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年了我军从俄乌战学到这一点
文摘
2024-12-31 09:18
山东
炮声隆隆,鸡飞狗跳,尘土飞扬中,俄乌战争已经悄然间迈入了第三个年头。这场冲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国际政治博弈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尤其是这种四旋翼无人机,让勇猛的朝鲜士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2014年到2024年这10年间,乌克兰有意识地强化了民用级四旋翼无人机的使用规模。很多在乌克兰承担拍摄工作的人员事实上都是退伍军人,他们在退役后也维持着较高的无人机使用频率。因此,乌克兰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有经验的无人机操作手,可以有足够的人员实现无人机伴随步兵分队的渗透工作。乌克兰通过波兰等第三方国家,绕过生产商大疆创新(DJI)公司的反对,继续购买中国生产的大疆无人机。这些小巧却功能强大的设备,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基辅市议会市政安全部门与UMO Ukraine公司签订的最大合同,到个体企业家阿林娜·奥斯塔片科为乌克兰海军提供的大量无人机,这些交易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在冲突中对先进技术的渴求。有数据显示,大疆产品曾占据了全球超80%的市场份额。记得原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乔良曾写过一本《超限站》,当乌军无人机远方飞来时,我们立即释放手中的无人机。依照大疆公司的产能、质量、技术,美国与北约加起来也不行。突击部队、有特种兵多携带这样的几发“手榴弹”就行。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