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村博物馆去“见见世面”

政务   2024-11-02 21:02   浙江  

见世面,是见识世界的每一面。于是,有人在高楼大厦里看城市文明,有人去大自然中看山野风光,也有人来到博物馆小镇看传统生活

在长兴,如今的画溪街道已经逐渐成为画里慢乡,文化礼堂里几十年前的蚕茧味还没散去,在这个日渐寒冷的深秋,笔者踩着落叶站在了原白阜乡政府茧站的原址门口。

大铁门没有落锁,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循着好奇心踏入一探究竟。60年前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白阜乡政府茧站如今已经成为空旷、安静的白阜蚕文化展示馆,收藏着240件关乎蚕文化的民俗文物。

展示馆的外立面没有刻意粉饰,仍旧保留着岁月的痕迹。一抬眼,就可以看见“蚕茧悟语”几个大字。

悟语,悟的是什么?

看过道间砌得并不整齐的烘茧灶和小房间内已经生锈的大风扇,悟的是养蚕模式的转型和熠熠生辉的劳作记忆。

看墙上褪色的“为革命烘茧 为革命节煤”大字,悟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劳动人民的热血昂扬。

看玻璃展柜里陈列的各类织机工具和丝绸成品,悟的是千年丝绸文化的璀璨传承与匠心独运的技艺结晶。

看传统细腻的普通蚕茧和泛着天然光泽的黄金茧,悟的是自然与科技的和谐共生,以及蚕桑产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活力与希望……

在当地村民的记忆里,最兴盛的时候白阜村有300多户人家养蚕,种植桑树150余亩,那时候通过广播通知每家每户领蚕种、普及养蚕技术,兴旺的养蚕业也让这里成为了湖州市现有保存最完整的老式传统茧站。

哦,又悟到了!小小的茧站,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江南农村养蚕的缩影。

白阜港静静流淌,淌到了大㘰村,笔者驻足在一处幽静的小院——㘰文化体验馆。

什么是“㘰”?

“㘰”其实是长兴的方言字,说的是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坝。地处太湖西南岸的长兴,有数千年的建㘰历史。而三面环水的大㘰村,就是长兴平原㘰区的代表。

土地如纸,㘰水如墨,大㘰村的村民一路风尘仆仆,留存下村庄的前世,也记录下村庄的今生。

曾经㘰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千年之前,大㘰村曾是旱涝之地,应是蜈蚣精所为,若要风调雨顺、百姓安逸,得在蜈蚣地上建造庙宇,于是当地民众自发筹款,建造了一座状似蜈蚣的㘰门庙。 

㘰区的水温柔地流过了数十代人的光阴,古老的农耕文明就在这悠悠㘰水中生长,长出一幅“㘰田稻花香、河塘鱼嬉水、桑绿蚕丝白、菜花染春色”的好风光。这一切,水车、钉耙、蓑衣等一系列旧物都是见证。

㘰区的水偶尔也骄纵,总在梅子转黄时借着台风蓬勃,让村民陷入“早呐愁、晚啊愁”的境地。所以㘰里的村民愿意写下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在决堤倒㘰之前,双手挖土、双肩挑泥,一代接一代筑㘰不止,直至筑起保障生活和生存的人工御水围堤,保下村庄、农田和那座㘰门庙。这一切,口口相传的民谣里都有记载。

后来㘰门庙成为防汛仓库,有了新的名字——㘰管会,那是1956年。

㘰管会有㘰长,每年梅雨季、台风天,一代又一代㘰长带着村民一起在治水的路上前赴后继,以勤劳和智慧守护幸福家园,诠释生生不息的㘰区精神。这一切,都变成珍贵的影像资料静静诉说。

2016年,㘰管会升级成为㘰文化体验馆,启发着越来越多前来参观的水利人和学生。

云破天青,㘰水平和,回头看,其实体验馆并不多么起眼,但它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等待愿意倾听的灵魂。

如果说乡村是文化的码头,那小小的博物馆就是展示本土文化历史的第一窗口。

在画里慢乡,叫得上名号的博物馆不只有蚕文化展示馆和㘰文化体验馆,中共长兴县委竹元秘密交通站、天能科技文化展示馆、超威科技文化展示馆,以及一些小众企业文化空间都在这里,集结为乡村博物馆群。

斗转星移,万物乾坤,它们就在这里,掷地有声。


-END- 

大家都在看👇










正 式 揭 牌!
祝贺!省级+3!

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记者 | 敖丰利
摄影 | 钱昕彤
编辑 | 王雅琪
一审 | 计 楠
二审 | 王胜国

终审 | 王志芳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掌心长兴APP的“社区”版块,点击“我要发帖”分享您的(照片或短视频)。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长兴发布。

温馨提示

微信改了规则,不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推送。点亮“长兴发布”星标:☆,您就成为"长兴发布"的尊享用户啦。别忘了点“”和“在看”,小编能不能加鸡腿就靠大家了哦

长兴发布
权威发布长兴新闻信息和生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