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上当先锋!北京经开区多举措激发“聚才留才”新活力

政务   2025-01-18 13:31   北京  



迭代升级“人才十条”政策,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2亿元;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实现实体化运行,合作参与重大项目31项、已获授权或受理专利231件;完成全国首个百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一期项目竣工验收,累计筹集人才保障住房2万余套……自2024年以来,北京经开区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征程上,步伐更加坚定、稳健地前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通过将人才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北京经开区持续打好“识才重才”组合拳,激发“聚才留才”新活力,以全方位要素体系支持、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深化,实现了人才与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的双向奔赴。




强化政策支撑力
完善人才工作谋篇布局

“技术是靠人才实现的,特别是能啃硬骨头、有工匠般钻研和执着精神的年轻人才。多元评价体系为更多具有专长的人才提供了认定渠道,也极大地激励了更多人才在亦庄集聚扎根的信心。”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段海峰在获评新一批“亦城人才”领军人才称号时说道。


在北京经开区,吸引人才纷至沓来的关键因素,在于持续升级、创新和完善的人才政策。2024年,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对“人才十条”2.0政策进行迭代升级,修订了部分政策条例,持续完善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服务配套,深化柔性引才机制,用经开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用人主体授权赋能改革,将200家左右符合条件的领军企业列入“重点用人主体目录”并进行动态调整,给予每家重点用人主体最高500万元综合资助;采取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实施条件备案制、评审认定制、自主认定制、举荐认定制、以赛代评制、以投代评制等多种人才评价方式,明确重点用人主体人才举荐权,将对企业影响显著、掌握核心技术的各类核心骨干人员纳入人才政策体系中予以支持保障,以产业荐才、以企业荐才,拓宽人才认定渠道,实现关键人才应识尽识,打造“评价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引才用才新机制。


此外,北京经开区还率先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发布首期规模2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对单个项目最高投资500万元;率先出台人才年金实施办法,对用人单位以实际为人才缴纳企业年金总额的最高60%进行补贴。“‘人才年金’政策出台后,已有200余家企业明确表示有为人才建立年金的意愿,为全面增强人才凝聚力、促进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发展、推动构建符合本市实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亦庄方案’。”工委组织人事部和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增强人才吸附力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北京亦庄的产业生态完备,产业政策具有创新性,我们计划把HICOOL参赛获奖项目‘下一代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项目’落地北京亦庄。”在HICOOL 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上,成就医学联合创始人罗克说。在这场汇聚了顶尖人才和丰富创新资源的盛会上,经开区再一次向全球创业者打开合作之门。


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吸引人才入区发展。 


通过高水平承办首都侨智发展大会、第27届京台科技论坛、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初赛,参与HICOOL 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设置专属展位并举办经开区专场推介会等,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涌向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他们在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浪潮中,积极寻找资源、探寻机遇。不久前,经开区成功举办了2024年度HICOOL创新项目北京行及经开区落地成长加速营活动,凭借“以会招商”和“以赛引才”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对优质人才和项目的全链条追踪,有力推动了人才入区发展。“Sync-Reality醒客科技——沉浸式体验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朱力说:“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更加真切感受到经开区是以人才为中心的,目前推出的各类人才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几乎贯穿人才在经开区创新创业的每一步。我对经开区的直观感受是朝气蓬勃,立足当下也面向未来。尤其是构建的‘44637’发展体系,特别是科文融合的发展方向,与我们的创业初心不谋而合。”


据了解,自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初赛举办以来,北京经开区共对接近200个人才创业项目,已注册落地项目20个,另有近30个项目正在准备注册事宜或持续跟进洽谈,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真正实现了“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


于2024年正式启动的经开区全球大学校友之家,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全球知名高校的在京校友组织入驻,进一步激发释放经开区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近日,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的20余名“亚洲环球学人计划”专家学者先后走进京东集团、小米汽车工厂、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和百度Apollo园区等高精尖企业园区,就是经开区依托全球校友之家平台,与各高校校友人才保持密切联系,讲好北京亦庄高质量发展故事、构建国际科技交流平台的生动实践。


形成产教融合新范式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2024年12月26日,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实体化运行启动仪式在北京经开区举行,标志着北京及经开区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产教融合基地成立以来,探索建立了‘有组织的’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物理空间融合、校企导师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的产学研深度‘三融合’,涌现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切实提高了高层次技能人才从培养到使用的效率。”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从2021年北京经开区与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到2022年教育部为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授牌“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再到如今的正式实体化运行,目前,植根于集成电路产业沃土的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已实现200余名学生入驻,揭榜产业课题71项,转化专利231件、发表论文300余篇、参与重大项目31项、开展新技术研究34项。


校企合作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高端人才在实践中的培养。2024年,北京经开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博士后及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进站博士后将备案为“亦城优秀人才”,享受包括专项补贴、人才保租房等在内的多项优厚待遇,博士后出站留区发展,给予一次性出站留区补贴。此外,2024年又有25家企业被认定为经开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截至目前,经开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已达120家。“我们将从企业与行业的视角出发,向学校精准输送用人需求,同时携手高校开展课题研发合作,共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进程。同时积极与区内职业院校开展合作,2024年,我们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开展了3次认岗实习,100余名大学生通过参观测试和研发实验室,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了直观认知。”2024年通过认定的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提升人才保障水平
以“小切口”做优大服务

2024年9月底,经开区国际人才社区亦嘉·麒麟赋A区(1号地)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作为全国首个百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经开区正立足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社区周边配套,以特色空间和“一站式”服务,为人才提供“有国际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友好居住环境,助力区域招才引智再上新台阶。同时,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配套人才租赁住房项目也于2024年11月下旬启动建设,计划建设1388套住宅型租赁住房、324套宿舍型租赁住房及配套设施,全力奏响人才安居的美好乐章。


经开区建设保障性人才社区解决人才住房需求。


为确保各类人才在经开区生活惬意、工作如意、创业满意,北京经开区继续以卓越、高效、贴心的人才安居服务,精心培育人才生态。进一步落实“人才十条”2.0政策兑现工作,82名“亦城人才”完成配租入住国际人才公寓;首批人才保租房完成集中选房,为90余家区内企业、20余名“亦城人才”提供近千套的多样化安居选择;共有产权房亦城亦嘉家园顺利交付,近千名亦城人才在通明湖畔开启美好生活;针对毕业大学生,经开区特别启动了专项配租计划,提供500套房源,有效缓解了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所面临的住宿难题……多元化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让人才留得下来、住得安心。


创新引领的北京亦庄,渴求人才;开放包容的北京亦庄,呼唤人才;搭台筑梦的北京亦庄,成就人才。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北京经开区热切期盼广大人才与经开区创新发展同向同行、携手并进。2025年,北京经开区将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不动摇,持续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各项工作,让人才在这片热土尽享礼遇、尽情逐梦、尽展才华,以“人才兴”推动“产业旺”,引领“发展强”,为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持续注入澎湃创新动能。


END


融媒体中心:史明阳
摄影:史明阳
编辑:白洛凡
校对:耿静



热点回顾

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干字当头,勇挑大梁,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北京经开区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

北京经开区工委管委会二〇二五年新年献词

‍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市安全稳定工作部署会议精神,部署经开区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

亦企谋新篇!2025年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邀您携手创未来



北京亦庄
爱亦庄 关注亦庄 品读亦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