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王梦娟
《为什么是中国》是金一南教授的著作,他以广阔全面的视野、犀利的文笔、磅礴激昂的气势,生动客观地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既是无声悠然岁月中的铿锵呐喊,更是紧张时事现状中的清醒认知。书中“有国才有家,强国才能富家”的核心理念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征途,而“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如警钟长鸣,让人铭记于心,久久难以忘怀。
主要内容
本书以历史脉络为主线,深入分析解读从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梳理了中国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较量,并对世界格局走向做出了理性瞻望。
第一阶段:中国近现代史的屈辱与挣扎。
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国家主权被肆意践踏,民族尊严荡然无存。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英勇无畏;从太平天国运动的风起云涌,到义和团运动的浩大声势,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反抗侵略的脚步。尽管这些斗争最终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但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脊梁,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第二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觉醒与奋斗。
在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中国近现代史中,诸多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却又纷纷折戟,唯有中国共产党敏锐洞察到民众中蕴含的磅礴伟力,清醒认识到民众支持才是革命胜利的最大本源。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赢得了民心,获得了民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各地革命力量蓬勃发展。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跨越千山万水,历经艰难险阻,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靠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保留了宝贵的有生力量,传播了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每一场战斗、每一次抗争,都凝聚了全民族抗战的强大力量,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决定性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出了光明前景。
第三阶段:中国的崛起与博弈。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崛起与博弈之路。从经济上看,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崭露头角,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以中美贸易战为例,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对中国大量商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中国积极应对,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减少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拓展国内市场需求,实现经济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政治领域,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事务决策等舞台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强,却也遭遇部分西方国家的围堵与制衡。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多边合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和经济合作,化解外部压力,开创出更为广阔的外交空间。在军事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海盗等行动,彰显大国担当,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舞台上稳步前行。
心得体会
书中详细梳理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种种磨难与奋斗,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贯穿于整个近代史,也成为当代中国人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我们有幸生于华夏盛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以先辈为榜样,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用“小我”之力筑起“大国”之基,让中国这颗东方明珠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