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库存新鲜度高于二三线,二三线100-140平/三房库存去化承压
◎ 文 / 杨科伟 俞倩倩 李诗昀
因2021年以来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供需两淡,百城供求比持续下降,2019年为1.16,显示市场仍然明显供过于求,2022年,供求比滑入1以内区间,并在2023年进一步0.84的阶段性低位,整体市场也由供过于求向供不应求转变,供给约束愈发明显。从库存层面来看,2023年以来库存规模持续收缩,百城狭义库存面积降至5.3亿平方的阶段性低位,不过由于成交持续低迷,去化周期仍保持在24个月的较高位。分能级来看,一线库存规模小幅微增,二线城市库存缩量,三四线城市库存规模小幅微缩,但库存消化周期不降反升至36个月的新高。究竟当前各城市有效库存是否充足,2024年是否又将面临严重的供给约束呢?
新房供给约束加剧
库存规模回落至近年来低点
(本节有删减)
二、一线库存小幅微增、二线收缩,三四线消化周期36个月创新高(略)
三、供给约束下百城供求比降至0.84,一线平稳、二三线持续下降(本节有删减)
新房库存规模收缩主要由于供给受到约束,一方面是地市显著缩量,另一方面则是楼市持续低迷,房企推货信心不足,致使供给收缩速度超过成交,就比如2023年,全国百城商品住宅供应面积同比下降13%,而成交仅下跌5%。
纵观近5年重点城市新房供求比变化情况,百城供求比持续下降,2019年为1.16,显示市场仍然明显供过于求,2022年,供求比滑入1以内区间,并在2023年进一步0.84的阶段性低位,供求关系转向假性“供不应求”。
分能级来看,一线城市供求比保持相对平稳,上海、深圳供求比大于1,带典型如上海,2023年维持一月一集中推盘的快速供货节奏,全年供应规模超1千万平方米,供求比升至1.1,而广州供求比维持0.9的紧平衡状态,北京供应仍然趋紧,2023年多个月份供应面积不足10万平,全年供应面积不足5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供求比下滑至0.81。二线城市供求比加速下行,2023年降至0.8的低位,其中,昆明、郑州、南昌、沈阳等受供给约束最为明显,供求比不到0.7,而杭州、成都、长沙、西安等市场相对保温的城市,房企供货信心仍然较足,供求比仍维持在0.9-1的健康区间内。三四线供求比逐年回落,不过下降的斜率趋于平缓,2023年供求比为0.84,较2022年仅下降了0.06,其中,梧州、柳州、九江等供求比明显偏低,不到0.7,而丽水、绍兴、南通等仍然高于1。
一线库存新鲜度高于二三线
二三线100-140平/三房库存去化承压
(本节有删减)
从56个样本城市数据来看,一线库存新鲜度显著超二三线,供给年份为2023年的占比达43%,56城中有40城库存新鲜度较高,但不乏呼和浩特、阜新等老旧库存偏多。
从总体样本来看,100-140平方米产品仍然占据库存主力,截止2023年末库存占比超过4成,不过其库存风险仍然可控,库存占比有下降之势,另一方面受市场欢迎、去化速度有保障。而70平方米以下产品库存占比激增,占比升至近2成,去库存压力与日俱增。分能级来看,一线、二线城市70平以下小面积产品为库存主要分布,二线、三四线城市100-120平产品为库存占比偏高。
1、总体:100-140平仍是主力库存,一二线70平以下小面积库存积压
从总体样本来看,100-140平方米产品仍然占据库存主力。2023年12月末,所有样本城市中100-120平方米、120-140平方米产品分别占22%、18%,合计近乎占据库存的半壁江山,这主要是由于该面积产品是市场主流,推货量较大。而反观70-80平方米产品、160-180平方米产品,面向客群相对小众,房企推货量也相对有限,库存规模占比不大,都在5%以下。其余各面积段如80-90平方米等库存分布相对平均,占比都在10%左右。
对比近几年各面积段库存增减情况,70平方米以下产品库存占比激增,180平方米以上大面积产品库存占比有逐年攀升之势。2022年、2023年,样本城市70平方米以下产品库存占比激增至接近20%,较2018-2022年7%左右的水平增长大约12个百分点。2021年末,180平方米产品占比不到5%,而到2023年末,占比升至6%,增长约1.5个百分点。80-140平方米房源库存占比持跌。比如100-120平方米产品占比由2021年的25%梯度下降至2023年末的22%,120-140平方米房源占比也较2021年下降3个百分点。80-90平方米产品库存占比也有回落之势,2023年较2021年占比减少4个百分点。
分能级来看,一线、二线城市70平以下小面积产品为库存主要分布,二线、三四线城市100-120平产品为库存占比偏高。具体来说,一线样本城市70平以下小面积产品仍然占据库存最高份额,占比达到23.6%,80-90平的刚需产品占比也接近16%。二线城市库存占比最高的面积段同样是70平方米以下,占比多达21.8%,其次是100-120平方米产品,占比超过2成。三四线城市库存分面积段分布形态大体与总体样本数据相一致,即库存主要集中在100-120平方米和120-140平方米产品,占比分别达到23%和20.2%,相比之下,受客群结构和供应结构影响,二线、三四线城市小面积产品库存占比明显低于一线城市。
而从库存占比变化趋势来看,三四线城市库存占比则进一步向“一大一小”两头聚拢,比如相较于2022年,2023年三四线180平方米以上产品增长0.65个百分点,再比如相较于2021年,2022年三四线的70平方米以下库存占比增长7.41个百分点是各个面积段中占比变化最为剧烈的,而“中间面积段”库存占比基本都有下降之势。一二线城市库存占比波动相对较大,70平方米以下产品占比增长较快,主要原因在于样本城市数量相比于三四线城市都较少,因此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2021年,2022年一线城市库存占比“两头增、中间减”,和三四线城市变化大致保持一致,而2023年与2022年相比则呈现“两头减、中间增” 70平以下产品、180平以上产品库存占比分别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而80-160平方米内各面积段产品库存占比均有所回升。
2、城市:淮南、淮北等近半数二三线城市库存主力集中100-120平(略)
三、户型:三房为库存绝对主力,一房库存占比稳中有增至12%(本节有删减)
分户型来看,三房产品库存规模占比虽然近两年处在持续收缩态势,但占比依然排名居前,截止2023年末多达43%,四房产品占比次高,比例达到21%,一房产品因功能性欠缺失宠于主流市场,近年来库存积压态势日趋严重,库存占比显著回升至12%。
1、总体:三房占比在收缩但仍近半,各能级市场一房去化压力增加
分户型来看,三房户型库存规模占比最高。2023年末,样本城市三房户型库存占比多达43%,仍牢牢占据库存主力位置,除此之外,四房是库存占比第二高的户型,比重达到21%。五房及以上库存占比最低,仅有8%,一房、二房户型占比相近,分别为12%、16%。
对比近几年的库存占比情况,三房户型占比明显收缩,在2021年,三房库存占比一度达到50%的高位,而后梯度回落,累计下降7个百分点。二房库存占比小幅微降,2018年,样本城市二房产品库存占比高达20%,而后以每年不到1个百分点的速度逐年缓慢回调,逐渐降至2023年末的16%,累计下降4.5个百分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房占比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一房功能性欠缺,逐渐失宠于主流市场,致使库存不断挤压,2018年,一房产品库存占比仅为7%,而2022年,这一占比首次突破10%,2023年末一房库存占比为12%,増势明显。与此同时,四房库存占比与2018年相比也增长了3个百分点,但主要原因是适应改善性需求增长,市场上四房产品推货量增加,致使库存规模有所扩容,但总体去化风险比一房更可控。
分能级来看,各能级城市中占比最高的均为三房,比重均在40%以上。次高占比的房型均为四房,三四线四房占比达到21.3%,二线为20.5%,而一线仅为18.2%。从其余房型库存占比分布来看,一线库存分布最为均匀,一房、二房、五房及以上占比都在13%左右,三四线库存分布最为集中,一房、五房及以上占比较少,比如五房及以上,库存占比仅为8%,与其他房型占比差异明显,同理一房,三四线城市市场接受度不高,供货量低因此库存低,占比仅有10.7%。
纵向来看,一线城市库存进一步向一房、五房及以上聚集,2021年末,一线城市一房库存仅为5%,而到2023年末这一占比增长13.1%,五房及以上库存占比也从8.8%攀升至12.8%,累计增长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一房库存积压态势日益明显而三房库存占比收缩,2023年末,二线城市一房占比升至14.2%,较2021年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是各面积段中占比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而三房库存有所收缩,占比由2021年的过半收缩至2023年的42.5%。三四线城市三房、四房库存占比降低、一房五房占比增长,例如一房产品占比在近两年突破10%,较2021年末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而三房、四房2023年库存占比较2021年分别回落4.5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2、城市:三房为库存主力、长沙、阜新、北海等二房占比居前(略)
三类典型城市:沪杭蓉等热点城市库存见底
深穗郑等供需错配加剧
(本节有删减)
二、行业下行、供需两淡致库存下行至阶段低点,短期供给约束显著(略)
三、一线库存新鲜度较高,部分二三线100-140平、三房短期库存积压(本节有删减)
第二类以深圳、青岛、郑州、广州、厦门、宁波、苏州、济南等核心一二线城市为典型代表,去化压力适中,2023年12月末消化周期在13-30个月不等,不过供需错配较为严重。
如广州,对比其2023年库存结构和成交结构,可以看出,库存以70平以下小面积段为主,占比高达22%,而成交则以80-120平为主,尤其是100-120平中等面积段,成交套数占比高达24%,刚改和改善需求旺盛,而受购买力降级影响,小面段产品预期仍将积压。
总结:库存降至阶段性低点
三类城市短期内面临严重供给约束
(本节有删减)
一、行业下行、供需两淡致库存下行至阶段低点,短期供给约束显著(略)
二、一线库存新鲜度较高,部分二三线100-140平、三房短期库存积压
★ 完整版专题购买请咨询:021-60867863 吴经理 ★
一、新房供给约束加剧,库存规模回落至近年来低点
(一)2023年末百城狭义库存降至5.6万平,去化去周期仍超24个月
(二)一线库存小幅微增、二线收缩,三四线消化周期36个月创新高
(三)供给约束下百城供求比降至0.84,一线平稳、二三线持续下降
二、一线库存新鲜度高于二三线,二三线100-140平/三房库存去化承压
(一)新鲜度:库存中2023年供给占比3成,沪蓉杭等库存新鲜度高
1、总体:近3成库存为2023年供应,一线新鲜度显著超二三线
2、城市:七成以上城市库存以2023年供给为主,沪庐等占比过半
(二)面积段:100-140平库存占比超2成,小面积段近三年占比上升
1、总体:100-140平仍是主力库存,一二线70平以下小面积库存积压
2、城市:淮南、淮北等近半数二三线城市库存主力集中100-120平
(三)户型:三房为库存绝对主力,一房库存占比稳中有增至12%
1、总体:三房占比在收缩但仍近半,各能级市场一房去化压力增加
2、城市:三房为库存主力、长沙、阜新、北海等二房占比居前
三、三类典型城市:沪杭蓉等热点城市库存见底,深穗郑等供需错配加剧
(一)沪杭蓉镐庐长等狭义库存去化周期不足1年,短期供给约束显著
(二)呼和浩特、东营等消化周期、老旧库存占比双高,短期去化压力大
(三)深穗郑等库存压力适中但供需错配加剧,适销对路楼盘供给不足
四、总结:库存降至阶段性低点,三类城市短期内面临严重供给约束
(一)行业下行、供需两淡致库存下行至阶段低点,短期供给约束显著
(二)一线库存新鲜度较高,部分二三线100-140平、三房短期库存积压
(三)热点恒热、老旧库存占比较多、供需错配等三类城市供给约束显著
排版丨土木
险资对房地产的投资转向和未来趋势
销售型保障房发展趋势研究
金融支持加速落地,房企银行贷款趋势分析
开工率不足三成,城投寻求合作能否走出困境?
研究中心专题卡计划
系统化的房企情报定制方案
预测走势 预警风险 提供借鉴
10大类别 50余个精选专题
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
业务咨询021-60867863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多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