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教学】 郭文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健康   2024-12-31 17:34   安徽  





2022级助理规培学员 郭文宇

楔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本是诗人描写那滋润的细雨,但用在夜晚来临的荨麻疹上,再恰当不过。夜晚来临,困意来袭,刷刷手机,正要享受美美一觉,突然身上长出红斑、风团的时候,让人不胜恼火,最简便的方法,当然是挠挠,可这玩意,越挠越痒,越挠越多。折腾半夜,好容易睡了,早上起来,看看身上依稀未完全消退的红色皮疹,已经分不清楚是不是只是梦中有恙而已。




在皮肤科轮转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疾病便是“荨麻疹”了。

在一个阳光不燥,微风正好的早晨,我刚换好白大褂跟随毛宁老师坐诊,诊室外就匆匆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推门进来的是一位母亲,她焦急地说:“医生,您快看看我家孩子,全身上下都是红疙瘩,而且特别痒,越来越多了,孩子一夜没睡好!”

安抚好患者母亲的情绪后,毛宁老师立马进行了视诊检查,发现此刻患者身上并非如其母亲所说那么夸张,只是前胸和腹部有少许零散的红色风团。

这时耳旁响起患者母亲的疑问:“不对啊,凌晨起来看的时候全身都是,这会儿怎么没了?”

经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我们得知患者有既往类似过敏史。这时毛宁老师突然对我们进行提问:“皮肤划痕试验检查我们上课都讲过,现在我给你们实际操作演示一下。”

随后毛宁老师给我们演示了皮肤划痕试验的规范操作。检查结果是阳性的,后续毛宁老师又为患者完善了血常规+CRP检查,最后诊断为急性荨麻疹,为患者开具了治疗用药,交代了注意事项,患者满怀感激地离开了诊室。


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典型的皮肤表现为出现凸起的、粉红色或与肤色一致的斑块,大小和形态不一,伴有明显的瘙痒、针刺或灼热感。本病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才消退,消退后通常不留痕迹。夜间易发作,可导致影响休息睡眠。

二、荨麻疹的病因诱因有哪些?

引起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很复杂,常见的可能有:

1.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其他药物。

2.食物。鱼、虾、海鲜等食物及各种食品添加剂。

3.吸入物。花粉、动物皮毛、刺激性气体等吸入物。

4.感染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5.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物理因素。

6.精神紧张、内分泌改变等。

7.肿瘤、甲亢、肝病、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内科疾病。

三、临床上如何诊断荨麻疹?

荨麻疹通常可根据典型的风团伴瘙痒和/或血管性水肿的症状诊断,但需注意和其他表现为风团的疾病相鉴别。此外,小部分荨麻疹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处理。

在诊断或随访慢性荨麻疹时,可根据病情采集包括可疑诱发因素、病程、发作频率、用药史、个人既往史等在内的病史信息并完成视诊、触诊等皮肤科专科检查。必要时采用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

四、急性荨麻疹应进行哪些化验检查?

急性荨麻疹通常有自限性,除需根据病史和相关临床表现针对性寻找诱因或病因(比如可通过检查血常规初步了解发病是否与感染相关)以外,一般不推荐采用实验室检查诊断。若急性荨麻疹发作期间合并如腹痛腹泻、胸闷气促、休克等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时,或在其他必要情况下,可根据临床实际,对症酌情选择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粪隐血、血/尿淀粉酶、D-二聚体等,必要时可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以避免出现漏诊、误诊及其他不良后果。

五、如何治疗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首先应发现并去除病因,治疗用药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必要时可加量或联合用药。在症状严重,如伴有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消化、呼吸系统症状时,可选择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症状变化情况再酌情调整剂量和疗程;对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荨麻疹伴喉头血管性水肿患者,可参考严重过敏反应,根据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等进行救治;必要时请相关专科会诊处理。

六、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如何使用?

建议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足量、足疗程规律用药,而非按需用药。慢性荨麻疹疗程至少3 ~ 6个月,或更长时间。治疗期间推荐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发作为标准,以可稳定控制症状(UAS7 < 7或UCT ≥ 12)的最小剂量维持治疗1 ~ 2周后逐渐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期,直至停药。

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在学习中,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荨麻疹病因复杂,诊疗时需要慎之又慎,荨麻疹皮损之后有可能隐藏的是你意想不到的真相。“病本”思维指导我们消除内外致病因素,“人本”思维指导我们恢复系统健康状态,而实际上,要恢复人的健康状态,消除内外致病因素是前提,因此,“治病”可以看作是“治人”的关键一步。在问诊和查体中,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避免遗漏,才能明确诊断,方能直指疾病的要害,解决病人的痛苦。


点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无论中西医,其在对医生信仰的塑造中无不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重要地位。大部分医者都是秉持“济世活人”的宗旨与疾病做对抗,希望通过“治病”改变人失衡的状态。因此,无论是“病本”还是“人本”,其根本目的都是统一的,即恢复人的健康稳态。与人和,注重情志疏导,也要关注病人对治疗的耐受程度。从“病本”角度出发,在临床中积极贯彻“人本”思维,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并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状态。

指导老师、责任导师:皮肤科 毛宁 

一审:康梦宇

二审:刘  泉

三审:蔡  宇

健康太和
医疗信息发布,健康知识普及,太和县人民医院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