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阑珊,万千平江

旅行   2024-09-06 15:05   江苏  
时光荏苒,电影把镜头又拉到了古城最美的街道-平江路。小时候住在平江路的支巷肖家巷里,曾和东吴周瑜跨越时空进行过对话。如今又到了秋季,这是平江路最迷人的桥段,一帧一帧,迷蒙而绚烂。


随着悠悠地阳光,思婆桥下的武康石上镌刻的林芝宝莲缓缓生长,和潺潺的河水一起绵延至远。


落叶毫无征兆的下落,一长篇评弹剧目《玉蜻蜓》在卫道观前支巷盘旋回落,一代名相申时行没想到400年后依然流传着他离奇的故事。其中一首蒋调开篇《庵堂认母》让多少人泪眼婆娑娑,沉静在人间的悲欢之中。


平江河的对岸,一爿古朴的旧物小店餘荫堂,主人正淡淡地端起紫砂壶啜着茶,悠然地望向行色匆匆的游人,苏工笼子里芙蓉鸟惊艳地叫着,展着一身橘黄色骄傲的羽毛,仿佛在诉说秋天为何姗姗来迟。竹笼里的蛐蛐也清脆地鸣了,也许再过几日,他会以生命的结束来告知秋天来过。


最喜走在平江路的石子路上,那略显生硬的脚底触感和软糯的姑苏形成鲜明的对比。路经祯彩堂,眼神透过这透明的玻璃,怔怔地望向那古老的缂丝织机。一寸缂丝一寸金。乱花迷人眼的织线,繁复的梭子,在织娘的手中形成一支轻柔的乐曲。一年,二年,甚至五年,才能形成一幅巧夺天工的织物,用苏州话来形容便是“弹眼落睛”。曾经的清代皇家用品如今在苏州织娘的手中又大放异彩。然而苏州的织物不止这些:宋锦,绞罗,漳缎无不描绘着苏州高超而又细腻的江南文化,在平江的柔波里塑造一幅幅生动的雕塑。


现代很多女性都身着充满中国特色的织物。一针一线,皆是江南味。一丝一缕,已然苏州工。以姑苏的底色作为背景,以传统的苏作手工作为技艺,传统古典元素中蕴含新时代的创新和亮色。一件好的苏作衣裳,可以治愈现代女性焦躁的灵魂。现代的城市总会充斥着焦虑和不安,而身披一件传统的手工衣裳,是一个女性坚韧的铠甲,让每位女性可以从容淡定的走向都市的每一个角落,苏作的魅力必将影响世界。


又到清嘉弄,一爿小店里传来朴拙的古琴音。循声而往,走在这条蜿蜒且狭长的苏式弄堂里。越过仓街,苏州最浪漫的园林耦园铺陈开来。那里有才子佳人沈秉承严永华双向奔赴的筠廊樨廊,相信那一刻的相遇是多么的欣喜和炽热;留存在《抡元图》碑上的连珠印,那是爱情证书上深刻见证;听橹楼和魁星阁建筑形态上相互牵手,印证着他们的海誓山盟,天荒地老。而最浪漫的事,莫过于遥想严永华痴痴地坐在听撸楼二楼阁间,轻倚窗棂,只听着悠远的撸声,便知她的夫君回来了。故不必艳羡,一定要来平江寻找这对偕隐双山的故事和场景,才会有更深的体悟。


小河里的摇橹船依旧热闹, 船娘哼了一曲又一曲,只听见“秋季里杏花开,庭院书声朗……”我只觉“庭前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落在山里,落在土里,打落在书上,亦或装进你心里。一阵飘香,浸润在心里。在文人的心里,丹桂太艳,只有金桂银桂不张扬才能暖暖打动这一方平江的水土,从而开启一段充满希冀的旅程。


默默从石埠头拾级而下,石壁上的青苔已密密麻麻,桨过处,水波摇晃着漫了上来,青苔又显得清新和俏皮。“ 不到平江,怎知秋色几许。”远方传来了昆曲牡丹亭·惊梦的片段《绵搭絮》,讲述的是杜丽娘思念着张生,一场春梦未完,却遗憾地被她母亲叫醒 ,春意无边,云鬓凌乱,思凡未了。也许只有平江河才能承载姑苏这么柔美缱绻的片段。苏州退休的士大夫亦是如此,在园林里设一个戏班子,关上园门,演一折昆曲,那是他们一生官场的浮沉和悲喜,宽慰他们破碎而郁结的人生。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中张家巷的一隅,翠竹和太湖石总是这样淡淡地相互倚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贴切。翠竹刚直的线条和太湖石的曲婉的线条形成了心中的山水,在静默中洞见世界的变化,所有的意象会通过线条和皱褶让人心里明朗。


万千意象,尽在平江。一直眷恋这里的水,这里的桥,这里的建筑,以及这里的人。如今在这悄悄来临的秋色中我仿佛又再次置身其中,故事仍在继续,而时代将会撰写古城更精彩的篇章。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5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作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