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浦口区不老村
层林尽染、风景如画
农家乐内人声鼎沸、大草坪上游人如织
……
虽然已离开不老村两年,但臧然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小山村开店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小店因为经营不善倒闭。
“到乡村创业,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投资之前务必做充分的市场调查,规划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臧然的回忆中,有些许遗憾、不舍,更有一丝不甘。
南京的城和乡正加速相融,近万“新村民”汇聚成一股“奔村”洪流,但仍有人和臧然一样,怀揣激情和梦想而来,却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
“新村民”进村后
如何让他们留得久又融得好?
对南京的乡村来说
这是一道必答题
热闹的山村里有人“退出”
蜿蜒的小路、素雅的房舍、清新的空气……冬日的不老村吸引了众多“都市客”流连忘返。
位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的不老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迷人的湖光山色,加上独特的“不老”传说,让这个小山村迅速蹿红,成为南京知名的“网红打卡点”。
统计显示,目前不老村集聚“新村民”超160人,引进了民宿、文创、咖啡等各种新业态,全年客流量超50万人次,昔日空心化的小山村,渐渐恢复了活力和人气。
热闹的村落中,一处名为“沐易”的围炉煮茶小院却一直落锁关门。小院位置优越,处于村子正中间,院门前石板路的另一侧就是数百平方米的大草坪。这个小院,正是臧然曾经开店创业的地方。
不老村运营方工作人员刘晓章介绍,从2020年至今,小院5年时间换了两次主人。2020年这里是一家铜雕非遗馆,当年底换成了臧然经营的“馀风喵呜小院”;2022年底又换成了“沐易”围炉煮茶,2024年6月“沐易”围炉煮茶经营者也退出了,目前小院正在重新招租。
“90后”臧然大学期间主修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演奏,毕业后和朋友在南京城区开了一间工作室,从事古琴、洞箫、国画等教育培训。2020年,臧然和几个朋友来不老村游玩,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当得知铜雕非遗馆小院正在招租后,他们5人便合计着租了下来,从此成为当地的“新村民”。
臧然等人的小店取名“馀风喵呜小院”,主营国风文创产品。节假日,他们在院子里演奏、绘画,引得过往游客纷纷驻足。小院还推出亲子研学项目,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沉浸式创作。“在不老村,我们自弹自唱、特别开心。”臧然回忆。
田园生活舒心快乐,但小店的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每年租金十多万元,还有人工、运营成本等,一年下来亏了不少钱。”臧然介绍,虽然村里经常帮助“引流”,但是小店的经营状况仍然没有好转,2022年底,小院租约到期不再续租。
臧然如今仍在主城经营工作室,忙碌之余,他和朋友还是喜欢去不老村休闲度假,也看好南京乡村未来的发展,“‘人气’决定‘财气’,南京美丽乡村客流量巨大,只要创业者找准旺盛人气的‘变现’路径,去乡村创业仍然前景光明。”
高淳区东坝街道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高淳、溧水两区的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需要大量人力开展施肥、喷药作业。
2023年6月,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昊凯等6名无人机应用专业的大学生成功应聘合作社,成为扎根乡村的“新村民”。
为了留住这批大学生“飞手”,合作社开出了高薪——转正后月薪超9000元。可刚半年过去,就陆续有“飞手”离职。
李其硕是最早离开的“飞手”。从小在市区长大的他,难以忍受农事劳作的辛苦,父母也心疼他,催促他去城里重新找工作。2023年底,他从合作社离职,前往无锡从事餐饮店装修设计,实习期间月薪3000多元。“收入远远比不上在合作社的时候,但是工作相对轻松,父母也不担心了。”李其硕说。
2024年4月,陆军也从合作社辞职,在南通市区找了一份新能源电池质检化验的工作。陆军2001年出生,来自安徽池州农村,刚进入合作社时信心十足。“我在农村长大,不怕吃苦。”陆军说,合作社给的工资很高,还包吃住,刚开始大家的劲头可足了。可时间一久,单调又枯燥的乡村生活就令人难以忍受——合作社周边都是农田,远离繁华城区,自己的社交圈又小,天天面对的都是合作社同事,慢慢地就有了离开的想法。
陆军坦言,换了新工作后,自己的收入其实下降了,但是有时间认识更多的朋友,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当然,离开农村,陆军的内心还是有眷恋和不舍,“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可能还会到乡村工作。”
6名“飞手”中,仅有李昊凯和朱辉两人坚持留了下来。“乡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很喜欢这样的节奏,也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李昊凯说。
“来到乡村工作,不少年轻人会不知所措。与城市的精彩生活不同,乡村缺少夜生活,如果大学生不能静下心来,或是缺乏耐心,在农村肯定干不长。”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陈蓉表示,农村天地广阔,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农业、农村也一定大有可为。但是投身乡村之前要仔细思量,建议大家做好人生规划,真正把农业当作长久职业,而不是临时“避风港”。
南京在吸引“新村民”持续“奔村”、推动新老村民共建共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新村民”的流失同样需引起关注。
对浦口区不老村、溧水区石山下村及江宁区龙尚村、苏家村、佘村的抽样调查显示,上述5个村近5年先后吸引“新村民”2863人,其中有637人因为种种原因又离开乡村,按此计算,“新村民”流失率约22.2%。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人才是重要支点。那么,如何让“新村民”引得进更留得久、融得好?“新村民”面临的“经营压力”“生活单调”“家庭反对”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负责人介绍,未来南京将继续完善政策支持、加强跟踪服务、帮助引流支持,助力“新村民”留得更久。
同时,切实营造有利于“新村民”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引导社会、家庭理解“新村民”、支持“新村民”、认同“新村民”,持续撬动更多人才、资金进入乡村,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针对“新村民”反映的乡村生活单调问题,南京大学创意农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庄桐建议,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密切新老村民交流,定期开展产业沙龙、文化活动等,构建乡村新的“社群文化”,确保“新村民”留得久、融得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凌啸认为,南京以“新村民”为支点撬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创新实践,对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3个方面的现实启发和借鉴意义。
不能忽视乡村实际情况盲目引进“新村民”。南京以过去十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持续提升乡村面貌,改善老村民生活条件,这是吸引“新村民”的前提;
要推动“新村民”成为稳定的乡村建设者。南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乡村打造成创业就业的美丽空间,确保“新村民”既安居又乐业,这直接决定了“新村民”现象是否可持续;
要关注“新村民”在乡村的深度融入问题。南京的创新实践让新老村民在共同的生活空间和谐共处、形成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合力。在南京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新村民”不是游离的“旁观者”,而是深融的“自己人”。
内容来源 | 南京日报 记者 周爱明 刘全民 胡英华 孙秉印
图片来源|文旅浦口、高淳发布
编辑 | 刘蓓
校对 | 巢宸舒、王冕
审核 | 宋柏
点赞+在看
分享小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