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是第十六个
世界肺炎日(World Pneumonia Day)
主题是 “认识肺炎、预防肺炎、远离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肺炎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肺炎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寒颤、发热,或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危重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甚至危及生命。
肺炎可预防、可救治,其中,预防至关重要。
01
肺炎 可分为哪些类型?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肺炎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从病因来看,可分为细菌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为常见)、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真菌病和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从患病环境来看,又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还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02
肺炎 易感人群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婴幼儿、老人、体弱多病者、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病人、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肾病、肝病等患者;
长期住院或卧床在家的伤残病患者;
吸烟者,醉酒后发生呕吐、误吸者;
生活居住环境较差的人群。
03
肺炎 与感冒的区别?
肺炎和感冒都可表现为咳嗽、发烧、精神萎靡、手脚发凉等,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1. 解剖学上
感冒为上呼吸道感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肺炎为下呼吸道感染,即喉以下的呼吸道感染。
2. 临床表现
感冒的咳嗽不会很剧烈,痰较少或容易咳出。感冒起病比较急,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喉咙痛等。肺炎的咳嗽常是剧烈、频繁的,痰多,甚至带有气喘气促,有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3. 治疗方式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为自限性疾病,通常4-5天就能自行缓解。肺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应尽早给予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04
如何 预防肺炎?
1. 感冒及时治疗
肺炎多因感冒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引起,尤其伴体温升高者,容易继发肺部感染。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或口。
3. 健康饮食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减少吸烟和饮酒,摄入充足的蛋白质。
4.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积极锻炼身体,强健肺功能。
5.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和工作、生活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
6.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减少去人群密集、阴冷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7. 注射疫苗
肺炎偏爱“一老一小”,肺炎易感人群应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05
肺炎 如何治疗?
肺炎的治疗应做到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一般治疗。
病因治疗:对于感染性肺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场所及血液检查、痰液细菌培养结果,确定感染的病原菌,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
细菌性肺炎: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等。支原体肺炎:临床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病毒性肺炎: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能有效,可以控制住症状和缩短病程。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口服药物奥司他韦,静脉注射的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如合并细菌感染,则需要联合抗菌药物。
真菌性肺炎: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
对症治疗:肺炎常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可以采用对症治疗,如祛痰、止咳、平喘、退热等处理。
1. 祛痰药物:包括黏痰稀释药、黏痰溶解药和黏痰调节药三大类。
黏痰稀释药,又称恶心祛痰药:增加痰液水分的药物,稀释痰液,适用于干咳及痰液不易咳出者。代表药物:愈创甘油醚、氯化铵、碘化钾。
黏痰溶解药:降低痰黏度,使黏痰容易咳出。代表药物: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黏痰调节药:降低痰液粘稠度,促进气管上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代表药物:氨溴索、溴己新。
2. 止咳药物:用于缓解咳嗽症状。止咳药物应用前应先查明病因,避免掩盖病情。代表药物:可待因、右美沙芬。
3. 平喘药物:
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
舒张支气管痉挛药物:支气管扩张药包括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M胆碱受体拮抗剂如异丙托溴铵,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茶碱。
抗过敏平喘药物: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如孟鲁司特、H1受体阻断剂酮替芬。
4. 退热用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复查。
肺炎治疗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1. 请勿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
2. 阿奇霉素有3日或5日疗法,避免连续用药以防耐药;
3. 头孢菌素忌与酒精同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 头孢哌酮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抗凝患者慎用;
5. 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均不宜与含铝、铁、镁的药物同服;
6. 四环素类药物不宜用于8岁以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患者;
7. 喹诺酮类不适用于18岁以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患者;
8. 心脏疾病患者慎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END
撰稿:郑晓英
审核:周 密,邱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