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谢新茂,湖南新邵人,1983年7月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文副教授。任职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娄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论文及各类文章400多篇150余万字。2016年撰写《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阅读量超过300万。
初中毕业上中师:
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
大约从1983年左右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匮乏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尤其是偏远乡村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
这一政策一直执行至1999年左右。在十七八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草籽,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农村中小学,虽躬逢进城大潮之盛而矢志不渝,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牢固的基石。而在这近乎偏执的坚守中,他们自身的才华,却被所从事的职业磨砺殆尽,成了当代最具悲情色彩的群体。
他们天分出众,学习成绩优异,才华横溢。尤其是最初几届,全都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最出类拔萃者。许多中学为了保证自己选送的学生能够考上中师,都在正式考试之前进行了筛选考试,只有进入全校前几名的,才有资格报考。直到进入1990年代之后,一些重点中学才“法外开恩”,为了不致于给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造成终生遗憾,才实行保护性政策,不再动员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同学报考中专。即使这样,那些考进师范读书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素质。
他们优秀到什么程度?
笔者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师学校任教了近二十年,一直到2002年最后一届中师生毕业才调离中师,亲身经历了这一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从教学者的感受来说,他们的聪颖天资、他们在学习中的悟性、与他们沟通之融洽,常常让我觉得,给他们上课,和他们相处,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件事情。至于他们本身的天份、素质究竟怎样,我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其一,在这所中师1983年录取的新生中,其中一个最终没来报到,而是选择去上高中。这个学生在高二时参加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高中毕业时参加全国高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已是全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另一个学生在入校后,因为查证多读了一年小学五年级,属于复读生,读了差不多两个月又被退了回去,只好去上高中。高中毕业时,这个学生考上了军校,现在是中部战区的一名大校。
其二,从1987届开始,按1%的比例,保送优秀中师毕业生上师范类大学。我所在的学校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大概推荐了50名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师范大学深造。他们进了大学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几乎全成了所在院系的优秀学生,无论从事业务工作或从政,都取得了卓越成绩。50来名学生大学毕业后,20多名在大学任教,10余名在省级以上媒体工作,10余名处级以上官员。几乎全成了精英群体。
他们以出色的天分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却选择上中师,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一张“饭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偏远乡村,祖祖辈辈几乎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当时的城乡二元生活环境下,能够丢掉锄头把洗脚上岸,成为一名“吃国家粮”的国家工作人员,每月按时领到一份工资,并有定量的粮食供应,成了广大农民的最高理想。
而在当年如果考上中师,就能解决城镇户口,毕业时由国家分配工作。这种诱惑对广大农民及农民子弟来说,几乎是不可抵挡的。当然,当时上高中考大学也能够解决城镇户口并由国家安排工作。但是,谁知道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谁能保证上高中后一定能够考上大学呢?而且读师范不仅免费,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当时那些子女众多、不堪重负的农民家庭来说,上师范既有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荣耀”,也及时减轻了家庭负担。
在我的师范学生中,就有好几个,在学校读书时获得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全都小心翼翼地存下来,拿回家里解决燃眉之急。这样的家庭,解决了一个,就几乎解决了全家的生计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一个人的工作出路,才是他们着重考虑的问题,至于今后的出息大不大,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因此,这批优秀的孩子最终读中师,就成了必然。即使有少数来自城镇的孩子,也大都来自普通工人家庭或一般干部家庭。解决一个子女的工作,也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正是他们当年的这种选择,在客观上确保了一批高素质的人员进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从而促进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人说,在民国时期,有一批优秀的人员依靠优厚的薪水,进入教师队伍,促进了民国教育事业的阶段性繁荣。其实在新中国,也有一批素质优异的人员,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在教师待遇不高的前提下,主动走进教师队伍之中。这批人,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
新时期首批初中毕业上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前后学成毕业。自此开始,每一届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都被分配到了广大的乡村,个别进中学,大多数到小学,成了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
我教的最初几届学生中,就有好几个,被分配到了只有三五名教师的偏僻村小。而且刚分配去的时候,往往只有他一个是正规师范毕业的,其他的都是民办老师。他们一进学校,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给那些民办老师做好示范。而其生活环境却十分艰苦,吃喝拉撒都得自己解决,有些学校离最近的公路都有近三十华里。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们凭着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投身到基础教育事业中,几乎是白手起家,慢慢地将一所学校办得风生水起,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就说普通话教学。他们在中师读书时,开始接受了较系统的普通话训练,成为中小学教师后,就有意识地用普通话教学。所以,现在三十五六岁以下的人,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普通话水平都不低,原因就是这些人上学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这批中师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正是从这批教师开始,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
他们一届一届毕业,一届一届被充实到中小学校,然后凭着他们的天分和自身的努力,迅速成长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基层教育管理人员。现在,我供职的那所中师学校当年的招生领域,许多乡镇的文教主任副主任、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都是从这所师范学校毕业的。
在我任教的第一届毕业生中,涌现了好几位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也涌现了好几位特级教师。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男生,一辈子都扎根乡村。
我的开门弟子中,就有一位这样的教师:从毕业分配那天起,就在一所偏僻的山区学校任教,直到今天,依然在那所直到前两年才通了乡村公路的学校当着教导主任。而他教的学生中,现在在重点大学做教授的,就已经有了三个!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一辈子从事中小学教育,显然是屈才了。我不是说,素质出众的人不能当教师,恰恰相反,如果能通过制度保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员从事乡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则幸莫大焉。可是,以目前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他行业比较,他们所获得的,和他们所付出的完全不相称,也和他们自身所具备的高素质完全不相称。
他们当年选择这个行业,确实是为生计所迫。而当他们走上乡村中小学教师岗位,不管中小学教师地位多么低,他们中绝大多数也只能安心做一个乡村中小学教师,一辈子在教师岗位上终老。
有人说,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更高层次的学校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当时国家规定,中师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教师岗位上服务五年,才能报考大学。这是政策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学生一旦走上了教学岗位,其繁重的教学任务又驱使他们丢下高中复习课本做好手头的教学工作,这是他们工作责任心的影响。
而多数毕业生,在当了五年教师后,对考大学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又加之在这五年内已经恋爱成家甚至生子,也失去了再去考大学的动力,这是他们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安心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一条路。
这是一条清贫却责任重大的路。学生考试的各种排名、教师岗位的各种考核、各种水平能力测试,几乎让每一个教师天天都喘不过气来,而所获得的收入,却非常羞涩。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谈起往事的时候,常常有失落感,慨叹自己当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毁了自己的远大前途。
当然,他们之中,也有相当多的人,以极大的毅力,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走出了山窝,进了城,成了大学教授,成了相当级别的官员。也有相当多的人,通过自身努力,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但总体来说,国家只给这批人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这个平台之外,再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就非得有极大的毅力不可。没有极大的毅力加上一定的运气,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
一方面,是他们对个人前途的失落感,一方面,他们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多年教师岗位的浸润,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中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尚不至于坍塌,关键是还有这批人在那里撑着。不过,这批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五十岁左右,最后一批中师毕业生也已经步入中年,他们还能撑多久呢?
1999年后,全国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变三级师范为两级师范,现在甚至连一级师范都徒有其名,凭考教师资格证来判定是否适合当老师,让整个中小学师资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毕业生,与这批中师生比,又有明显的差距,让教育部门的人头疼。
而就这批人个人的发展前途来说,在现阶段选择从事乡村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确属不幸。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这让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悲情的色彩,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初中毕业上中师之二:
他们是否屈才?
延伸阅读
微信公号散淡心情
刊登的部分读者留言
我曾经是全县统考的第一名,我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由于家庭的原因上了师范。我曾经很失落,很迷茫,后来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小学教育的专科文凭和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文凭。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只学过初中三年英语的我又转岗教英语,通过继续教育和自学,我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三级,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就是这样,我还是有许多的不甘,工资低还是其次,缺少了高中三年的拼搏经历,少了大学生活的积攒,想起曾经的梦想,人生有了很多的遗憾。
我是89年中师毕业的,感谢我们的付出,中国教育才有今天的发展,我一直都觉得,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就应该是前优之人才是,可惜,今天那前优之人都不愿意了,
我是92年毕业的中师生,一直在家乡的村小教书,多年来工作认真负责,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现在我很苦恼:村小快没学生了,一个班还不到十个学生。原因有两个,一是村小五年级和六年级都集到镇上中心小学去了。二是很多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子安家了。选择继续呆,又觉得不值,自己辛苦地付出就教几个学生。选择走吧,又还有几个学生。纠结呀!
我是八七年毕业的中师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三十年了,青春完全献给了基层农村教育事业,现满身疾病,可有谁理解我们的痛苦,现仍然在农村工作,评职称时,他们说你的业绩不如年轻人,试想我们年轻时贡献的一切有谁用职称给我们衡量过呢?这真是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的悲哀呀!!!
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第一届初中起点的中师生之一时,刚好接到办理从教三十年证书通知。一九八六年到二零一六年,于己是多么平凡的三十年。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九年,于公是多么重要的十六年。
虽然我们的大学梦破灭,虽然我们的薪水少的可怜,但我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教育别人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能用自己的经验去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梦想得以在孩子身上实现!足矣!
谢谢作者!看了好想流泪!所幸的是自己从师范到专科到本科到硕士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了过来。但是,还是有好多遗憾,此生也许都没法弥补了
我是90届毕业中师生。想当年我是班上的前三名,当时考中师包括中专是要有名额的。我以中考七百多分高分考入中师,还不如考五六百分读高中,后来考大专的同学,尽管也考了本科学历,写了很多论文,到现在评个高级职称都这么难,就因为对小学教师诸多限制。
写出了中师生的艰辛和坚守!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师生,现在坚守在教育第一线而自豪!虽然工资很低,但是,每每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心里总能涌起一股甜甜的暖流!
此文固然是求是之佳作,到而今这批人鬓已秋,背微驼,齿将落,青春已逝,前程不再,委实可叹!但叹之又有何用?人到五十须信命,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正所谓蜈蚣百足行不如蛇,家鸡翼大飞不过鸦。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终身不遇!一切乃时也,命也,运也!中师同学同仁中,若还有怨天尤人怀才自惜者,本人建议诵读北宋平民宰相吕蒙正的“寒窑赋”,真正读懂了,心里也就坦然了!呵呵!
说的太好了!感同身受,我是97级中师生,当年的中师生哪个不是学校的佼佼者,我相信如果上高中考大学每一个都会出人头地!只为寒门一跃,有一份工作改换门庭,从事了教育,面对微薄的薪水,也只有低头!十六年,磨灭了当初的雄心壮志,安稳的奉献在农村一线。当年默默无闻的同学在其他行业都过得风生水起,看看自己还在为孩子的上学,住房,而发愁,想想都觉得可悲!中师生政策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能一概而论,有得必有失!但必须要向扎根在农村的一线教师致敬!因为正是我们这些人支撑着中国的农村教育!
我便是笫一届初中毕业上中师的那批人之一,1982年初中毕业上中师,当初全校只有一个名额,被我以全校总分第一名夺得,那时觉得自己很荣幸。1985年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又正赶上了第一个教师节。那时对一个才满十八岁的小伙子来说真的觉得很是幸运。只是现在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凭添了许多的无奈与凄苦!
我也是一名中师生,到目前为止在岗位上呆了16年,工作时很幸福,很快乐,很满足,但也有怕的时候,怕别人问起收入,怕同学聚会,更怕家里人生病……这其中的心酸快乐自己知道!
读着读着,就流泪了,我九零年中师毕业,当时为了读高中上大学,被父亲揍了一顿,被逼无赖,选择了师范,父母当时年纪大,家里穷,一辈子的农民,一辈子的穷苦,我一辈子的教师,一辈子的清贫!
看了至今我所见过的最长的留言,同为中师生的我,感慨万千,回眸过去二十五年的教师生涯,个中体会同仁们都为我表露的淋漓尽致!只希望那些教育政策制定者能多关注,为了祖国教育的明天,多考虑考虑将来的……
写得真好,写出我们当年中师生的心声,确实那时的我们都是中考的佼佼佼者,很多当年成绩不如我们的上大学,有份好工作和高收入。我们班有三分之一同学改进政府机关等,现都是单位的骨干。而我的很多同学仍默默坚守在乡村中小学教书,向他们致敬!
是的,我本人就是那几批中师生的人员,应该说我是我们班学习成绩中等的水平,但是毕业之后通过自己艰苦的自学,又考到北京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想想我的同学,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感觉以他们的基本素质停留在乡镇小学,确实有点儿遗憾了!但是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来看,有这几批人的支撑却又是国家之大幸!
我们地区从81年开始招收初中师范生,我们公社当年有七个上了师范,我是83级的,有四个上师范的,当时要求第一志愿必须是师范,86年毕业后分配到乡镇小学,后来调到县城小学。三十年了,感慨当时的无奈,如果不上师范也许我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医生。但心怀即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无愧于心。十几年前,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偶遇一名上大学的同龄人,他对我们表示同情,言外之意也有几分看不起小中专生。现在于我看来无所谓幸与不幸,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选择,不应悔恨。现在的我桃李满天下,也是一种欣慰,感觉自己还是一个于社会于家庭有价值的人。 文章原载微信公号散淡心情。本文章转自公众号《新三届》
(为了感谢全国中师生朋友对《中师生》公众号的支持,我们和《我是中师生》\《中师儿女》两书作者曾维惠老师联系,预订了一批该书的签名本,并加盖《中师生》公众号纪念印章。需要者可以和张老师联系,微信:zhang1853815 。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