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流感日| 预防流感,守护健康

文摘   2024-10-31 16:22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

预防流感,守护健康,

关于流感,让我们了解多一点~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每到秋冬季节,流感便开始肆虐。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流感常见症状是发烧、全身酸痛、疲惫乏力等,大多为自限性,但是在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中,可因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流感的每年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1

认识流感

元凶:流感病毒

特点:发病率高、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

潜伏期:1~4天,平均为2天

传播途径

    --可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接触感染,

    --在通风不良的房间,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常见症状:发烧(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头痛、咽痛、全身肌肉痛、疲惫乏力等

可引起的并发症:肺炎、神经性损伤、心脏损伤等,甚至死亡

2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以冬春季节高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流行。

    普通感冒多由于鼻病毒、细菌等引起,传染性较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流感病毒感染后症状相对较重,可引起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一系列症状,重症病例还可发生肺炎、心肌炎等。

    普通感冒往往发生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为少见,症状较轻。

3

远离流感怎么做?

I


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每年新的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五类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

①医务人员;

②6月龄~5岁儿童;

③60岁及以上老年人;

④患有慢性疾病者;

⑤备孕或怀孕女士。

每年的疫苗都会根据流行病学数据中的病毒株变化而更新,无论前一年是否接种,接种重点人群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仍需接种流感疫苗


II


日常防护


勤洗手:务必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鼻、口;

讲卫生: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来遮挡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病毒;

少聚集: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当家中有流感患者时;

加强防护:陪同患者就医时,应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增强抵抗力: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更好地抵抗流感病毒。

III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发生流感病毒暴露后48小时内及时应用。

4

治疗方法有哪些?

I


对症治疗


  • 针对发热,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热、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

  •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减轻咳嗽或感冒症状;

  • 保持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 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症状。


II


服用抗病毒药物


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或有重症化趋势的患者,应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并减轻症状,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III


警惕重症化,及时就医


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肺炎,甚至快速进展而重症化。患者在居家治疗期间,如果出现症状恶化或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迹象,如出现气短加重乃至呼吸困难、严重的腹泻、昏迷和高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5

家庭护理如何做好

I


注意隔离


如果有家庭成员感染了流感,应尽量减少与其接触的时间,接触时注意佩戴口罩。患者使用单独卫生设施,避免共用物品,如毛巾和餐具。


II


家庭清洁


定期清洁家居表面,特别是经常接触的家居环境,家中的清洁措施可以帮助防止流感的传播。

撰稿:周 密

审核:邱 峰

重医附一院药学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践行大健康理念,专注分享专业的安全用药知识和最新的药学资讯,欢迎与药师联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