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以企业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近日,北京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正式公布2024年度企业绿色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成果,经过材料审核、现场复核、公示报备等环节,全区共有12家企业获评全市首批绿色绩效,其中,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绿色标杆(深绿)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第二工厂等7家企业获评绿色基准(浅绿)企业。
“12家企业将纳入‘北京绿色企业库’,从财政资金奖励、绿色金融、差异化监管执法等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支持和倾斜。此外企业实施的节能环保项目将优先纳入‘经开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资金’项目库,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共同发力
2024年初,经开区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以先行先试、分批实施的方式,在全区率先推进企业绿色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优先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工作扎实的100余家企业,开展首批绿色绩效评价。
绿色绩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试点以“木桶原则”作为企业绿色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在评级各项指标中,设定参评企业的最低项所处级别为评价级别。其中,汽车整车制造、印刷、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不同行业内,相关评价指标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管理需求进行动态更新。相同的是,具备评选资格的企业均以绿色技术研发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为核心,在同行业内生产经营、低碳转型、环境治理方面表现突出,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示范引领
企业的绿色发展成果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长期不懈的努力与点滴积累,需要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始终坚守环保理念,持续投入资源、不断优化举措。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评的12家企业,近年来均在绿色绩效方面成绩斐然。“区内一家电子器件制造企业近五年来制定17项环保管理制度,累计投资超1亿元,实施节能减排降碳项目超200项,实现节电量约1亿千瓦时、节水超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8万吨;此外,一家卫生护理用品制造企业,近年来投资约3000万元,实施粉尘减排、节能降耗、余热回收利用等领域50余个绿色环保项目,实现年降碳量超1200吨、减少粉尘排放1.1吨、固废综合利用363吨。”该负责人说。
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经开区及区内企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评价指南基础上,经开区对参评企业额外增加了燃气锅炉NOx排放浓度不超过30mg/m3 、通勤班车100%为新能源等要求,进一步引导企业提升含“绿”量。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经开区完成120蒸吨锅炉深度治理,区内企业班车新能源化比例从2023年70%提升到2024年的82%。
同时,经开区以企业绿色绩效评价试点为契机,组织专家团队分析参评企业短板指标问题根源,面向企业征集绿色绩效提升项目70余个,预计总投资超1亿元。截至目前,经开区“绿色”企业占比达43%,排名全市首位,高于第二名近20个百分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