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精心梳理与回溯了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以详实的史料、丰富的采访为基石,生动立体地勾勒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清晰展现出正定在高瞻远瞩理念引领与真抓实干举措推动下,逐步探索发展新路径、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珍贵历程,是一扇洞察习近平同志早期地方治理智慧与为民情怀的重要窗口。
推荐理由
书中的一手资料、真实场景宛如一座宝藏,精准填补诸多空白,让人明白当下众多惠民政策、科学发展思路的雏形是如何在基层土壤中孕育而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基层工作难题丛生,习近平同志昔日在正定深入调研、破旧立新的工作作风,以及精准破题的实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可学可用的“行动指南”,助力我们在服务群众中少走弯路。此外,本书能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国家掌舵者早年为一地百姓辛勤耕耘的赤诚,激发我们心系家国、参与社会发展的热情,凝聚起全民奋进的向心力。
主要内容
本书融思想性与纪实性为一体,通过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一幕幕亲切感人的场景,从心系民生、实干实政、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重视人才、加强党建、严以律己等方面,真切再现了习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期间,先后担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时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历程,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从政起步”期间的思考实践、从政风范及人格魅力。
一是甘为人民入苦海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同志带着“我是准备入‘苦海’的”牺牲精神来到正定工作,自愿放弃舒适生活,生活上“习以为苦”,工作上“勤以为常”,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他不惧困难和压力,坚持向上级反映正定农民征购任务过高的真实情况,不顾“先进县”形象和个人政治得失,跑省进京争取减少征购定额,最终让正定县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大幅提高。这种甘为人民入苦海的坚定信念,源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无我无畏的崇高境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始终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他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了解到小学校舍翻修久拖未果,罕见地发了火;在正定试点改造连茅圈工作中,他顶住“一刀切”压力,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成受老百姓欢迎的“实在事”。他还时刻关注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了群众卖奶难、卖菜难等问题,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涉及群众的利益,他都放在心上,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实际行动践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奋斗目标,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是天生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他明确提出“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强调领导干部要“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解放思想抓大事,提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善抓机遇促好事,多方筹资建起荣国府、修复隆兴寺,创下旅游业的“正定模式”;招贤引智办实事,亲自主持编制“人才九条”,为正定发展破局,助力经济腾飞。他还为在改革中有担当、敢负责的干部撑腰打伞,亲自撰文呼吁要“开一派支持改革者的新风”。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正定人民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探索出了正定经济起飞的新道路。
心得体会
一是领悟务实调研的力量。
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调研的执着让人感触很深,他不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挽起裤脚、带上本子,与农民唠家常、向工人问生产,把真实的民生诉求一一记录。这启示我们应沉下心、迈开步、俯下身,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与群众谈,挖掘最细微的痛点与期待,找准发力点,让努力不沦为空中楼阁。
二是感受创新破局的魅力。
书中正定发展的历程,处处彰显创新智慧。无论是打破农业生产旧规,还是激活文旅尘封宝藏,都非按部就班,而是突破常规思维。正定经验犹如醒脑针,提醒我们在困境中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也许新路径往往藏在旧模式的“盲区”,用创新思维才能为棘手之事解锁全新可能,书写逆袭篇章。
三是涵养为民服务的初心。
书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同志的为民初心,他在正定的一举一动,皆以百姓生活改善为导向,不计个人得失、无畏艰难险阻。读后让人反躬自省,日常忙碌中,我们是否还记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初衷?我们应提醒自己,在遇到利益抉择、精力分配难题时,优先考量集体与他人利益,让微小善举融入为民服务的大流,汇聚温暖社会的力量。
【推荐人系农工党郴州市委会副主委(兼职)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