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华喦:讲秋图解读

文摘   2024-11-08 21:48   广东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1
講秋圖 




这幅幛、纸本水墨淡彩作品,由叶廷琯[b. 1791]收藏,此画上留有他两枚印章。再传到孙祖同[1894–1937]手里。后被虞子垞收藏。直到1954年,沃尔特·霍赫施塔特 [1914-2007],在纽约出售给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尺寸为218.5 x 71.7 厘米。








左下方有一棵光秃秃的树,树干下部有一个洞,透过洞可以看到一位年轻的仆人正在给小屋里的绅士们搬运食物。



2024.11.8


2
细节与铭文












画家题款、落款及印章两枚:壬子年(1732年)冬日,闲坐山亭,仿元大师的笔法,写下两句诗:“有客自来”。意源于《秋声》,是宋代大儒欧阳修著名韵文。

这幅画描绘华老和访者坐在茅草屋里,谈论着秋天的诗句

落款:新罗山人

印章:华岩;秋岳。








文述:这幅画,我仿佛坐在雪雁湾和龙潭之间。我的好侄飘生从玉峰那里得到了这幅画,并把它给了我看。所以我在这里写几行来纪念这段“墨缘”。(《无声诗》目录仅抄录了铭文的第一部分。)


新罗山人为吾乡老辈,擅长写生。罗致羽族,翫其飞鸣饮啄。故所作别有生趣。山水不多。作客冬在西泠,见所白云松舎图。空灵旷逸,得未曾有,至今忆之。兹幅以苍秀胜,荒寒之中,复饶逸趣。如坐我鹄湾、龙瀃间矣。


道光乙酉年(1825)秋,抄颐道居士文述(陈文述(1771-1842)),书于香禅花隐庐。







张廷济(1768-1848)题,印章2枚:老华此画,能唤起大自然苍凉的意境,与诗意相得益彰。陆游若见此,必在画上题下“诗境”二字。











朱昂之 (1764-1841) 印章 1 枚: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是深入古代大师的技艺,但同时又超越常规规则的界限。此幅新罗画,除了他自己的创新想法外,源自沈周、陆治的画风,并采用的浓墨技法,再有谢赫之法,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珍惜它。



3
解读





华岩在山水间呈现出一个朴素、质朴的私密世界。作品中所描绘的清凉荒野,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或许可以揭示一位文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他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但在卑微的环境中仍保留着自豪感和忍耐力。




4
画家小传



“ 華喦 
(1682—1756年)


华喦,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新罗生,还有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别号,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县华家村人。华喦工画、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史上,华喦的诗名为其画名所掩,实际上他也精诗文,有《离垢集》《离垢后集补钞》和《解弢馆诗集》存世,共收诗作600余首。他的诗名与画名相伴随,不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且体现出了“书画同源”的特点。借题画抒情言志的诗歌创作,使得华喦的文学创作在闽籍作家中独具一格。




END



闻是艺术
Wenshi Art


零存心灵点滴

整取思想全本

共享艺术

来源于CMA


闻是艺术
传播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