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老地名丨沙坪坝区——名流云集点学灯

政务   2024-11-11 21:04   重庆  

简介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中心城区之一。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重庆主城西部,地处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渝北区相望,东南紧邻渝中区,南接九龙坡区,西依缙云山与璧山区毗邻,北与北碚区相连,面积396平方千米,人口147.73万。


沙坪坝区自周朝为巴国属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沙磁文化区是抗战时沙磁地区的行政组成部分,是重庆抗战的重要战场,是大后方抗战精神的形象代表。为了弘扬抗战精神,沙坪坝历来有纪念沙磁文化的传统。抗战时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当时的沙坪坝红岩村,形成了著名的“红岩精神”。

地名由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入重庆,一大批政府机构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工矿企业迁到磁器口地区,一批文化名人联合各界精英倡导成立“沙磁文化区”,协助巴县政府管理沙磁地区社会事务,形成享誉世界的抗战重庆沙磁文化区。1952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地名至今不变。


地名趣谈

从地域上来看,沙坪坝与渝中母城一陆相连,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从地势上来看,沙坪坝背靠青翠歌乐山,拥有嘉陵江下游沉积出来的罕见平坝。这里是重庆城连接四川、陕西的陆上要塞,拥有重庆第一关青木关隘口。这里的江岸边有商业码头磁器口,是顺嘉陵江航道入重庆的重要中转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西迁,带来数十所名校及研究所入驻沙坪坝,从此为这片土地注入了重文重教的书香韵味,沿袭至今。




磁器口

古镇背后的沙磁文化


磁器口古镇在成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之前,早已是嘉陵江边的一座千年古镇。

磁器口古镇形成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因附近山上供有“白崖神”,人称“白崖场”。到了明代,因传闻建文帝朱允炆伪装成僧人入川,当地开始流行起一个传言。

传言说,朱允炆顺着蜀道入青木关,下嘉陵江,最后隐于白崖场的宝轮寺为僧。

因为这个传说,宝轮寺又被称为“龙隐寺”,白崖场也变成了“龙隐镇”。

清代,嘉陵江航运渐兴,龙隐镇成为了川盐及其他货品的转运码头。据《巴县志》记载,“龙隐镇水陆交会,极便舟楫,为重庆城西之重镇”。

清康熙年间,福建的江姓三兄弟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队伍一起到此定居,以烧窑生产瓷器为生,渐渐形成一个产业。随着重庆开埠,这里的瓷器由嘉陵江转运长江,因俗称“瓷器”为“磁器”,“磁器口”这个名字应运而生。

民国以前,磁器口、小龙坎一带属四川巴县,并不归重庆。直到1938年才划归重庆所辖,原因和重庆大学的首任校长胡庶华有关。

1929年秋,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兼四川善后督办刘湘,为响应社会舆论要求,着手创办重庆大学。创办之初的选址地点在菜园坝,1933年迁入沙坪坝,直到今天重庆大学的本部校址都没有改变,一直位于离磁器口镇不远的山上。

1936年,重庆大学首任校长胡庶华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了有必要在重庆沙坪坝建立一个文化区,以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大计。文章一经刊出,便受到当时重庆各界名流的广泛赞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宣布西迁,大批文化名流以及名校迁至重庆。1940年,以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为核心的5所大学共同创办了《沙磁文化》月刊,宣告沙磁文化区成为现实。

抗战期间,为躲避战火迁入沙磁文化区的大专院校总计16所。从嘉陵江北岸的柏溪、磐溪到江南岸的化龙桥、李子坝一线;再到大坪、华岩、上桥一线,再加上歌乐山、青木关一线以及井口等地,形成了战时中国最大的文化区,成为了战时中国的教育中心。

著名的陪都八景中,有一景为“沙坪学灯”,指的就是当时重庆大学、中央大学、中央工校、南开中学以及树人学校等学校夜晚的读书灯光。

今天的人们游览磁器口古镇大多走马观花,少部分人可能会关注到它的码头文化和商业地位,却极少有人知道,沙磁文化对于今天的沙坪坝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当年沙磁文化的影响,才有了今天沙坪坝区在整个重庆市的文教中心地位,才有了今天的沙坪坝大学城和各大著名高校。




青木关

歌乐山上书声朗


“青木关,古关。县西北一百里,正里八甲宝峰山口。宝峰山上接缙云山直抵嘉陵,下连虎峰至于岷江,绵亘二百余里……走铜梁、合州以达川北,则青木关为一要隘。”这是清代《巴县志》对青木关的描述。

在重庆人的记忆里,青木关是歌乐山上一道难行的关口。山高,路远,道阻,不到万不得已时,人们不会选择穿越青木关这条道路。青木关给予当地人最大的谈资在于青木关中学,这是整个沙坪坝区响当当的名校之一。

时间回溯到抗战期间,地点来到陪都重庆时期赫赫有名的沙磁文化区。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沙坪坝区寻得了一处好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掩藏。既不怕日军飞机突袭,又幽静适合读书做学问。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青木关”。

教育部定下了这块风水宝地,随之而来的是国立音乐院、国立中大附中、社教附中等20余所院校。一时间,青木关名流云集,名校云集,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的文化重镇。

国立音乐院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学府,当时的中国音乐界名流马思聪、王人艺、江定仙等60余位大师随校抵达青木关任教,其中还包括了中国舞坛宗师、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先生。国立音乐院西迁青木关期间,培养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作曲家段平泰、吴文季、王振亚、金砂等数百名音乐人才。

师生们在青木关举办院校音乐会、毕业生演唱会等活动,还举办了我国音乐史上首次交响音乐会和民歌演唱会。《黄河大合唱》传入重庆后,就由国立音乐院师生在青木关率先唱响。著名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经由国立音乐院师生在青木关改编,最终唱响全国。

当时的国立音乐院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民教馆文艺部一起出版了许多音乐刊物,如《乐风》《大道音乐》《民众歌曲》等,一方面丰富了战时人民的业余生活,一方面对战时音乐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教育部下属的话剧社实验戏剧教育队以抗战为主题,创作了一批优秀抗战剧目。话剧社在青木关时,常为广大师生和当地民众演出。在演出形式上为求创新,话剧社还引入了四川方言,获得无数好评。

教育部位于青木关,而青木关与缙云山紧紧相连,当时的重庆有两处地方学府云集,文人齐聚,一处是青木关,另一处就是缙云山。今天的重庆城,有两个区县最具书香人文气息,一个是沙坪坝区,一个是北碚区。这中间的联系与道理,无须多言,值得细品。




井口

老街里印出《新华日报》


沿磁器口往嘉陵江上游而去,不久便到了井口。今天的井口,比起声名在外的磁器口,确实黯淡许多。然而若干年前,井口的地位与磁器口几乎相同,都是嘉陵江边的码头,都以转运瓷器为营生。

所谓“井”者,实为盐井矣。古时候人们逐水而居,有井的地方就有人定居。井口的井是盐井,井口码头最早是为盐运而生的。清代之后,因江氏三兄弟烧窑制瓷器,带动了周边一带皆从事瓷器产业,井口码头又成为了瓷器的重要中转地。

清末至民国,井口从一个小的场口渐渐繁华,形成两街两巷格局的井口老街。老街临江依山而建,青石板路直通江边,曾风靡全国的重庆江湖菜“烧鸡公”便成为此地一绝。

今天的重庆城很难再找到专卖“烧鸡公”的店铺了,这就如同井口曾经的繁华一般,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只余嘉陵江畔那段用青石板铺就,直插江心用以束水通航的“龙杠”,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抗战时期的井口,也被纳入了沙磁文化区。

1939年,日军开始对重庆进行空袭轰炸,原本位于解放碑的《新华日报》印刷厂被炸毁,《新华日报》被迫停刊。为了尽快恢复报纸的发行,印刷厂迁址到井口高峰寺。

中共中央南方局十分重视高峰寺印刷所的工作。迁址后正值重庆火炉一般的伏夏季节,周恩来顶着烈日与酷暑来到偏远的高峰寺,为全体职员带来一个消息:国民党利用《新华日报》停刊的机会,打算将全市报纸收归旗下,发行一份全市联合版报纸,以取代《新华日报》。全体职员听后群情激奋,周恩来鼓励大家拿出干劲来,用最快的时间恢复报纸出版,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在所有人加班加点的努力下,《新华日报》很快恢复了发行,当国民党当局又一次在大街小巷听到“新华扫荡中央”(国民党当局发行的报纸为《中央日报》《扫荡日报》,报童故意将三份报纸连起来叫卖)的报童叫卖声时,恼怒之心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井口高峰寺也成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休养所,邓颖超、董必武及胡杏芬(《李知凡太太》作者)均在此休养过,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在这里撰写了《中国通史》,苏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戈宝权也是在这里翻译、出版了《列宁文集》。井口高峰寺,一跃成为战时我党在重庆传播革命思想的主要宣传出版阵地。




南开中学

津南村的风流


1904年,南开中学创始人张伯苓与南开校父严修远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了南开中学。1935年,年近花甲的张伯苓先生看到战事一触即发,滋生了在大后方设立南开学校的想法,几经周折,最后选址在了重庆沙坪坝。

初建时,考虑到已在天津有了南开中学,张伯苓先生便取南开的“南”与重庆的简称“渝”,为学校命名为“南渝中学”。1938年因战事打响,天津南开中学停课,经南开中学校友总会建议,将重庆南渝中学改名为南开中学。

重庆南开中学作为战时中国基础教育的典范,曾接待过多位历史名人,蒋介石曾出席南开中学校庆,毛泽东、周恩来、华莱士等多次光临南开中学。著名的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一直沿用至今,具有划时代的精神内核。

提起南开中学,重庆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重庆人的印象里,这是重庆中学界的顶级学校之一,重庆人按照编号习惯将之称为“三中”。

大多数重庆人都不知道,就在沙坪坝南开中学里,藏着一个“津南村”。在南开中学大操场的北面,掩映在树荫下,几排老旧的北京四合院外观的平房小院藏在高楼林立的夹缝中,这就是津南村。

津南村原是张伯苓先生为教职员工修建的宿舍,为纪念被日军炸毁的天津南开中学,取名“津南”。抗战期间,津南村一度成为抗战时期文人骚客的重要社交活动中心,张伯苓、马寅初、柳亚子等社会精英云集于此,周恩来、蒋介石、郭沫若、曹禺等也曾先后到此访友交流。

津南村最为风雅的一段历史,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往津南村看望张伯苓和柳亚子,三人相谈甚欢。毛泽东诗兴大发,以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雪》相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示答谢与欣赏,柳亚子先生撰词次韵和之。此举成为津南村史上第一风雅美谈。

责编:杨   利

校对:舒   轩  曹倞婧

编辑:肖娅楠  卢媛媛

供稿:区划地名处、沙坪坝区民政局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重庆民政
重庆民政是重庆市民政局政务信息发布和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着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发出民政好声音,讲好民政好故事,宣传美丽民政人,提升民政公信力,凝聚民政事业发展正能量,提高民政新闻宣传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