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道情绕梁,东白山茶入心,卢宅百年风雅待君赏

文摘   2024-11-18 07:31   浙江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了25家浙江省级“非遗茶空间”。今天带来“东白问茶”省级非遗茶空间,邀您共赏非遗茶韵,感受东白山茶与非遗茶器的浪漫邂逅。



“东白问茶”省级非遗茶空间作为“茶空间+非遗传所”型,坐落在卢宅非遗街区。



茶空间以东阳竹编、东阳锡艺为茶器,在这喝一口东白山茶,吃一口东阳茶烘蛋特色茶点,还可以感受东阳道情表演的魅力,亲自体验茶器制作技艺。无处不非遗,无处不欢喜。

“东白问茶”省级非遗茶空间放置茶器的器物是东阳竹编篮,茶器是用东阳锡艺与木、瓷、竹等各类材料结合的创新产品。

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东阳传统技艺非遗传承的现代作品。


老茶馆是吕琴作为东白茶炒制技艺传承人的经营场所,位于东白问茶馆隔壁,这是一座建立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四合院。

房子为东阳传统建筑风格,花阁、门窗、柱梁均采用榫卯结构,每一处都是东阳传统建筑以及木雕构件的完美呈现。

老茶馆与东阳曲艺协会联合长期开展东阳道情、东阳花鼓、东阳民歌等精彩表演。


每年秋冬,位于卢宅非遗街区内的三角枫便悄悄披上鲜红的衣裳,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耀眼的火红叶,在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特别显眼。

阳光柔和,一片片红枫挂在枝头懒洋洋晒着太阳,微风吹过的时候枝叶摇摆好似在跟游人打招呼。若遇大风,红枫飘零,则尽显“落英缤纷”的诗意美。


东白山茶出产于海拔1195米高的东白山,是绿茶的一种。

据《东阳市志》记载,东白山在三国时代就已经生产茶叶,晋朝就为人们所赏识。唐朝李肇在《国史补》著作中将“婺州东白”列为15个名茶之列。唐朝东阳县令戴叔伦曾陪同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到东白山探险考察,品尝了当地人炒制的东白山茶,大喜。两年后,陆羽的《茶经》出版,将东白山茶列入中国名茶之内。从此之后,东白山茶变成了贡品,身世显赫。

东白山茶炒制技艺,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炒揉、初烘、复烘、收灰、干燥等多道工序。

在清明、谷雨节气之间开始采摘,采时按一芽一叶至三叶初展的标准采摘,芽叶长度不超过三厘米。

杀青理条除了对温度、湿度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技法同样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叶不焦,梗不红,还要保持叶片的完整。

制成的茶,芽叶肥壮、芽毫显露,滋味咸淳、香气清新,叶底黄嫩匀齐,茶色清澈明净、鲜活透亮,喝一口鲜味十足,香气高而持久。


东阳道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又称“唱新闻”“渔鼓”“说古文”“劝世文”,是浙江省的传统曲艺之一。

东阳道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并配以简单的动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道情的击打乐器为道情筒(渔鼓)与简板。渔鼓用竹筒制作,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简板用竹片制作,一端向外弯曲,两根为一副,演奏时用左手夹击发音。

道情的曲目内容分民间戏文、民间故事、民间新闻三大类,所唱的戏文、故事和新闻妇孺皆懂,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历来是民间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东阳锡艺,也叫打

是锡和铅的合金,寀卢村是打专业村,据考证始于明代,精于清代,已有600多年历史。

产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如酒壶、茶壶、烛台等,有富家子弟成婚嫁娶作陪嫁用的全套嫁妆,有供祭祀用的“五祀”(香炉、花瓶、台等),也有少数富翁作收藏的工艺品,如人物八仙、飞禽走兽、虫鱼龙蛇等,形象逼真,工艺精湛。

加工锡器时,先将熔解成液体,将液体铸成板,再根据制品的工艺尺寸,制成不同形状的部件,然后通过焊接将各个部件拼装成毛坯,再进行滚磨和抛光处理,即成制品或精湛的工艺品。

产品除了传统婚嫁用品外,也有供观赏用的白鹤台、凤凰台、鹿台等工艺品,以及与现代生活结合的茶器、文房用品等,且材料都普遍采用纯锡,具有杀菌无毒不易氧化,富有光泽的特点,除实用价值外,还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东阳龙蛋使用东白春茶烘制土鸡蛋多个小时而成,口感独特、风味十足。

不同于一般的茶叶蛋,龙蛋的茶香味更清香。

浓郁的蛋香中裹挟着丝丝茶香,再配上一杯东白春芽,岁月静好在唇齿间轻吟。

*转载声明:稿件转载,须经授权,感谢支持!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浙江文旅政务
发布权威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