用直接对我说,对着空气说就行。
但在这家人这里,我没有听到对用血者的“感谢”这两个字。
他感谢的,是有着强大“能量”的“小姑姑”等家人。
这是让人心寒的一点。
我的热血可以拯救你的身体,但救不了这些卑贱的灵魂。
现实世界里,并不只有这一家用血者让人心寒。
中国每年有800多万人次输血,这些患者靠着别人的血救命、保命或者改善生命质量。
跟这800万患者密切关联的(父母子女配偶),少说也有四五千万人。
如果这四五千人能对献血者心存感谢,能对无偿献血有正确的认知,能站出来为无偿献血说一句良心话,公道话,甚至为无偿献血做点什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对献血如此冷漠。
中国每年献血人数不到1000万人!
作为一名有一定影响力的献血者,我都常常感觉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相反,还常常看到若干白眼。
别以为你把不屑与轻视的表情藏起来,我们就看不见,献血者对于别人对献血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你怎么想的,一个轻微的表情就看得穿。
好多人还把我们当成傻子,殊不知正是这一群傻子在拯救生命,包括你的亲人的生命!
我的热血可以拯救你的身体,但救不了这些卑贱的灵魂。
5
无偿献血,在中国,是有很大问题的。
这样说,很多人不舒服,不舒服也得说。
公众的认可度低,有公众的因素,也有官方的原因,不重视,不作为,这种现象是有的。
用血过程中,人情血、权力血,不可能没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人情有人情的逻辑。
但社会的进步,法制和制度的进一步规范,要减少人情血、权力血,才有助于赢得或者找回公众对于无偿献血的信任。
6
中国人还有个特点,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实,无偿献血最需要解决寡的问题,把蛋糕做得足够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我们国家的千人口献血率为12,跟我们这个走在新征程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很不匹配,当这个数字达到20,供血就充足了。从表面看起来是要提升70%,挺大的幅度,其实每个人都贡献一点点,就很容易实现。
具体来说,一个人,一辈子献血两次就够(这件事,你一生至少应该做两次),就能达到千分之25。一生从18岁到55岁,都是适合献血的时间,37年的时间里,你只需献血两次,如果你不合适献血,就让你的子女父母多献两次,人人达到这个平均数,中国人就不会缺血,我们也就不必陷于用血优先权之争了。
7
更需要警惕的是,无偿献血当前还在遭受1450的攻击。
他们的话术很有一套。
“你不献血,他不献血,难道我来献?”
我想回一句“为什么不是你来献?”不想献就算了,说这些怪话,伤人心,最终导致大家伙儿都不愿献血,造成健康危机,这恐怕才是1450的真正目的所在吧?大家伙儿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被1450们利用了,做了帮凶。
还有一套话术
“既然没血用需要家属献血,那我留着给家人用好了。”
余女士的例子很清晰了,真正遇上大的用血需求,你和亲戚那点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得大家伙儿相助,与其那时到处求人,为什么不从现在做起,大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真的很难实现吗?
不难,只需认知的改变。
再次推荐我的这篇45分钟的演讲文章。(这篇文章,真的把无偿献血讲透了!||做科学献血的引领者)
如果有想法,就在留言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