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顺利召开

文摘   2025-01-02 19:27   天津  

近日,天津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组织工程类脑智能复合体设计与开发”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议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顺利召开。



项目负责人李晓红教授介绍了专家组成员的基本信息,并向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表示感谢与欢迎。随后,她围绕项目的背景、目标、组织架构、组织实施管理、项目主要研究成果、经费执行等方面,对项目的总体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课题绩效评价专家组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张西正、空军军医大学罗二平、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冷希岗、山东大学刘宏、南开大学孔德领、清华大学王秀梅、浙江大学潘纲共7位教授组成,其中张西正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以及骨干成员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课题一负责人、上海科技大学向阳飞,课题二负责人、四川大学苟马玲,课题三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张凯欢,课题四负责人、南方科技大学张建国,课题五负责人、天津大学李晓红先后汇报了各课题的研究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经济效益、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经费执行等情况。



专家组在听取各课题组的汇报,审查相关资料,进行质询和讨论后,形成相关评价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各课题顺利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考核指标和成果要求,并对各课题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绩效评价资料,加强课题间的交叉合作,加快研究成果向应用端的转化,形成对行业研究与应用的示范效应。最后,专家组形成论证意见,一致同意该项目各课题通过绩效评价。



据悉,“组织工程类脑智能复合体设计与开发”项目于2021年12月立项,项目总经费274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2250万元。项目集结了国内10家在神经系统BT-IT融合方向的产学研优势科研单位;围绕解析神经科学与计算机智能融合交互重大需求,基于脑类器官复合体探究体内外生物与信息融合交互机制,构建脑类器官智能复合体,搭建体内外脑类器官BT-IT交互验证平台,实现基于IT调控的脑类器官成熟度提升、基于BT启发的类脑计算新算法新模型以及基于BT-IT融合的移植宿主脑损伤修复。



往期回顾


内容来源 / 李晓红

责任编辑 / 刘梦圆

内容审核 / 万   亮


天津大学医学院
天津大学医学部成立于2018年,力争走出一条“医学牵引,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的天大特色兴医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