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林:“教学评一体化”应从四个原点出发

文摘   2025-01-02 17:15   上海  

这四个问题构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许多人将“教学评一体化”误解为某种特定的课改策略或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是课堂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教学评一体化”旨在回答教育的四大原点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四个问题构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理解和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原理,厘清学习焦点、学习要素、学习载体,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顺课堂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更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1

聚焦三大学习焦点



进阶式目标:低阶学习目标,短期的学习结果;高阶学习目标,长期的素养目标。简单说来,即“掌握双基内容”和“运用双基做事”,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思维进阶式的完整学习目标,能够引领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学习”。    

真实问题解决:学科教学要聚焦运用知识来做事,即解决真实问题。以“真实情境融入学科素养,通过任务驱动聚焦问题解决,以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真实问题需要情境,但这种情境不是简单地添加生活场景,也不是为了故弄玄虚、人为设置学习障碍,而是为了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考生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并由此能够迁移到未来生活之中。

学习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学习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诊断学生学习结果。除了遵循“逆向设计,评价为先”原则,在目标之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之外,课堂教学嵌入评价量规,类似于评分标准,在思维障碍处、学习困难处搭建“问题解决”或“活动规则”评价支架,引导学生高质量“做事”。

2

突出三大学习要素



联结:即新旧知识融合、新知未知的贯通。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未知得以贯通,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成:即诞生新的思维成果或学习产品。学习是一种生长不是复制,建构主义认为生成性的落脚点是新知识、新方案的产出。教师应鼓励学生诞生新的思维成果或学习产品,如新的观点、方法或解决方案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迁移:是知识应用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包括近迁移和远迁移。近迁移指将所学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远迁移则指将所学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通过迁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升素养和做事能力。

3

运用三个学习载体



大单元设计: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结构化,操作精髓是“课程生本化开发”,需要把教材单元变成能够引领学生学习的课程,即有目标、情境、任务、活动、评价、成果、反思的学习载体,包括单元教学规划和课时教学设计两部分。单元教学规划强调整体性,课时教学设计则强调具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本质,同时又能以此搭建“驱动性问题”“挑战性问题”和“嵌入性评价”三大学习支架。它要求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即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活动要围绕目标展开、评价要基于目标进行。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结构化教学:高度重视教学结构化,体现学科逻辑和思维进阶。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同时,结构化思维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


来源星教师)

注意: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师培在线资讯
职教领域教师交流学习平台,致力于为每一位想提升自我的老师提供实用知识与技能。以新媒体为载体,旨在传递职教动态,分享教育教学实用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