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2建筑设计概况
1.3结构设计概况
1.4专业设计概况
第二章 编制依据
第三章 项目管理目标与施工组织机构
3.1质量目标
3.2目标分解
3.3项目部组织机构
3.4质量职责
3.5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章 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4.1质量控制的指导原则
4.2质量控制的措施
第五章 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1场地积水
5.1.2 挖土边坡塌方
5.1.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
5.1.4基坑(槽)泡水
5.1.5基底产生扰动土
5.2回填土方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2.1填方边坡塌方
5.2.2填土出现橡皮土
5.2.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5.3基坑(槽)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3.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5.3.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5.4模板工程
5.4.1 轴线偏位
5.4.2 模板变形
5.4.3 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5.4.4 板标高平整度控制
5.4.5 模板接缝不严
5.4.6 脱模剂使用不符要求
5.4.7 拆模时出现缺棱掉角
5.5钢筋工程
5.5.1预防钢筋加工制作缺陷的措施
5.5.2墙、柱主筋偏位
5.5.3 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5.5.4 梁、板上筋有效高度不够
5.5.5钢筋连接
5.5.6.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
5.6混凝土工程
5.6.1配合比不良
5.6.2混凝土和易性差
5.6.3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
5.6.4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稳定
5.6.5蜂窝、麻面
5.6.6露筋
5.6.7孔洞
5.6.8夹渣
5.6.9烂根
5.6.10缺棱掉角
5.6.11混凝土楼层表面不平
5.6.12洞口变形
5.6.13裂缝
5.6.14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脱模后,表面酥松脱落
5.6.15上述质量通病的治理
5.7砌筑工程
5.7.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
5.7.2蒸压加气混凝土高精砌块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5.8门窗工程
5.8.1门窗框变形
5.8.2门窗拼头不平整,劈棱、窜角,局部翘曲,毛糙
5.8.3门窗位置进出不统一,门窗距台板尺寸不一致
5.8.4门窗框松动
5.8.5推拉窗窗扇脱轨坠落
5.8.6推拉窗关闭后透光
5.8.7推拉窗启闭不灵活
5.8.8推拉窗关闭渗水
5.9 抹灰工程
5.9.1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5.9.2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护角不符合要求
5.9.3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填塞不密实,表面不平整
5.9.4外墙抹灰雨水污染墙面
5.9.5抹灰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5.10楼地面工程
5.10.1地面起砂
5.10.2地面空鼓
5.10.3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
5.10.4带坡度地面倒泛水
5.10.5浴厕间地面渗漏滴水
5.10.6水泥踢脚板空鼓、裂缝
5.10.7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污染、色泽不一
5.10.8水泥楼梯踏步空鼓
5.10.9界格(分格)条不顺直,显露不均匀,观感差
5.11屋面工程
5.11.1屋面保温、隔热层
5.12外墙工程
5.12.1外墙外保温系统开裂、空鼓、脱落防治
5.12.2外墙角等节点部位不顺直、破损
5.12.3外墙饰面砖脱落
5.13防水工程
5.13.1 地下室工程渗漏防治
5.13.2 楼地面工程渗漏防治
5.12.3 屋面工程渗漏防治
5.13.4 外墙渗漏防治
5.13.5 门窗工程渗漏防治
5.14给排水工程
5.14.1室内给水(消防)管道安装
5.14.2室内排水管道安装
5.1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5.15.1主体结构预留线盒标高及位置不准确
5.15.2电气线管铺设
5.15.3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正确
5.15.4开关插座接线不正确
5.15.5电气插座、开关位置安装不当
5.15.6卫生间局部等电位漏做或安装不正确
3.4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
⑴ 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本项目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⑵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国家和上级有关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质量标准、规范规程,保证质量的各项制度和措施,随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⑶ 定期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负责主持分析会,随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将质量检查情况上报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
⑷ 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建立QC小组,并积极开展攻关活动;
⑸ 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意识教育,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⑹ 积极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要组织制定具体的创优质工程措施,确保实现创优目标;
⑺ 组织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参与工程质量回访,解决回访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项目总工程师
⑴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⑵ 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质量标准、规范规程、工艺标准、操作要领等,督促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执行;
⑶ 组织制订施工方案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经常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⑷ 负责组织按分项工程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重要部位要亲自进行技术交底,并督促实施;
⑸ 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做好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存档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单位工程验收;
⑹ 负责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协助项目经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创优目标;
⑺ 积极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指导QC小组开展攻关活动;
⑻ 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解决工程质量中的技术问题;
⑼ 协助项目经理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质量返修加固处理方案,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项目商务经理
⑴ 参与工程定标、价本分离和成本策划工作,掌握中标工程的背景和费用组成情况;
⑵ 负责贯彻执行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负责草拟各类分包合同及合同的洽谈、评审等工作,负责项目竣工后的总包合同履约总结;
⑶ 接受公司主管部门对项目部的一级合同书面交底,并负责向项目部各类人员进行二级合同书面交底;
⑷ 规定时间完成工程总分包预结算工作,负责工程经济指标的收集和归档;
⑸ 负责收集、整理索赔资料,提供索赔依据,拟写索赔报告,牵头办理索赔事宜;
⑹ 按公司合同档案要求,及时收集、记录、整理、保存与合同有关的协议、函件等资料;
⑺ 负责履约过程中重大风险防范,协助做好工程竣工后法律纠纷的应对工作;
⑻ 监管所在项目各类合同的履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经理和公司法务合约部报告,并按要求向公司法务合约部统计上报各类商务报表;
⑼ 参与劳务和专业分包单位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的招标工作,负责提交工程项目分包招标计划表,参与对劳务和专业分包单位的考核工作;负责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的招标工作和合同的签订工作;
⑽ 负责建立各类合同、分包结算等与商务工作相关的台账。
项目生产经理
⑴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文明生产负责,通过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进行合理调配,保障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⑵ 参与选择工程分包单位和劳务队,负责对分包方的全面管理;
⑶ 认真熟悉图纸及施工规范,制定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安排每周每日的工作,科学组织生产,保证工程进度;
⑷ 主持工程例会,检查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于存在问题布置责任人员落实整改措施;
⑸ 负责协调好各班组的关系,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矛盾;
⑹ 负责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和场容管理;
⑺ 建立工程施工日志。
工程部
⑴ 在项目经理、生产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部的生产安排调度工作,做好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
⑵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顾客满意度调查,并及时上报;
⑶ 参与对分包队伍的考察和合同签订。
技术质量部
⑴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的法令、法规、指示、办法、质量、安全标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⑵ 及时组织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根据设计图和会审记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⑶ 管好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非标加工件的技术鉴定,把住计量、试验检验关;
⑷ 对各工序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作好交底签字手续;
⑸ 组织资料员作好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⑹ 组织项目部的质量分析会议和定期的质量大检查;
⑺ 参与项目部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编写项目部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监督实施;
⑻ 积极开展从施工准备、图纸会审、材料进场和检验、定位放线、施工生产、隐蔽验收、分部分项验收到交工验收整个施工全过程的检查工作;
⑼ 协助领导积极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负责制定创优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对优质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负责向上级申报优质工程;
⑽经协助领导组织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⑾ 负责项目部的质量体系运行,制定质量创优策划;
⑿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并监督改正;
⒀ 做好质量管理资料的填写申报工作。
⒁ 按时填报各种专业报表。
材料部
⑴ 必须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采购合格的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及时提供材料证明或合格证;
⑵ 保证按施工生产计划提出的要求(数量、品种、半成品、成品、规格、时间等)供应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严防混装、混供;
⑶ 凡发生材料借用,必须经设计单位、技术部门同意并签发技术核定单后才能采购供应;
⑷ 建立材料台帐,妥善储存、保管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一旦发现变质材料,立即停止供应,经技术部门鉴定后再作处理;
⑸ 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收集保存设备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做到正常运转;
⑹ 提供机械设备性能和技术指标,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使用;
⑺ 由于机械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应负直接责任。
商务管理部
⑴ 认真执行各项法务制度,严格遵守纪律,对违反有关制度的事项要及时提出,并向上级领导或上级部门反映;
⑵ 负责项目部经济核算、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按时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积极组织催收工程款,统筹安排使用资金;
⑶ 参加项目部召开的生产经营会议,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预测;
⑷ 积极配合上级财务部门及审计部门对本单位财务核算情况的检查及经济效益的审计兑现工作,为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完整、合法、及时的会计核算资料;
⑸ 负责保存合同评审资料和工程合同文件;
⑹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编制项目预算,参与工程结算、投标、报价工作;搞好结算工作;
⑺ 完成项目领导交给的其他事项工作。
施工员
⑴ 对本工段的工程质量负责;
⑵ 组织班组严格按图、按方案、规范和技术交底施工,认真执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
⑶ 组织人员对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奖优罚劣;
⑷ 及时上报质量事故,不得隐瞒,不得擅自处理;
⑸ 积极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认真组建QC小组并开展活动,取得成果积极上报参加发布;
⑹ 对指挥错误造成事故或施工质量不合格,应负直接责任;
⑺ 开展其它相关的质量活动。
技术员
在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⑴ 参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具体办理项目技术管理事务。如技术交底、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三令”施工、级配管理等;
⑵ 负责项目技术基础管理台帐和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检查,绘制竣工图;
⑶ 负责项目施工技术措施的具体实施工作,克服质量通病;
⑷ 具体负责项目计量管理工作;
⑸ 参与、开展其它相关的质量活动。
资料员
⑴ 负责做好项目部的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工作;负责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的收集发放、登记、归档工作;
⑵ 要认真学习资料管理规范,提高工作能力,指导有关人员做好工程资料,按时收集并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前后有无矛盾,然后分类装订,做好卷内目录;
⑶ 经常对所收集的技术资料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若自己解决不了,要及时向工程科长、技术负责人汇报;
⑷ 在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前,要认真填写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单;
⑸ 工程竣工后,按照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装订成册,配合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资料的检查验收,及时将竣工资料交有限公司档案室或公司档案室;
⑹ 参与、开展其它相关的质量活动。
测量员
⑴ 测量人员在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全现场施工测量工作,测设完毕后及时向技术质量部经理、主管工程师汇报测设情况;
⑵ 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测量规范,对建设单位移交的控制点做好坐标、高程验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及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待问题解决校验无误后方可制定施测方案,测设施工控制网;
⑶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埋设、观测次数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⑷ 测量人员应经常对施工控制点、线进行复核,对所用仪器定期进行检验校核、保管,确保仪器应有的精确度;
⑸ 测量人员必须绘制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及沉降曲线图,认真作好测量记录;
⑹ 参与、开展其它相关的质量活动;
⑺ 负责测量仪器的送检和自检。
试验员(试验工程师)-袁桥
在总工、技术质量部经理领导下开展现场施工试验工作:
⑴ 负责砼搅拌和砂浆的计量级配管理;
⑵ 负责原材料(钢材、水泥、砂、石)取样送检;
⑶ 负责砼、砂浆配合比的调整;
⑷ 负责砼、砂浆拌制和浇灌中坍落度的抽检;
⑸ 负责试验资料的收集,并送交资料员统一保管;
⑹ 参与、开展其它相关的质量活动。
质量员
⑴ 熟悉掌握质量验收标准、技术规范规程、有关政策法令,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⑵ 协助领导分析本单位的质量动态,研究提高工程质量的办法,发生质量事故要逐级及时上报;
⑶ 协助领导组织本单位的质量检查、总结评比,负责整理检查评比资料,开好质量分析会;
⑷ 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严格控制砼、砂浆、配合比、复查测量定位,参加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⑸ 协助施工队和施工班组坚持搞好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⑹ 深入现场随时检查操作人员的工序质量和操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⑺ 坚持原则,如实反映本单位的质量情况,发现有不符合质量标准、违犯操作规程的现象,有权提出处理意见,严重者有权指令停工整顿学习,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
⑻ 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定记录;
⑼ 要履行质检员的三项权力:停工权、返工权、奖惩权;
⑽ 参与、开展其它相关的质量活动。
3.5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符合项目部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覆盖手册的要求,以形成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做到持续改进,并达到下列要求:
⑴ 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过程,达到全面落实和理解;
⑵ 各部门要充分明确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项质量活动规定准则和程序进行全面的运行;
⑶ 加强内外信息的传递,保证相关人员得到必要的信息(项目部与外部、项目部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与相关的专业班组之间等),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
⑷ 各部门加强对各产品各过程情况进行测量分析,使之持续改进,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第四章 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4.1质量控制的指导原则
1 尽快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为公司狠抓质量。
2 严格过程控制和程序控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创“过程精品”、“业主满意”的质量意识,使该工程成为我公司具有代表性的优质工程;
3 制定质量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质量责任、权力彻底落实到位,严格奖惩制度;
4 建立严格而实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工程项目上坚决贯彻执行;
5 严格样板制、三检制、工序交接制度和质量检查和审批等制度;
6 利用BIM技术的先进管理手段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和控制,预先控制,提高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7 大力加强图纸会审、图纸深化设计、详图设计和综合配套图的设计和审核工作,通过确保设计图纸的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8 严把材料关(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设备的出厂质量和进场质量关;
9 确保检验、试验和验收与工程同步;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竣工资料与竣工同步;
4.2质量控制的措施
1 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质量控制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控制,对各项工序进行严格把关。
2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奖罚制度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3 做好“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控制,推行质量样板制。
4 严格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必须按作业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è项目质检员检查è监理工程师检查的程序进行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过程中。
5 成立各级QC小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从材料采购到半成品与成品保护,从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到工程回访与保修,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6 编制项目《检验批计划》,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的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7 将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各指定分包工程确定的质量目标要与总体质量目标一致。
8 以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措施和对工程测量、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材料及工序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程细部的施工设计等质量控制为重点对象。
9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将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底板混凝土工程、梁柱节点、防水工程、工程细部深化设计、内外装修交接部位的节点设计与施工、公共区域安装各专业的平衡布置、土建装修与安装间的统一协调等作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对相应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要进行旁站监控。
第五章 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产生原因
(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5.1.2 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产生原因:
(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5.1.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
产生原因: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0.5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5.1.4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产生原因: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0m。
5.1.5基底产生扰动土
产生原因:
(1)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土很容易被扰动。
(2)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该虚土经施工操作后亦改变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变成了扰动土。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基坑排水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土完成后,方可停止。
(2)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雨季施工或基槽(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30cm的土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再挖除。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定厚度的土用人工清除。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基底土不要受冻,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禁止受冻土被隐蔽覆盖。为防止基底土冻结,可预留松土层或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措施,待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再清除松土层或去掉保温材料覆盖层。
(3)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5.2回填土方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2.1填方边坡塌方
产生原因:
(1)边坡坡度偏陡。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5.2.2填土出现橡皮土
产生原因:在含水量较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施工后有轮式车辆碾压。
防治措施:
(1)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2)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下0.5m。
(3)施工后严禁轮式车辆碾压。
(4)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5)当土料过干时,应预先洒水湿润。现场判定最优含水量标准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
5.2.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产生原因: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土颗粒过大,含石块等硬质填料;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量下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或碾压机械行驶速度过快。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1)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土料过筛;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时,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如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3)施工时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不经穷实直接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汽车等进行回填;
(4)每层回填土均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检测土的干密度,回填穷实后的密实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回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5.3基坑(槽)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3.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
原因: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2)基槽宽度较窄,采用手工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回填前排净槽中积水,将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料。
5.3.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原因:回填的土料(粉质黏土、粉土)含水量偏小或偏大。碾压工艺或遍数不合理。
防治措施: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或晾晒,严格碾压施工工艺参数。
5.4模板工程
5.4.1 轴线偏位
原因:
1、测量偏差。测量仪器精度低,未按要求进行校准或施工过程中仪器损坏又未及时发现;测量人员操作失误或采用内控点进行轴线的传递过程造成轴线控制点层与其它层之间产生误差。
2、模板支撑体系刚度和稳定性不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平荷载(例如泵管对模板及支架体系的水平冲击力或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等)使模板及支撑体系整体水平位移或倾斜。
3、 模板支设方法不合理。同一轴线的剪力墙、柱模板支设时未拉通线,造成竖向构件位置偏移;剪力墙、柱底部未设置定位筋,造成模板加固时,发生位移。
防治措施:
(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2)墙、柱模板根部采用焊接定位筋限位,以保证底部准确。
(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拉线调水平、垂直)
(4)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6)混凝土浇筑时,应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5.4.2 模板变形
(1)模板及其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3)墙、柱模对拉螺杆间距要按设计规定设置,对拉螺杆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失去作用。
(4)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5)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 时,模板中间应按规定起拱。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0.1%-0.3%。(梁板起拱)
5.4.3 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子应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根据通线立中间柱模。
(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内墙、柱高度不超过4m 时,采用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º ;周边外墙、柱和高度超过4m 的内墙、柱,应采用φ10~12 工具式拉筋,花篮螺栓收紧,邻近墙、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刀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 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斜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模板支撑系统要严格按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执行,尤其是扫地杆与剪力撑不得缺少,以保证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架体失稳造成混凝土缺陷。
(3)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º ,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5.4.4 板标高平整度控制(混凝土标高要控制好,标准模板,否则墙柱模板会使板模变高)
(1)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的厚度。
5.4.5 模板接缝不严
(1)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缝严密。
(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
(3)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4)边柱外侧模板下口应伸入楼面下5cm,并贴海绵条以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5.4.6 脱模剂使用不符要求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然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装饰。
(3)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 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5.4.7 拆模时出现缺棱掉角
(1) 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缺棱掉角为准。
(2) 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
5.5钢筋工程
5.5.1预防钢筋加工制作缺陷的措施
(1)钢筋下料必须严格按钢筋配料表下料(下料的尺寸、套丝扣数)。
(2) 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操作;钢筋的弯曲直径、弯钩长度必须符合要求。
(3) 钢筋加工模具磨损后应及时更换。
(4)用于机械连接、定位用钢筋应采用专用砂轮切割机,保证端头平直,顶端切口无有碍于套丝质量的斜口、马蹄口或扁头。
(5)加工直螺纹丝头时,应用水溶性润滑液,严禁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加工丝头。
(6)采用专用的直螺纹环规对直螺纹丝头进行检验,其环通规应能顺利地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环止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3p,中间不应有断丝扣现象;丝头的有效螺纹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滚轧直螺纹丝头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允许误差为 +2p (p为螺距)。
(7)加工完的直螺纹应套塑料保护帽。
5.5.2墙、柱主筋偏位
原因:
1、钢筋安装位置不准确,箍筋制作有误差等,造成主筋移位 。
2、墙、柱钢筋安装绑扎不牢,造成墙、柱主筋位移。
3、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碰撞致使钢筋发生错位未及时调整。
4、纵横梁柱节点处钢筋密度大、摆放困难,致使墙柱钢筋错位,上下交叉叠加。
预防措施:
(1)根据柱截面、配筋类型(根数、直径、间距)分类,每种配筋类型做一套模具式定位箍筋,套在柱头部位并绑扎牢固,使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均得到有效控制。
内容过多以下略
小编精心整理了一套名企最新《施工方案(房建)》汇编2024版,共188个,全部是ppt+word版本可编辑,优中选优,精中选精,最新、最实用、无水印、符合现行规范。全部资料目录如下(每个资料均可点击阅读):
230430.某项目常见质量问题防控专项方案2022word75页
资料下载方式
点下面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工程实战参考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230430
3天内下载,手慢无
发现右下角的“在看”了吗,戳我试试吧
发现右下角的“在看”了吗,戳我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