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岚:我和哥哥史铁生

文化   2024-11-05 19:01   北京  

学者荟作为公众传播平台,关注时事关注热点,

传播学术观点、时事人文、哲学理论以飨读者。

坚持做负责任的传播平台,服务读者传播价值。



我抬头仰望天空,天空是一面大大的玻璃,大得没有边际。玻璃后面好像另一个世界,有些人靠近玻璃在向下观望,就像坐观光电梯,靠里面一点人来人往。人们一律穿着黑衣,大多表情凝重,也有的好像行色匆匆。

我不记得我哭喊了些什么,总之我是冲着玻璃拼命地哭喊了。他——我哥哥,不知怎么从里面走出来了,一下就到了我的跟前,就像小时候,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样,他胳肢我、捏我,跟我说:“你别哭,以后要是想我了,就到这儿来找我,到这儿就能看见我。”

我醒了,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么清晰的梦,梦里的情景都清楚极了,身上甚至有刚刚被他捏过的感觉。是啊,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真想他。但愿能常常到玻璃下面去看看他,等到我也离开的时候,就应该能在玻璃里面重逢了。

早些年的那些记忆已经有些遥远了,但因为它深深地藏在心里,所以忘不了,还依然是那么清晰。


▌哥哥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们兄妹年龄相差十二岁多。还记得他去陕北插队走的那天,我和妈妈去学校送他,妈妈眼里含满了泪水。之后过了不久,我们也要下放去云南了。

记得有一天放学回来,看见妈妈哭了,我当时没敢问,晚上妈妈告诉我哥哥病了,我们可能要回北京。

好像没过几天哥哥从陕北回来了,我清楚地记得他走路一只手要扶着墙,走得有点慢。

爸爸一边带着哥哥到处看病,一边给我联系学校,由于我在丽江的学习不正规,学校领导没有马上答应要我。爸爸只好提起哥哥,因为哥哥是这个学校毕业的特别优秀的学生。

不久,哥哥走路越来越费劲了,他动不动就发脾气。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吓得已经不会哭了。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看见他一把摸向电源,全院电灯瞬间熄灭。不久,他住进了友谊医院。

史岚(左)与史铁生
▌到街道工厂去干活

我清楚地记得他是扶着墙走进了医院,一年多后是朋友们背着、抬着他回到了家。

在这期间他看了好多书,还自学了英语,后来又到街道工厂去干活。我去过他工作的街道小工厂,是几间低矮的小平房,十几个大爷大妈每天在这里往一些旧式家具上画山水画仕女,仕女的脸美不美关键要看哥哥怎么画,他负责画脸,用他们的行话叫开眉眼。

那时候,每到周末,他的小屋里就会挤满了他的同学,他们聊天、唱歌、争论,热闹极了。后来我发现,他在一大本一大本地写东西。

史铁生与老师、同学在一起

▌我开始想到死

哥哥的病虽然暂时平稳,但终身残疾是肯定的了。妈妈终于有一天开始大口地吐血,是爸爸和邻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轮椅上送去医院,她由于肝硬化引起大出血,扔下我们走了。

妈妈走后,我们搬离了前永康的小院,住进了雍和宫大街26号的两间平房。在这里,哥哥的作品开始发表了。那时候家里经常会来好多人,有他的同学,恢复高考后,他们大多考上了大学,还有文学圈里的作家、编辑。

就在大家都在各自努力着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情况有点不对。我当时上初中二年级,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可是我发现我当时在课堂上看着老师讲课,不知道讲的是什么,精神是游离的,成绩开始大幅下滑。有时候放学回家,看到院门口停着一辆救护车,我会一下两腿发软。从那时起,我开始想到死,如果就这么死了,一切痛苦就都没了,可还是没有勇气。


幼时的史铁生与年轻的母亲

▌会在心里和他聊天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因为阿姨不在,我要去医院接哥哥回家。准备出发的时候,收到了他的短信,让我买几个包子过去,他透析时吃。

刚到家就发现情况不好,他当时还非常清醒,让我叫了120。车上的他情况越来越糟,我再和他说话,他已经基本上不反应了。

朋友们陆续赶来,友谊医院的柏大夫和宣武医院的凌大夫都赶过来先后做了检查,结论依然是最残酷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一起闲聊就经常谈到生死的话题。我常常问:死了到底是什么?是一切都消失,什么都没有了吗?他说可能不是,等我死了,一定会想个办法告诉你。我现在会常常想起他的这些话,会在心里和他聊天。我告诉他:我去给父母扫墓了,清明的时候我们去地坛了……我知道他也会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他那里不再有病痛,他在那里能跑能跳……



有人曾说:“史铁生没有腿,却比健全的人走得更远”。
他曾以为自己的生命只截止到二十出头。没想到,却活了下来,而且比大多数人活得更精彩。他在文学界、思想界的地位,长期被低估,他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也鲜为人知。
没有足够的阅历,读不懂鲁迅;同样,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惨痛,也读不懂史铁生。他平静的文字下汹涌着的激情、想象力、同理心,让读者有更大的勇气,来面对未知。
◎ 与世界和解,但不对命运妥协
1972年,21岁的史铁生因腰痛,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多后,本来站着进去,结果躺着出来,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22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大好年华,史铁生却被困在了轮椅上。年轻人对世界所有的憧憬,就此被拦腰斩断。他懊恼、苦闷、愤恨、失望,甚至咬牙切齿。路上,碰到嘲笑的目光,他甚至想抱着炸药包,和他们同归于尽。
人生到了谷底时,不论再向哪个方向走,都是在向上移动。
随着阅读的增加、思考的深入,他的心境渐渐发生变化。再碰到嘲笑他的人,他没有了愤怒,只觉得他们可怜。内心深处,他已经与这个世界和解。他的知识与思想的天地,已经广阔得足以藐视嘲笑他的人。
◎ 不仅对抗个人的命运,而且喊出时代的先声
八九十年代,市场化的浪潮铺天盖地,汹涌而来。那一代作家,为了守住理想主义的阵地,匆匆披挂上阵。然而,他们反抗的方式还是陈旧的。他们借用五六十年代的思想资源,以一种集体的理想主义来武装自己。
只有史铁生是特殊的,他放弃了群体的理想主义,用个人的理想主义来穿透现实的迷障,无意中却开启了后来整整一代人的思想之路。直至今天,我们还在他开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许纪霖因此称他为“中国现代最具荒谬感的作家”。他自己却看得很轻:“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
◎ 那人就是史铁生

八九十年代的地坛公园内,你总会碰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看书或思考的人,他就是史铁生。你可以过去和他聊聊最喜欢吃的各种美食,小吃;侃侃篮球、足球;还可以谈谈他被陈凯歌改编成电影的《命若琴弦》……



著名作家陈村曾表示:我从没见过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被读者被网民这样整齐地认可。
斯人已去,但对他的记忆仍在。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2020年史铁生逝世十周年之际。“写作之夜”丛书特别推出《铁生 铁生》这套书,共有三本,其中有铁生家人、亲属的深情回忆,有同学、插友的手足思念,也有作家、学者朋友的谈论评说,与想要认识铁生、热爱铁生,渴望读懂铁生的人们一起,跟随铁生成长的轨迹,来一场人生、精神与心灵之旅。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 《铁生 铁生:史铁生十年祭》,致敬文坛“精神标杆”史铁生,全书细节丰满,极具文采,拥有大量新鲜一手文字、独家照片,情感真挚。还原隐藏在文字背后鲜为公众所知的史铁生,探寻他创造的文学奇迹和精神价值之源。

感兴趣的书友,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非常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史铁生,更深入地理解史铁生的作品和文学成就。


内容来源:《北京青年报》2011.12.31 史岚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品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