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学佛,但我认为每种劝人向善的信仰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值得被尊重,应该被我们去学习、了解、 赞叹。
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简称北堂,原名:救世主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西什库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家仓库,因有十个库房,又在皇城西北角,所以叫西什库(用“什”代“十”)。1887年,教堂重建的位置选择此地,并占去了西什库南段的八个仓库,后人简称为:西什库天主教堂。1821年(道光元年),清政府将禁教政策定为法律,《大清律例》增补了禁教条款。1827年(道光7年),救世主堂被清政府拆除,并没收全部教产。北京四座天主教圣堂此时全部被没收或毁坏。张家口西湾子(张家口东北100华里的一个村庄)又成为北京教区的根据地,从北京逃出来的神父们多在此地栖息。1842年(道光2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虽然开放了五个口岸,但中国其他城市依旧严禁外国人进入。在民间,禁教执行略有松动。1846年(道光26年),教宗比约九世任命孟振生为北京教区主教,同时仍兼任蒙古教区主教,直到公元1856年才卸去此任,专管北京教区。1860年(咸丰1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迫使清廷签订《北京条约》。条约正式同意外国人进驻北京,并且在开放的口岸开展传教事业。清政府同意偿还以前没收教堂的财产,教会得以在原址重建教堂。教会首先在原址建设了:建于1862年(同治元年)的救世主堂育婴堂(Orphelinat du Jenzetang,仁慈堂孤儿院);1866年(同治4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救世主堂原址建成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新的救世主堂得以建成;1872年的圣若瑟会院(Maison-Mère des Joséphines)建成;1878年(光绪4年)救世主堂印书馆(Imprimerie des Lazaristes)、图书馆、以及北堂医院(Hopital Saint Vincent)、西什库织毯工场(Les Tapissiers du Pétang)建成;1887年的北堂藏书楼(Bibliothèque du Pêtang)等。由于蚕池口北堂紧邻皇家禁地三海,教堂钟楼高达八丈四尺,可以俯瞰禁苑,清廷深以为患。同时,高大的教堂钟楼影响了故宫的威严。1886年(光绪12年),慈禧太后下令拆除,迁址重建。在老醇王奕譞的主持下,清政府遂以给慈禧太后建“颐养之所”的名义,命李鸿章与天主堂主教协商,派教士樊国樑远涉重洋去罗马和巴黎向宗教会请命,商定了迁移协议。经大清国皇帝,罗马教皇和法国伯理锡天德、圣味增爵会总统费雅德先后批准,将蚕池口天主堂拆除。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择地西什库8.09万平方米的地点,重新易地而建。(现在教堂周边建筑都属于教会所建)1890年(光绪16年),西什库教堂全面建成竣工,从此北堂迁至西什库。新建的西什库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教堂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随着义和团运动的不断蔓延,由于东、南、西三座教堂已经被义和团焚毁。自6月8日起,在北京的外国人和中国教徒开始向东交民巷使馆区、美国美以美会教堂和西什库教堂集中,整个北堂差不多聚集了3200多人。6月15日,义和团开始围攻西什库教堂。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总主教法籍传教士樊国梁为了保护西什库教堂和躲藏在里面的13名法国神父、20名修女以及3200多名本地教徒,他迅速派人前往东交民巷的法国公使馆求援。随即,法国和意大利两个天主教国家的公使馆挤出了41名士兵(法国水兵30名、意大利11名),携带41条新式洋枪,来护卫西什库教堂。义和团方面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8万人,包括乾字团4万余人、坎字团2万余人、黑字团2万余人。在由端王载漪率领的清军的掩护之下,义和团拳民向教堂发起了进攻。义和团营中曾有顺口溜:“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1901年(光绪27年),庚子议和后,由清政府出资,按照原有的样式重修了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建筑,在复建教堂过程中,教堂再加高一层,更加高耸,成为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形成了如今的建筑群。1918年11月13日,西什库教堂举办庆祝一战胜利的活动,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参议院院长梁士诒等人与各国公使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