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学|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文摘   2024-11-14 07:05   广东  

细胞共培养(co-culture)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同时培养在同一系统中,使它们在共享的环境中进行相互作用。这种技术用于模拟体内的细胞微环境,研究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学过程(如信号传导、细胞生长、分化等)的影响。



一、共培养方式

1.直接共培养:

定义:将两种或多种细胞直接种植在同一培养皿或培养板中。常用于研究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及其影响,如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通常用于培养间接与下室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胞,或某种需要检测的细胞类型。上室与下室通过多孔膜隔开,该膜可以允许小分子或分泌因子通过,但不允许细胞直接接触。

✅ 上室:研究者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免疫细胞、上皮细胞等)放置在上室,以便检测其分泌的因子对下室中细胞的影响。

✅ 下室:下室一般用于培养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实验中主要研究的细胞。这些细胞可能会受到来自上室的分泌因子或信号的影响,因此可通过分析下室细胞的反应来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优点:直接观察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缺点:可能导致细胞混杂,难以分离后续分析。


2.Transwell共培养:

定义:使用Transwell系统将不同的细胞分隔在不同的层次中。上层细胞放在多孔膜的Transwell插入物中,下层细胞则在底部培养皿中。广泛用于研究细胞间的分泌因子和信号传导(如肿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优点:通过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作用,避免了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方便后续分离和分析。

缺点:无法模拟直接接触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3.3D共培养:

定义:将细胞种植在三维支架或基质中,使其在三维环境中生长和相互作用。用于更接近体内的细胞微环境,研究细胞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分化和相互作用。

优点:更好地模拟组织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缺点: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4.条件培养基共培养:

定义:将一种细胞的培养基收集,经过处理后用于另一种细胞的培养,以研究细胞分泌的因子对另一种细胞的影响。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无法模拟直接接触或更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二、transwell共培养步骤

下面我们将以transwell共培养为例,详细阐述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的具体实验步骤。


1.材料准备:

(1)细胞类型:选择要共培养的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系NIH 3T3。

(2)Transwell插入物:通常使用孔径为0.4 µm的Transwell插入物,以确保细胞之间只能通过分泌的因子交流,而不会直接接触。(一般的迁移、侵袭实验的孔径为8µm)

(3)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确保两种细胞都能生长。提前更换两种细胞都能生长的培养基。


2.成纤维细胞接种:

(1)取细胞汇合度70-80%的成纤维细胞,消化、离心、重悬后计数

(2)将成纤维细胞接种在Transwell的下层板(通常为6孔板或24孔板),为了观察成纤维细胞在肿瘤细胞细胞的共同培养下发生的变化,我们把主要观察的成纤维细胞铺在下室,方便后续的细胞收集。(通过收集下室的细胞,可以直接检测上室细胞的分泌物或信号对下室细胞的影响,比如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等变化。有助于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铺板密度根据细胞增值情况而定。本次实验选择6孔板,每孔铺4×10⁵个NIH 3T3细胞覆盖底部。

(4)培养4小时,等待成纤维细胞贴壁后铺肿瘤细胞。


3.肿瘤细胞接种:

(1)取细胞汇合度70-80%的肿瘤细胞消化、离心、重悬后计数

(2)将肿瘤细胞接种在Transwell的上层隔膜上。在小室上方垂直悬空、匀速滴入肿瘤细胞悬液

(3)铺板密度密度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通常为5×104到2×105个细胞/插入物)。


4.共培养:

将共培养体系放入37°C、5% CO₂的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时间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第一次实验可设置时间梯度例如24小时、48小时或更长时间。


5.实验终点及分析:

共培养后的细胞可用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形态、分泌因子的变化,也可以提取RNA、蛋白质观察一系列变化等。


三、注意事项

1.细胞比例和密度:不同细胞系可能需要调整种植密度,确保实验数据具有可重复性。

2.Transwell的孔径选择:一般使用0.4 µm孔径,防止细胞穿过隔膜。

3.培养时间:根据实验的需要设定共培养时间,短时间的共培养可以评估信号传递,长时间共培养可能影响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


通过Transwell共培养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及肿瘤微环境的复杂互动。赶快去试一下吧!





本文作者是"林林"同学,在获得授权后,实验老司机将本文发表于公众号。

本文由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总结而成,内容仅供参考。

文稿:林林

校对:煲仔饭

素材:

  • Lim, Yeong-Hwan & Kim, Young-Kook. (2023). Roles of non-coding RNAs in intercellular crosstalk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Kor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pharmac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and the Korean Society of Pharmacology. 27. 289-298. 10.4196/kjpp.2023.27.4.289. 

  • https://doi.org/10.1016/j.tibtech.2022.07.014.

  • https://images.app.goo.gl/npHrUm1nLvsJaD3t9





往期文章推荐

手把手教学|一文弄懂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


手把手教学|细胞毒性检测法(Calcein-AM/PI双染法)


手把手教学|使用JC-1荧光探针检测贴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手把手教学|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实验老司机分享生命科学实验知识,通过短视频、在线讲座、直播演示帮助新手实验操作者完成从0到1的入门学习。

exdrive.cn
公众号、视频号、知乎、Bilibili
抖音、西瓜、今日头条、小红书
内容同步




实验老司机
关注老司机,实验不死机。实验老司机分享生命科学实验知识,通过短视频、在线讲座、直播演示帮助新手实验操作者完成从0到1的入门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