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时事   2025-01-10 22:22   北京  


2024年财政部门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情况如何?2025年,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情况如何?1月1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4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2025年,财政部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同时,廖岷介绍;“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相关银行正在测算和细化补充资本金的方案,我们将抓紧推动实施。”




2024全年收支平衡




对于2024年的财政收支状况,廖岷介绍,目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数据正在汇总,根据现在初步掌握的情况,趋势总体转好,收支平衡目标可以实现。


“2024年前9个月,受需求不足、PPI负增长、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综合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2%。从10月份开始,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回升,财政收入增速也由负转正、逐月回升。后几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单月增幅连续为正,且增速逐步回升。”廖岷表示。


针对普遍关心的财政赤字率,廖岷表示,我们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一是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财政总体是健康的、可持续的。二是我们的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这些资产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中国国债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低于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因此,政府举债是可持续的。


廖岷介绍,赤字率提高以后,可以更多利用财政空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随着赤字率的提高,再加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必然会带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的投资,进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更多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就业和消费,以及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2025年赤字率具体是多少,我们需要履行法定程序后,才能及时向社会正式公布。”廖岷表示。


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总之,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同时,稳步推进财政的科学管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我们还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廖岷强调,“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我们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我们的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万亿元已下发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增加6万亿元债务置换议案。


廖岷表示,这项置换政策,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出成效:第一,地方当期流动性压力大为减轻,通过置换,大大减少了债务利息支出给地方腾挪出更多支持内需的空间第二债务透明度大为增加,我们首次正式公布了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从原来的法定债、隐性债“双轨”管理,逐步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包括主要评级机构、国际组织在内的国内外各界对此给予积极评价。第三,防风险、促发展协同性大为增强。随着化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地方资金链条进一步畅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以往的“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不少地方反映,这项政策很及时,身上的担子轻了、干劲更足了。


就该议案的进展情况,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11月9日,财政部在抓紧履行报批程序之后,就将分地区的债务限额正式下达给地方,并且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做好发行使用工作。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在2024年12月18日就已经全部发行完毕了,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全部使用完毕。现在已经进入2025年,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议案,2025年紧接着还有2万亿元额度,各地已经启动了相关发行工作。


“目前,置换政策‘松绑减负’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各地置换债务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地方还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幅度减轻。有的地方优先置换即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涉众债务,区域金融环境显著改善。”王建凡介绍,置换政策的实施给地方腾挪出更多支持内需的空间,地方资金链条进一步畅通,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财政部的相关政策主要围绕两方面。


第一方面,调整相关税收政策,降低交易、开发环节的税收负担。比如,优化住房交易契税优惠政策;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上述这些政策出台后市场反应非常积极,核心城市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据统计,12月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约17%,同比增长约18%。下一步,主要是推动政策落实,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林泽昌介绍。


第二方面,研究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允许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这都是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上述两项政策是2024年底明确的,政策的效果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


林泽昌表示,关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储备。财政部已经明确了专项债管理的相关要求,地方已经可以做了。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改善土地的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同时有利于补充重点领域的土地储备;关于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近期财政部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相关政策,政策明确之后,地方就可以按此来推进落实。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杜肖锦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 王雪莹



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