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小讲堂(第十三期) | 龙盘古镇 源泉有脉—— 一龙井

旅行   2024-10-17 19:25   江苏  


前言



千年古镇别桥,钟灵毓秀,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渊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低语,历史的见证。近期,别桥镇文旅办精心策划“文博小讲堂”栏目,带领大家了解别桥文物精髓,品味别桥文化遗产风土,感受别桥文物遗产的魅力。

此刻,一龙井石砌井栏上青苔斑驳,那井水,不仅是水之源,更是文化与智慧的结晶,让我们驻足于那幽静雅致的一龙井旁边,一同沉浸于它所溢出的甘冽清甜与匠心独运之中吧!


在别桥镇诸多文物当中,与马一龙直接相关的有三件,除了《承事郞史朴菴墓志铭》石刻和《重修广惠庵碑记》碑刻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文物——“一龙井”了。





“一龙井”凿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即1548年,这一年,恰是马一龙中进士的第二年。该井栏长0.74米、宽0.54米、高0.54米,井口直径0.34米,外方内圆,很是特别。2000年7月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龙井”现位于别桥镇马家村内,这里的人们口耳相传着解元马一龙的故事。马一龙当年辞官回乡孝母,受人敬重。因为水是命脉,所以在农村挖井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挖井的时候,好多乡亲们来帮忙,大人小孩一群群,看着还挺热闹的。井下挖好了,地面上要砌井栏做保护。砖瓦匠做这个是老太太手抓泥 ——手拿把掐 ,左手拿砖右手叨泥就要砌。马一龙赶忙拦住了:“慢来慢来,我的要求还没讲呢?”所有人都纳闷儿,砌个井栏还有啥要求啊?他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井栏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我要外方内圆。”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只笑不答。砖瓦匠没奈何只能听他的,三下五除二砌完了井栏。马一龙在井栏的南侧亲自手书一段话,命人阴刻上去,大概60个字,介绍了凿井的时间和意义。到目前为止,虽然有的字模糊,但后面一个大大的“龙”字却十分清晰。这样独特的井栏造型,也许是马一龙想告诉世人“做人外圆内方,做事外方内圆”处世哲学吧。

近500年来,这口井一直在使用着,清澈甘甜的井水犹如马一龙精彩纷呈的人生经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马一龙其人。

马一龙,别桥马家村人,明弘冶十二年(1499年)出生于溧阳的名门望族—一别桥马家,其始迁祖为晋元帝时任南海太守的扶风人马训。马家文运昌盛、名人辈出,明清两朝出了八个进士、一个状元。马一龙的父亲马性鲁是嘉靖初年寻甸府(今云南寻甸)的知府,叔叔马从谦是嘉靖中期的光禄寺少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掌制诰。在马一龙之后,有明嘉靖山东按察副使马震章、明崇祯右佥都御史马成名、扬州守备马梓,到了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家更是出了状元马世俊。

马一龙虽出生于官宦之家,却未因此占得任何先机,反而因其父的凄惨遭遇、家庭变故勘破官场、远离宦海。马一龙于嘉靖七年(1528年)中解元,当时父亲马性鲁在寻甸知府任上因“安铨叛乱”蒙冤下狱,马一龙上下奔走呼号为父昭雪,但父亲不久后仍惨死狱中,马一龙因悲伤致“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几不能生”,之后便一直走在为父上诉平冤的漫长道路上。清嘉庆《溧阳县志》收录有马一龙的诗文和其为父马性鲁鸣冤的孝悌事迹。“性资颖异”而又“博综群籍”的马一龙深知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不再热衷功名,无意科考。但马一龙同时又是个大孝子,为完成母亲心愿,19年后,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掩不住才气的马一龙考中进士二甲15名,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任检讨和南京国子监司业并代祭酒(最高学府的副校长并代校长)。仕途顺利的马一龙终究无心留恋官场,他以奉养母亲为由,多次递交辞呈,归隐乡里。

马一龙的精彩正在于其辞官居乡之后的生活。在溧阳民间,马一龙的知名度相当高,一直流传着许多以“促狭”为主题的故事,如“马一龙挂画”、“巧治蛋贩”、“智斗地痞”、“治服势利眼”等,口口相传、家喻户晓,这恰是人民群众对马一龙博学、机智、正义形象的生动演绎。


巧治蛋贩


智斗地痞






真实的马一龙是书法家、农学家和文学家。

马一龙的书法在明末享有盛名,是草书“梅花体”的代表人物。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别桥重修广惠庵,并立“重修广惠庵”碑石,碑文即由马一龙创作并用“梅花体”书写。明《书史会要》评“马一龙作字,悬腕运肘落管如飞,顷刻满幅,自谓怀素后一人,评者谓其奇怪书法一大变。”而他的楷书真迹可见诸《承事郎史朴菴墓志铭》石刻,其书法艺术显现“颜体”笔韵,端庄秀丽,气势开张,凛然如其品格。

 “梅花体”《重修广惠庵碑记》(局部)

马一龙居乡期间,见乡间田地多有荒芜,甚感可惜。便躬耕田间、请教老农,在实操与理论结合的基础上详述了育种、栽禾、灌溉、耕作、除草、防虫害等“一线”农作方法,介绍了农时、节候、地脉、农具等知识,并用阴阳说、星宿学、卦相论等传统理论指导,引经据典颇多,哲学思想贯通全篇。《农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传统农学理论的农学著作,全文被收录在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中。

《农说》

马一龙还为我们留下了《玉华子游艺集》24册,这是马一龙的门生后人将其所作的诗词歌赋、传记文章等收集整理、校辑汇编而成的一套综合反映马一龙文学成就的著作,现被收藏在国家图书馆。马一龙还召集了当地的耄耋老人,追忆50年前地方上的趣闻轶事、风俗人情,并作了今昔对比,也被收录在《玉华子游艺集》中,是了解明朝中期溧阳及周边地区风土人情、人文习俗的珍贵资料。

《玉华子游艺集》

真实的马一龙远不止这些,他还是乡贤代表人物。为改变地方上礼仪繁多、活动泛滥奢侈之风,马一龙提出要有所节制,“不伤财,不害民”,并制订了“山林八节会约”,与马震章、史玉阳等人共同商定,每年由他们出资主持筹办“上元观灯”、“花朝赏花”、“上巳修禊”、“端午竞渡”、“七夕乞巧”、“中秋泛月”、“重阳登高”和“冬至踏雪”八次大型传统节庆活动,老百姓可免费参与。这些活动既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民间活动,有效遏制了奢靡虚耗的不良风气,还弘扬了崇俭、尚义、劝善等积极向上的传统美德,造福乡里。

别桥一龙公园

据《溧阳县志》载:明正统年间,溧阳县在南门外设水次仓用以收兑漕粮。当时水运有两路,一是北出金坛、丹阳,到达京口;一是东出宜兴、常州,折向西北,经丹阳而达京口。嘉靖时,一负责漕运的官员与溧阳县令有矛盾,向上谎报称溧阳段漕河河道水浅、阻道不畅,要求改为从无锡兑运。马一龙知道后,就写信给朝廷,图文并茂细述事实,正反论证力陈利弊,成功阻止了改道一事,从而避免了无端耗费溧阳十万劳力。

漕运图

马一龙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睿智恬澹、至孝至善、急公好义又敦本务实的溧阳“民间第一人”。


这一期的“文博小讲堂”就到这里啦,让我们敬请期待下一期吧!





《淳化阁帖》刻石



供稿:文旅办

编辑:闫   侠

审核:吴湘琴

发布:潘   超




别桥原乡
溧阳原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系别桥镇人民政府所属国有公司,公司旨在发展和建设别桥镇文化、旅游产业,负责宣传别桥形象,展示别桥风貌,传播别桥文化,服务别桥人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