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义:土默川重镇毕克齐(上)(4)

文摘   2024-07-27 15:49   内蒙古  

土默特之声欢迎您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一九一二年民国建立,给毕克齐带来了新的繁荣。这时的毕克齐农业发达,耕作技术日益提高,购销畅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谷子、黍子,也少量毁种或间种一些玉米、糜子、荞麦、大麦、大豆、小豆、豇豆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白麻(线麻)、烟叶等。

主要的蔬菜有大葱、大蒜、白菜、圆白菜、菠菜、黄瓜、茄子、水萝卜、胡萝卜、蔓菁、芫荽、韭菜、豆角、辣椒等,也少量种植西瓜、香瓜、菜瓜。

       毕克齐水利件好,土地肥沃,再加精耕细作,所以农作物历来就有产量高、质量好的美誉。当时尤其有名的是白麻、大葱、辣椒、紫皮蒜。白麻颜色白亮,长度盈丈,拧成麻绳结实耐用。大葱以葱白粗长著称,刀切葱白后,圆片自然破碎,味浓而鲜,为调味佳品,当时归化城的各家饭馆,特别是烧卖馆,主要使用毕克齐的大葱。

      辣椒以味辣皮薄见长,调莜面时放入,味道极佳,莜面吃到最后腾一碗开水,红红的辣椒片浮于水面而不沉底。大蒜瓣大皮薄,味辣回甜,清香不腻。说到毕克齐的农作物,这里需要提一下毕克齐的大烟(鸦片)。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鸦片在中国的土地上广为传播,毒害人民。

      光绪末年大烟传到了毕克齐,对毕克齐的人民毒害匪浅。但毕克齐种植大烟这种畸形经济,一度给毕克齐带来一点小小的繁荣。

光绪末年毕克齐种植大烟,民国初年一度禁止种植,民国五年又种,民国六年归绥县谢知事明令禁止,民国八年又种,此后时种时禁,从民国十六年开始,一直未断,直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

      每年农历七月是大烟收获季节,一到这时,近处有归绥、包头的土客,远的有京津的土客,甚至有广州的来客。各地客商带来各种物资沿街设摊换取大烟,也有深入到村外地边上以物易烟的。农历七月是收获大烟的季节,毕克齐的人称之为“洋烟市”。日寇占领毕克齐后,还专门开设土店收购大烟。

      乾隆年间以来逐渐在毕克齐定居的汉族人,借助这块宝地,经过祖辈近二百年的经营,到民国初年有些人家已经程度不同地富裕起来,有少数人雇工经商,盘剥乡民,成为财主。

      这一时期,毕克齐起房盖屋的人家大量增加,所建房屋因富裕程度不同而异,好的有砖木结构的亭子房,多为四合大院,大门的修建也很讲究。

      这种人家一般都有跨院或后院,跨院或后院里建有房、磨房,以供加工粮食,这种院还供下人、长工居住,同时喂养牲畜。这种户全镇不过十到二十家,其中有蒙古族也有汉族。建起的多数房屋还是土房,不过有的装修讲究一点,象石头高根基,上面再放几层“过河砖”,砖砌“马头”,屋檐上插飞压瓦。

      门楼也要加以装饰,常在门顶上面镶上几个砖刻大字,象“继家声”、“忍为高”、“谦受益”、“和为贵”之类的处世之道和希望之词,也有写自家名号的,如“积善堂”、“福贵堂”、“恒茂源”。

      再差的就是一般土房了,主要以遮风避雨为用。这些房屋都是沿街而筑,从巷而建,经过这一时期,毕克齐街巷面目为之一新,越来越显出城镇面目。

      明末清初,从归化城至包头,毕克齐是一个文化较发达的地方。这从庙宇的碑文、牌匾就可看出:碑文记事清楚,文采飞扬,牌匾书法也不一般。

      当然,这种文化并不是普及的,不识字的劳动人民还是多数。相传毕克齐在乾隆年间就有了私塾,到清末民初,全镇大小学馆有二十多处,就学儿童蒙汉族都有。

       乾隆年间,毕克齐的汉族人急骤增加,造成蒙古族和汉族人口悬殊很大。这时的蒙古族已由牧转农,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与汉族人交往频繁,逐渐蒙古族也以汉语为主了,这就是毕克齐蒙古族失掉蒙文蒙语的开始。

      据蒙古族老人相传,乾隆在位六十年,到嘉庆末年,大约八十五年的时间,蒙文就失掉了,再到同治年间大约又是五十多年,蒙语也就失掉了。毕克齐的蒙古族学汉语当在乾隆以前,学汉文多在乾隆以后,到同治年间蒙古族汉文高深者已大有人在。

      我的曾祖父是同治年间人,当年常有邻里的蒙汉族人找他打卦,盖房请他看罗盘定方位,建坟请他观风水,都说他是一个深通汉文的人。他小时候已经用了汉名,叫李文明。从他留下的书籍,文字看,他最少是一个读过五经四书的人,他的书法也不同凡响。

民国五年毕克齐有了学校,先后建起蒙汉学校各一所,汉族学校占用镇东北角上的关帝庙,叫归绥县毕克齐关帝庙小学校;蒙族学校占用真武庙,叫土默特旗毕克齐小学校。

      当时的学校除学国文、算术外,还给大一点儿的学生加授私塾中常学的古文。当时学校的老师,主要是从外地请,也有本地人在外读过书的,但这些老师都要懂国文和算术。后来在真武庙的蒙族学校还加授蒙文蒙语。

       自这两所学校建立以后,直到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毕克齐才又有新的学校建立。一九四七年归绥县在镇西头的大观音庙建立了毕克齐二校,接着私人在旧商号福厚玉院内办起了中如学校。后来这两所学校合并,在镇东头的奶奶庙办起了归绥县毕克齐第二小学。

      一九四七年天主教在毕克齐设点,又在后街上的三官庙办起一所学校。再往后天主堂占用原清朝巡检衙门的地方,建筑了一些房屋,把三官庙的学校搬到了新址,叫新民小学校。在新民小学校上学的学生,多是镇内商人和工匠子弟,也有少数学校附近的农民子弟。

      镇内多数农民子弟不进该校上学,原因大抵一是新民小学的学费和要求学生的服装与别校不同,多数农民不堪负担;二是农民对天主教堂有一定看法。从民国初年办学校以来,到一九四九年毕克齐解放,全镇的学校大约培养出蒙汉族学生三千多名。


扫码获取“土默特之声”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土默特之声》!为您提供原创的土默特地区历史文化知识、新闻!让《土默特之声》成为游子们的温馨港湾。

土默特之声
为您提供原创的土默特地区(包括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武川、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清水河历史文化知识、新闻!让《土默特之声》成为游子们的温馨港湾。联系人:土默特之声创办人任瑞新,电话:1394711329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