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or留,新手社工的年后抉择

职场   2025-02-01 18:11   辽宁  
一、思索

2024年的毕业季迎接来一批新手社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大家感觉怎么样呢?如果平时忙忙碌碌来不及思索,那么现在,大家会有一段较长的假期时光,可以在家休息、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等,繁忙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自己可以好好想一想了。

而且亲朋好友之间难免要谈论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结婚生子之类,这时你回顾过去的一年有什么感觉呢?


打开某直聘看一看就业市场,成都市某5A社工机构在招聘实习生(1K-2K)、一线社工(3K-5K)、项目主管(4K-5K)、项目高级主管(6K-8K)、区级综合平台负责人(7K-8K)。

区级综合平台负责人的要求是:1、社会工作、心理学、法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持有中级及以上社工师证书;2、具有5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3、具备良好的项目执行与项目管理能力;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5、熟悉公文写作,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


刚刚入行的社工们一般是从负责执行项目开始,包括:项目调研(文献资料、实地调研)、调研报告、项目书撰写(主标、陪标)、评审答辩(内在逻辑、外在表达)、首款请款、服务活动(个案、小组、社区;服务资料、财务资料)、督导(例会)、中期评估、项目整改、项目变更(人员、服务)、中期款请款、品牌打造(案例册、媒体报道)、末期评估、项目整改、尾款请款等等。


而此时此刻的自己,熟练掌握了多少?就业市场里估价几何?有没有质价相符呢?思索的答案直接影响去留。

如果养家压力大,或工作压力大,或有更好的选择等情况下,年后可能就各奔东西了,祝贺他们收获一段人生体验;如果家境殷实,或女性考虑方便照顾家庭,或刚毕业先有份工作再说等情况下,既来之则安之,沉下心来慢慢熬,祝福他们取得一份景绣前程。


笔者8年前毕业后,做过13份工作,长则2年,短则2周,先是服务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后来探索社区治理,转眼30岁了!期间经历2次考初级,3次考中级,3次考社工专硕等磨砺,同时伴随着恋爱、结婚、备孕等人生阶段。

总的来说是跌跌撞撞、兜兜转转、起起伏伏,每一个都是很不容易的抉择。《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二、初生牛犊不怕虎

刚毕业的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再问家里要生活费,家里不需要我付出,父母看到我能工作就很开心了,所以有条件进行尝试。

第一份工作是程老师介绍我去的。想着读了十七年的书,终于可以工作了,我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向父母师长证明自己是很不错的,当时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稚气,有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想来那就是曾经的自己啊!

今天已经不具备当时的条件了。当时对非营利组织很感兴趣,具体表现为:参加创业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建旅游协会、阿尔法围棋研究协会,组织信访活动、观摩村委会选举、游说村委会加强村务公开等等,感觉自己能够促进社会改变。

在第一份工作过程中,希望通过一系列努力来整合资源加强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的服务,同时在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和支持下,引导大家一起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


第一份工作什么都是新的,我都得过一遍呀!错了就改,委屈就忍。自己的老师作为机构督导给予我很大支持,项目评估得以一次次顺利通过。

在工作两年后的一天,因为我锁门方向反了,开锁师傅来才打开门,老板不高兴就让我走。老板不需要熟练员工,一些性价比高的新手社工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我没有竞争的筹码。

同时,我已经学习了项目的全流程管理,生活用度增加想要更高的工资,兼职的围棋学校准备开新校区就邀请我转全职,一个月可以挣原来2-3倍工资。《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三、命运漩涡徒手搏

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个人薄弱的风险抵抗能力根本难以招架,加之恋爱的时候需要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的工作来陪伴对象,结婚后想要更多工资改善家庭物质条件,结婚初期的吵嘴磨合,调解婆媳之间的矛盾,备孕期间不能上夜班等等不同阶段的动态需求,让我应对起来费了很多时间精力。

综合原因之下,我的工作不停的变动,做过康养护工、社区社工、语文老师、平台社工、物业管家等,其中物业是比较稳定的工作。

在1年零3个月的工作过程中,我发掘了兴趣、志愿、功能、治理等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十多个,动员了1600名业主给社区提议争取了10万元经费做社区营造。

但是,公司认为风险过大,我认知不全面忽视了风险,项目经理对我说:“业主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公司还没有足够的控制力来确保稳定,当前项目上还有很多隐患可能被他人利用,你的工作走的太快了会损害公司的核心利益,你要等一等。”我等不及,坐不了冷板凳,就开始找其它工作。


一家社会组织承诺我较好的综合薪资,但是合同里面没有兑现且实际发工资没有兑现,暂时没有更好的工作就只有先做着。偶尔有外出讲课收入,定期有211大学教授来督导,年会发优秀新员工奖金,这让我干劲满满!

职业疲倦、哺乳孩子、业务调整、授权成本等原因各异,工作交接真空期的管理成本支出和新团队磨合的管理成本支出都是大问题,作为具体执行的我需要担责任,我没有承担好上传下达的角色,我没有承担好项目进度节点控制的角色。

福祸相依,现在的工作挺好的,同时又感觉自己不够努力对不起现在的领导。本质上说是自己要好好工作,打铁还要自身硬,把自己的能力提升起来,那么风霜雨雪、春和景明都是景色了。


理想的状态是,首先自己要努力,其次团队赋能支持,最后打怪升级通关,看到一点点的不断提升很开心,想要继续干,不停地往前冲。

工作是双向选择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通勤时长、发展潜力等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工作选择我们,我们也选择工作。《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四、基础能力是核心
首先切身地发现和感受到自己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与他人不同,在此基础上产生好奇,观察他人感知状态的背后,思考他人的行为原因;其次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行动和亲身体验,将获得的不同感知转换成自己的新经验;最后对环境进行主动观察和主动发现,并进行主动的思考。1


如此一来,钝感力强、信息处理能力太慢、仅擅长执行等标签,就会慢慢得到改变。如果没有变化怎么办呢?总是涛声依旧,只有保持原样了。


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要去实践中印证,比如:针对自己想要改变的想法,为之反复尝试来获取实验结果,这样不行就换一种方式,然后对各种各样的尝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到这样子做会得到这样的变化。

同时,通过观察、请教身边的人来发现他们和自己的差异,了解差异的前因后果作为全面了解事务的补充。一段时间后,哎,有这么一次效果还不错,于是有了新经验、新感受,一扇新的窗户打开了。通过实践,印证了一个好的经验,下一次遇到这个问题,照着这次经验做就好了。


又比如:大家都知道吃了饭要洗碗,可是包括笔者在内的一部分人懒得很不原意去洗,其结果会自然发生洗碗池堆满的情况,然后没有碗用了,也就必须去洗碗了;

或者要煮饭洗菜用得到洗碗池也必须去把碗洗了,才好空出洗碗池;又或者亲戚朋友要来家里,为了面子就必须打扫干净。一来二去,是每次吃完饭就洗碗方便,还是突击洗碗方便,人总是趋利避害的,权衡之后就会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年底在物业中心值班,看着小区里节日氛围装饰的红红火火、窗外金色的阳光倾泄在地面、天高云淡、薄雾笼罩山林,零星有业主来物业中心互相恭敬祝贺新年来到!

我依然希望在工作的小区逐步编织起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值班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空闲下来就在这里啰啰嗦嗦给大家聊聊天,自己的想法不成熟,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指教!

我们共同学习,让我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主动性,逐步形成基础能力,也就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自己可以较好地掌控过日子、渡难关的生活历程,年后去留抉择还难吗?《礼》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参考文献]张威, 陈曦明, 2021,《“基础能力”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第5期。




作者:何蔚东

源:

“邂逅社工

信公

众号

,转

载请标注作者等相

关来源



邂逅社工
邂逅社工,聆听同工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