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将军走在田野上

政务   2024-09-27 22:36   甘肃  


1949年9月,王震司令员率领西北野战军1兵团向酒泉进军。25日到达酒泉城,住在雷祖庙巷(大众巷)一座老式四合院里,部署指挥部队接受和平解放的酒泉地区所属各县,并厉兵秣马,向新疆进军。一个月后,离开了酒泉……

21年后的197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办事组组长的王震将军,又故地重游,来到酒泉县三墩公社二墩大队视察。他在兰州军区政委、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冼恒汉,省生产指挥部负责人窦述,酒泉地委副书记薛浩平,酒泉军分区副司令、酒泉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杨辉以及其他随行人员的陪同下,在田野上视察。在视察1眼大口井时,王震将军拍着三墩公社党委书记杨国安的肩膀问:“你是行家,我来问你个问题,6寸泵抽水,24小时能浇多少亩地?”杨国安回答说:“我们三墩公社双桥大队有眼大口井,用6寸泵抽水,24小时能浇30到40亩地。”王震将军想了一下说:“差不多。”看完大口井,王震将军来到泉湖公社头墩七队。队长陈进邦把队里的库房门打开,让大家坐在装满粮食的麻袋上歇息。王震问陈队长:“现在每亩地能施多少化肥?”陈队长是个老实人,回答说:“每亩地用到100多斤了。”王震听了,对坐在身旁的冼恒汉说:“司令,露马脚了。你说你们甘肃的化肥每亩地平均不到10斤。”这时坐在旁边的地委副书记薛浩平说:“这位队长讲的100多斤,是把公社、大队、生产队用草皮搞的土化肥都算在一起了!”王震沉思了一下说:“唔,是这样的。”接着从麻袋里抓出几粒麦子扔到嘴里咬了 咬,说:“不错,这麦子很饱满!”

从头墩七队出来,王震一行向公社方向走去。王震看到路旁的沙枣树,高兴地说:“沙枣是好东西,这沙枣已经红了!”陈队长脱掉鞋爬到树上摇了摇,地上落下很多。王震弯腰拾了一把要吃。随同的招待所长说:“洗一洗。”王震说:“不用。”把沙枣放在两手中间搓了搓,边走边吃,说:“叶季壮不会做生意,沙枣和杏仁如果成吨出口,可以换取外国人的钢材和汽车!”看得出,将军对沙枣和杏仁特别感兴趣。

一行人来到泉湖公社门前的渠沿上。王震将军蹲下用双手捧起水,含在嘴里尝了尝,说:“你们这里的地下水没有碱,很好!”

来到泉湖公社会议室,王震谈笑风生,问这问那,大家见将军平易近人,也都无拘无束。王震忽然问周围的人:“你们说说,蚕豆在几层叶子上结角?”这个问题一下把大家难住了。几个长期在基层跟农民打交道的干部,平时也没有认真观察过这个问题,都答不上来,显得很不好意思。过了几分钟,泉湖公社党委书记王万祥来了,一进门先向王震和冼恒汉敬了个军礼。冼恒汉向王震将军介绍说:“这是泉湖公社的党委书记!”王震跟王万祥握了握手,很敏感地问:“你以前是干啥的?”王万祥回答:“我是当兵回来的。”王震又问:“在哪里当兵?”王万祥说:“新疆某部队。”又兴致很高地说:“我们团的前身就是您领导的359旅的一个团,团部还保存着南泥湾大生产时军委奖的锦旗,团首长还经常用南泥湾精神对官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呢!”王震说:“最主要的是要记住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过了一会儿,又问王万祥:“泉湖公社有多少亩地?”王答:“32000多亩。”王震说:“再开一个泉湖公社可不可以?”王回答:“还可以。”王震又问:“开垦两个泉湖行不行?”王回答:“开不了那么多。”王震在王万祥肩上拍了一下说:“要有勇气,要树立不怕困难的决心!”

下午4点钟,王震一行来到泉湖公社沙滩大队五队。该队有个花果园子,门口的地里有葵花,已经到了成熟季节,有些葵花头很大,有些较小。头大的只长1个,头小的1根杆上有好几个。薛浩平副书记对这个队的队长邓富邦说:“你们应该把那些头多的掰掉一些,只留1个头就行了,不然都长不大。”王震听后说:“书记,你可说了个外行话,这是不同的两个品种,只长1个大头的叫向日葵,多头的叫九莲墩,向日葵是在九莲墩的基础上培育成的!”

王震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却对农业这样熟悉,他的这番话,又让大家受到启发和教育。大家清楚,在他面前必须实事求是,绝不能打马虎眼。

来源:区委党史办

监制:周阳                编辑:张树强


肃州党建
肃州党建由中共肃州区委组织部创办,秉持“简约、新颖、实用”的理念,旨在传播党建理论,聚焦党建动态,展示党建成果,宣传党建工作,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群众,推动肃州科学发展。欢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提出诚恳的意见和建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