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工学院张越团队研究进展|合成聚多肽精准阻断TLR9与免疫复合物多价作用抑制炎症反应

学术   2024-09-06 15:04   浙江  

2024年8月19日,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刘利新教授联合西湖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张越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报道了针对自身免疫病的一种潜在治疗策略,即使用阳离子聚多肽清除患者体内游离的自体核酸(cell free DNA, cfDNA),从而阻断自体核酸对Toll样受体9(TLR9)的异常激活和炎症反应。


论文截图



01 起因

在一场与核酸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关于通过阳离子聚合物来结合并清除体内循环的cfDNA以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策略。在研究中观察到阳离子聚多肽(PEG-TK-NPArg)可捕捉游离的cfDNA,尽管与聚多肽形成复合物的cfDNA也能顺利被免疫细胞的摄取,但不仅不能激起免疫反应,反而抑制了免疫细胞对游离核酸的识别。并且,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上,通过静脉注射阳离子多肽材料可显著抑制模型后爪肿胀。组织学切片分析揭示,经PEG-TK-NPArg治疗大鼠的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及严重软骨与骨损伤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其中一个数据,引起了台下张越的好奇:既然与阳离子聚多肽(PEG-TK-NPArg)结合的cfDNA也能进入免疫细胞,为什么cfDNA不能激活溶酶体膜上TLR9?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内源性抗菌肽LL37和cfDNA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能强烈激活TLR9介导的炎症反应。为什么都是携带正电荷的合成聚多肽和LL37表现出很不相同的行为呢?


会后,张越与陈永明教授就其中的机制展开了讨论。张越介绍了她最近关于新冠病毒炎症反应的一个工作(Proc. Am. Acad. Arts Sci., 2024, 121 (6) e2300644120)。她发现,病毒被免疫细胞降解的碎片中,含有大量与抗菌肽类似的、阳离子、两亲性的短肽,这些短肽可以将病毒的dsRNA整合成液晶状的纳米颗粒,并且可以激活多种细胞的炎症反应。颗粒中核酸分子的间距与TLR3的尺寸非常接近(~3.5nm),因此可以引发TLR3的募集和下游炎症信号的放大。核酸分子间距若太小,则使得TLR3无法结合,从而阻断TLR3介导的炎症通路。


因此,双方讨论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在陈永明老师研究的聚多肽与cfDNA形成的液晶结构中,是否cfDNA的间距太小,导致液晶无法有效地与TLR9结合,故难以激活下游炎症反应通路?


02 合作研究

彼时,该工作的第一作者,也就是陈永明老师的博士生刘兴亮刚刚以博士后的身份加入西湖大学。刘兴亮成为了两个课题组之间沟通与合作的纽带。


于是,张越与刘兴亮开始着手研究聚多肽/LL37与cfDNA复合物的液晶结构。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他们发现,两种复合物中的DNA都呈现出周期性微结构(图2)。在PEG-TK-NPArg-DNA复合物中,DNA通过自组装形成了二维六边形晶格结构,衍射峰位置分别在q = 2.33 nm−1q = 2.93 nm−1,对应的DNA间距为d ≈ 2.67 nm和2.08 nm,远小于TLR9的尺寸。相反,LL37-DNA复合物中的DNA形成了二维方形柱状晶格结构,首峰位置在q = 1.85 nm−1对应的是较大的DNA间距(d ≈ 3.56 nm),这一尺寸类似于TLR9的大小,可结合并招募多个TLR9,从而放大下游炎症信号。而PEG-TK-NPArg-DNA复合物则因与TLR9在空间无法匹配,阻止了TLR9的结合和激活(图1)。


图1. 阳离子多肽抑制TLR9对DNA的识别和下游炎症信号的激活。


03 展望

至此,团队完成了从阳离子聚多肽材料的结构研究,到其抑制TLR9作用机制的阐释,再到该复合物在体内的抗炎疗效验证的工作,完整又体系地验证了一种纳米生物材料抑制核酸相关炎症反应的全新策略。阳离子聚多肽材料PEG-TK-NPArg的研究故事暂告一段落,然而,关于该复合物其他功能的发掘以及人类免疫疾病治疗策略的探索,还在继续进行……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759-2



 来 源  | 西湖大学工学院、中山大学

 供 稿  | 刘兴亮、张越

 编 辑  | 彭玥

 审 核  | 苏凌菲

 

西湖大学工学院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建设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为特色的工程技术学科群,努力建成国家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学院以国际高端人才为学科带头人构建科研团队,分阶段、分领域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工学院目前重点建设七大研究领域 (Programs)——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与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工程。围绕七大领域,工学院已建成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其中已获批成立全省3D微纳加工和表征研究重点实验室、全省智能低碳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浙江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建立微纳光电系统集成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西湖大学工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Westlake University


西湖大学工学院SOE
西湖大学工学院致力于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为特色的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群,建成国家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