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 前沿观察--
会 客 厅
编者按
中等师范学校作为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才,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中师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一些经验也值得我们进行探讨。近日记者采访一些优秀中师生代表,让他们谈谈对中师的印象,并对目前的师范教育提出建议。本期探讨——一代中师带给我们的启示
嘉宾
滕春友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项海刚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俞正强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党总支书记
楼朝辉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
滕闽军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校长
朱国华 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东园小学教师
唐彩斌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钱学森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许 强 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临安区博世凯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缪华良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施燕红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许志芳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陈晓为 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温州市第十幼儿园园长
主持人:言 宏
一代中师带给我们的启示
●主持人:中师教育有何特点?
项海刚:中师生源好、教育好、专业性强,重视全面发展,让学生感受真正的素质教育,有音乐、体育与美术的选修,有各类文艺体育的比赛,为学生的特长发挥、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与平台。在中师,三笔(毛笔、钢笔和粉笔)一画(简笔画)每天练习,学生水平都不低;每门学科都要听课见习,都要实习上课,这让学生对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15岁到18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中等师范学校教师的影响还是环境的塑造,都为中师生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
陈晓为:我觉得中师最大的优势是提前招收成绩优秀的学生当教师,在源头保证未来师资的质量,特别是培养了一批综合性人才。这是现在师范院校可借鉴的。
朱国华:当时成绩最好的学生成为中师生,意味着让优秀的人来教“祖国的花朵”。在中师,学生什么都要学,能够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符合新课标理念。中师生大多爱学习、会学习,毕业后成长的空间大。事实证明,不是学历高才能教好书,而是会学习、素质好才能教好书。
施燕红:中师非常注重实用性课程教学,比如口语表达课,既有常规普通话的发音训练,又有口语表达技巧的练习,非常具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要学习音乐、体育和美术的基本功,并至少选择一门专修课。因此,中师毕业当教师的,除了会教语数外之外,也会教音体美等学科。这种实用性强的课程教学方式至今仍然值得师范教育借鉴。
缪华良:中等师范学校注重全科教育,中师生文理兼修、体艺兼备、专业功底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学校不分系,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所有课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中师教育尤其注重职业基本功、职业性格与才能、职业特性与理想的塑造与培养。中师特别强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将基本功训练变成一种自觉的学校文化。中师特别重视加强实践的环节,各种演讲、讲课、教学活动比赛在学校是家常便饭,岗位实习时间较长,一般在3个月至半年,为毕业生日后走向教学岗位、胜任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滕闽军:入学伊始的那一场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极大地坚定了我的教育初心。从此,“不负3年所学,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成了我的毕生追求与执着坚守。中师求学期间,学校对于我们的职业规划、发展愿景准确清晰且简明易懂:“等你们毕业了,学校需要你教什么学科,你就得教什么学科,所以每一门功课都要认真学习。”当我们早早明晰了“所学皆所用”乃安身立命之本,“胜任全科”“一专多能”是必然的教育使命与担当,求学的渴求度和投入度自然高涨。
●主持人:你在中师读书期间,学校的哪种做法您觉得很有作用?影响您后来工作,甚至终身?
许强:我特别记得那个时候杭州师范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关注我们的全面发展。每天晨读都要练习普通话,读语文拼音小报。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孩子,粉笔字、画画、弹琴、长跑……样样都要考核过关。学生之间还进行一对一帮扶。这给我们后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全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滕闽军:中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根植和“人人过关”的培养方式对我影响极大。犹记,治学严谨、教学精湛的教师们在教会我们知识的同时,更传递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尤其使人着迷的是教师们那一手手的绝活儿,书法教师何晓云的字如行云流水,舞蹈教师杨益明的舞姿曼妙,语基课教师邢秀凤的“舌位图”娴熟精准,口语教师陈岩的播音员级示范,园艺选修课教师胡天印带着我们漫山探寻……“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有绝活儿的教师”在我心中种下了热爱教师职业的幸福种子,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我的教师成长之路产生了重要的激励。“人人过关”的培养方式在我眼中更多的是不放弃每一人的至纯至真“师爱”。在30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积极倡导的“生本课堂”,还是深度践行的“活力教育”与“全域全息育人”,我始终将学生放在学校舞台的正中央,发现儿童、幸福儿童、成就儿童,赋能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
唐彩斌: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许多学科都让学生实习见习、上课说课,实现了职前职后的贯通性、发展性和一致性。中师的培养方式值得总结,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用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更易于工作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主持人:中师一大特色是师生感情特别好,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教师?
朱国华:美术教师凌宇冰是我的恩师,他经常给我看私藏的宝贝,那些好画让我爱上美术,走上美术之路。班主任倪志明是体育教师,他叫我做班长,我被吓哭了。最后,他引导有方,我干得挺好,这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能。音乐教师姜华敏经常打我的手,说我弹琴速度太快,有炫技嫌疑,这让我变得踏踏实实。
施燕红:1985年至1988年,我在衢州师范学校学习的3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衢州师范学校的彭瑞芳校长,他也是数学教师。有一次,我们班的数学教师有事,请他来给我们代课一周。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上课的板书。那个时候没有课件,只有黑板加粉笔。他的板书从黑板左上角第一行开始写,下课时就一直写到黑板右下方的最后一行。也就是说,整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就是一面板书,清清楚楚。他的教学语言也非常富有逻辑,没有废话,会深深吸引你去思考探究。这种严谨的教风、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陈晓为:中师的教师们鼓励我面对逆境要有一股不认输的冲劲,这最让我受益。那时我放弃重点高中到温州幼儿师范学校学习,却发现自己一下子不是很优秀了,当时我真的很郁闷,甚至觉得选错职业了。声乐陈老师鼓励我多听琴声来练音准,他每次都会给我弹琴,帮我纠音。我摸索出跟着琴唱不容易走调,再结合自己音色不错的特点演童话剧,还获得了艺术节大奖。正是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33年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告诉自己,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感谢中师培养我们的那种根植于血液中的勤奋与执着、朴实与聪慧,让我的教育生涯熠熠生辉。那时一些中师的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大小事都会和我们分享,能叫出全校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就像一家人。这种师生关系让我深深想念,感恩遇见这么好的老师。
许志芳:读中师时,我的音乐教师王瑞芳对我影响很大,她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无私地为我辅导音乐。有时自修课,她会到教室里来找我,叫我去练习音乐技能。有时她鼓励我节假日不要回家,还把音乐教室的钥匙交给我,让我留在学校里练钢琴。(那时义乌师范学校没几台钢琴,我们平时练的都是脚踏风琴)。她总是鼓励我们几个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毕业后去当音乐教师。受其影响,工作后的第二年,我主动要求当专职音乐教师。她的学生中涌现了3位省教坛新秀、2位音乐特级教师。
中师时,我们班的教育学、心理学是由贾少华老师教的。贾老师很优秀,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后来调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当副院长。记得我刚到东阳市实验小学任教时,感到焦虑、迷茫、无助,于是给贾老师写信求教,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读了他的信,我马上就打开了心结,调整了心态。一直到现在,贾老师还是我的人生导师,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重大事情,还是会经常想到他,请教于他。我的家庭教育观、婚恋观,得益于中师时贾老师良好的启蒙。
●主持人:中师哪些做法可以给现在的师范教育带来启示?您有什么建议?
项海刚:作为浙江(杭州)第一批小学教育大专班学生,经历了“中师+大学”,感受的是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专业学习。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班,学校根据文科教师更强的现状,给我们定了“中文系”方向,而我对理科更感兴趣。现在想来,当初就读的“中文系”给我在毕业后的数学教学、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反而带来特别的优势。
我赞同目前探索的“中本一体化”教育制度。学生不用参加高考,相对宽松的环境、相对非高频的刷题要求,本身就是教育的优势。这让学生更能静心,也能为专业思想、专业技能、专业研究提供更为优异的保障。但从教师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中本一体化”要关注几点。一是本科院校要优质,要解决好生源问题。二是培养基础要全面。教育是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更是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因此不宜一开始就明确专业学科。教师需要全面的素养,无论是学科还是实践。三是要更专业,预计未来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将落在育人上面。未来,教师在如何读懂学生、引导学生、提供情绪价值、整合各方教育力量等方面,都需要更多更好的专业支撑。
楼朝辉:一代中师精神,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教育家精神在一个时代的表征。扎根广袤的祖国大地,哪儿需要就在哪儿,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最佳诠释。他们一代人是扎实落实全面发展理念的典范。他们躬耕教育,爱生爱校,敬业奉献。我认为,研究学习中师精神,在当下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践行教育家精神。
楼朝辉的毕业证书
任语文老师的楼朝辉,兼任体育老师,图为他带着篮球队获奖后留念。
俞正强:中师,让我走上“一生始终学习”的路途。中师学习的时间只有3年,学生年龄是15岁到18岁,与高中相比,课程多了许多,唯独少了英语,这是遗憾。那时的许多课程,初中都是不曾学过的。中师里的学生特别善于学习。中师的学生有许多“三脚猫”的功夫,似乎不专业。因为不专业,所以我们不会将自己限定在专业里。虽是零起点,我们却满怀热情地去学习。因为学习是唯一的专业,所以我们到工作岗位上去,碰到新问题从来不说“我不会”。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专业,是“普师”,好像不会就学是件十分自然的事。
后来我当班主任,学校里要每个班出个节目,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的。比如,要诗歌朗诵就自己写,自己排;要舞台剧就自己编,自己练,再带学生演。我的其他同学也都这样。那时,学校叫我教啥我就教啥,没有教过的就学。我的同学中还有教初中的、高中的,也都会教,而且教得很好。这应该都是缘于中师阶段获得的学习能力。
施燕红:目前师范教育比较注重理论和知识的教育,相对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及教育教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眼高手低,肚子里货色很多但却教不出来,做不到深入浅出。我认为,应该汲取中等师范教育的经验,注重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并重视教育教学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和获取。此外,要加强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的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爱与关怀依然是为师最重要的品性。
缪华良:中师学生多来自农村,而且多是农村中最优秀的青年,他们毕业后也往往被分回自己出生的地方。比之那些从外地分配过来的教师或支教的志愿者,他们与乡土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情况。他们往往能安心自己的角色,不容易见异思迁。并且,工作若干年后,他们大多在当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根就留在了农村。他们以学校为中心,能对乡村社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长久的辐射作用。这值得目前的师范教育借鉴。
陈晓为:应该建立吸引优质生源的政策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未来学前教师的质量。随着出生率下降,幼儿减少,幼儿园会接纳1~3岁婴幼儿的教学工作。因此,师范教育还要增加相关托育科目,让教师持“教师资格证和早教资格证”双证上岗,以保证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求。
朱国华:建议让学生先教书,然后进大学读书,使之既有最强大脑又有最忠心的职业理想,如此才能成就教育梦强国梦。
许志芳:因为读了中师,我的大专、本科学历都是以边工作边读书的函授方式取得的,后来通过全国联考,半脱产读了教育硕士,所以我觉得学习欲望的激发和学习能力培养最重要。我从一线教研员的角度对目前的师范教育谈几点粗浅的建议,即高中与大学在学生的管理方式上要加强衔接,要涵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坚定教师职业信念;营造“师范”的校园文化,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突出师范教学技能训练,全面发展综合素养;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锤炼,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滕春友:小学教师是“全科医生”,适合“一切皆有可能”的小学生。当年的一代中师,主要靠的是苦教苦学。新时代的师范教育,要充分发挥本科高职的技能类专业优势,为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储备优质师资。
一代中师,渐渐远去。中师精神,代代传承:乐教爱生,工匠精神,勤学笃行,躬耕态度,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践行教育家精神,传承老中师风范。
回望老中师展望新时代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师范学院院长 樊丰富
本报记者 言 宏
10月13日,展望新时代师范教育论坛暨纪录片《一代中师》首映式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浙江省27所老中师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论坛以“践行教育家精神、回眸老中师、展望新时代”为主题,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回顾中等师范教育内涵,共同探讨新时代师范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表示,中等师范学校为我国八九十年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中的一大批人都已成长为现在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年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既懂得儿童的心理,又懂得儿童发展规律,我们要继续传承中师精神,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孩子能够在儿童时期有兴趣地学习、愉快地学习,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认为,一代中师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中师生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很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教育家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着眼未来,虽然一代中师生已经完成历史使命渐渐而去,但是新生代教师正追寻着教育家精神的光芒,充满朝气漫步而来。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认为,中师教育以人文导向、通史课程、自由学习为特征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一线的教育者,其培养模式值得借鉴。他表示,未来教师应具备三种核心能力,即创造课程的能力、研究学科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要把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以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转变培养方式和培训方式,培养能够面向未来的教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梁克东表示,要在充分总结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文化品格的基础上,教好教人之人、育好育才之才,开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他认为,要坚守师范教育办学特色本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坚持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深化师范教育综合改革;要坚定打造师范教育发展共同体,积极搭建协同育人体系。
会议上历经4年拍摄和制作的纪录片《一代中师》正式发布。在场的全体嘉宾一同观看了纪录片。《一代中师》着重聚焦于普通中等师范教育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恢复招生的第一届普通中师生,通过84届校友陈建平与93岁高龄的原金华师范学校教师张加孙一师一生的对话,结合大量珍贵的史料,展现了一代代师范人坚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风采和“勤奋、朴实、献身、创造”的精神。
会上,还开展了特级教师沙龙活动,共同回顾了中师对职业生涯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帮助,并围绕教育家精神对当代的本专科师范生与师范教育提出了未来的畅想。
践行教育家精神,传承老中师风范
滕春友
近日,纪录片《一代中师》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师范学院(前身为我的母校——金华师范学校)首映。在此之前的五年多时间,一直在与我的老中师同学陈建平导演进行相关策划事宜,邀约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题写片名,联络浙江原有29所老中师的同行,与母校老师商议活动安排……古往今来之大事小事历历在目,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1981年秋季开学,我这个初中毕业的农家子弟,放弃重点中学的录取,迈入金华师范学校,成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批普师生。金华江畔,奔竞步伐匆匆;侍王府旁,琴棋书画绵绵;八咏楼上,诗文吟诵朗朗;银杏树下,青春歌舞翩翩。三年的中师学习,有诸多镜头铭刻心间,亦有反思一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镜头1:火红年代,干劲冲天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匮乏,人才奇缺,但精神富有——“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深入人心,众志成城;《在希望的田野上》《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曲飘荡在大街小巷,飞入厕所澡堂;就寝熄灯后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学习的大有人在;中国女排精神鼓舞着千家万户,激励着男女老幼。人人有事儿做,个个干劲儿足,真可谓:“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反思1:时代潮流浩浩汤汤,精神富有,勤奋朴实,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老中师何以成人成事?时代大背景之推手也!
镜头2:亦师亦友,身正为范
中师毕业后我留校工作。与我的老师一样,那时的师生大多年龄相仿,教师队伍生机勃发,每天清晨带学生领操陪跑。学校教工合唱团高手如云,语文老师写歌词,音乐老师谱曲,洋洋洒洒的五段体交响乐《婺江之歌》一拍即合、一气呵成。领唱男高音是一位仓库保管员,平时兢兢业业为师生服务,领唱女高音是打字员,那个年代打字油印的活儿很多,他俩的美声出众,技压群芳。我与美术老师争得了男女领诵的重要角色,于是刻苦排练,努力发挥,不辱使命。如此热情,这般付出,在各类文艺汇演中自然是力拔头筹,屡战屡胜。
反思2:教师,是最大的课程;教书,指向育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镜头3:全科学习,全面发展
当年的中师课程,文理艺体样样都学,普通话“三笔字”个个过关。人人都要学的还有很多,如脚踏风琴,是当时条件下最廉价与最适合普及的键盘乐器,大家排队抢机会练弹,一曲一曲地考核通关。而今,在升本的金职大校园,我们可以看到这般景象:师范学院的学子走进医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等,选修与小学课程相关的技能类课程,不断厚实教育教学的专业功底。
反思3:小学教师,是“全科医生”,适合“一切皆有可能”的小学生。当年的一代中师,主要靠的是苦教苦学。新时代的师范教育,充分发挥本科高职的技能类专业优势,为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储备优质师资。
一代中师,渐渐远去。中师精神,代代传承:乐教爱生,工匠精神,勤学笃行,躬耕态度,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践行教育家精神,传承老中师风范。
40年前后对比照片。从左至右:滕春友,陈建平,郑宏尖
对话
一代中师,一生纪念
——专访纪录片《一代中师》导演陈建平
本报记者 言宏
陈建平,国家一级导演,省“德艺双馨”电视文艺工作者。曾任浙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总导演、总制片人。现任世界农民协会艺术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电影家协会“两新”文艺群体专委会秘书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记者:你为什么拍摄纪录片《一代中师》?
陈建平:我拍摄纪录片《一代中师》完全是一种自发行为,作为母校培养的一名导演,一名影视工作者的校友,必须要担起这个责任与使命,来完成这份课外“作业”。
记者:你拍摄的目的是什么?
陈建平:我的目的有三:一是感恩母校、感谢师恩。二是记录和弘扬当年金华师范老师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师”,如何为人“范”,希望后人能代代相传。 三是致敬一代中师,他们对基础教育的贡献、付出与牺牲,历史应该记住这一代代中师人。
记者:你想反映一代中师生活,为何聚焦一生一师的对话?有什么特别的设计?
陈建平:我用了以小见大的叙事方法。本片高度聚焦全国400多万中师群体,中师群体又聚焦于金华师范学校、金华师范学校又聚焦于84届。然后通过84届校友代表——国家一级导演陈建平,与教师代表——我国早期中师生、音乐高级讲师、93岁高龄的张加孙,一“师”一“生”的对话形式,结合大量珍贵的史料,表达一“生”一“世”的中师情。
本片着重聚焦于普通师范教育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恢复招生的第一届普通中师生——84届。这批16-18岁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他们放弃了进入重点高中迈进重点大学的机会,提前为父母卸下了供养读书的压力;他们怀着胆怯、新奇而又兴奋的心情,怀揣乡亲们的贺礼鸡蛋,肩挑铺盖;从山区、从农村,迈进了免学费、包吃、包住、包分配的金华师范学校,早早地端起了“铁饭碗”。殊不知,三年后一副小学教师、“孩儿王“的重担将压向他们稚嫰的肩膀,从此,“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勤奋 朴实 献身 创造”,成为他们“师范”人生的庄严承诺。
记者:中师对你一生有什么影响?走上导演之路与中师生活有关吗?
陈建平:中师对我影响有三:一是从未成年到成年,从“无我”到“有我”。二是确立了正确的三观,“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勤奋 朴实 献身 创造”16字输入大脑伴随一生,从此又从“有我”转变为“无我”。三是中师三年,让我学习胃口大开,养成了永不停歇的学习精神和永不自满的优良品质。
我的导演之路实际上是从金华师范开始的,在金师第一次登台,第一次学习声乐、舞蹈、钢琴、指挥、美术等多种艺术技能,培养了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组织把控能力。3年的中师教育、13年的教师经历,使得一切都顺风顺水地从教室里的导演,到舞台导演,到电视荧屏导演,再到银幕上的电影导演。所以,尽管走得很远,难忘来时的金师路!
浙江27+2老中师名录
杭州师范学校1908
湘湖师范学校1928
严州师范学校1916
宁波师范学校1978
余姚师范学校1956
锦堂师范学校1931
奉化师范学校1978
瑞安师范学校1956
乐清师范学校1977
平阳师范学校1978
湖州师范学校1916
安吉师范学校1979
平湖师范学校1917
海宁师范学校1978
上虞师范学校1959
诸暨师范学校1978
嵊县师范学校1979
金华师范学校1907
义乌师范学校1956
衢州师范学校1917
舟山师范学校1956
温岭师范学校1956
临海师范学校1978
黄岩师范学校1978
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1956
龙泉师范学校1978
松阳师范学校1978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1953
温州幼儿师范学校1984
——资料源于1989年省教委《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