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从读者到作者,科学出版促进学术传承 | 我与科学出版社

教育   2024-11-05 09:21   北京  

2024年,科学出版社迎来70华诞。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报开设“我与科学出版社”专栏,邀请院士和学者讲述他们作为科学出版社的作者及读者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自觉践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本期刊发的是杨卫院士的访谈:从读者到作者,科学出版促进学术传承。


我与科学出版社


人物名片:


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校长等职。




杨卫:从读者到作者,科学出版促进学术传承


记者/甘晓


不久前,在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举行的“求是通识讲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作了主题为“书海一周天”的专题报告,用人生中7次重要的读书经历,浓缩出他的“七日书单”。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译著《连续介质力学导论》便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深深影响了杨卫的力学研究生涯,也是他与科学出版社结缘的起点。近年来,他陆续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力学导论》《研究生教育动力学》《力学基本问题》等多部专著。


从读者到作者,几十年来,杨卫与科学出版社一起,共同见证了我国科技出版事业的成长与我国力学研究的进步。

领会力之大道

1979年,杨卫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他的授课老师杜庆华教授向学生们推荐了《连续介质力学导论》。这本书由知名力学家、美籍华人冯元桢所著,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杜教授在课堂上还提到,这本书是当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杨卫回忆,“我们这一批研究生能够接触到当时世界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感到十分幸运。”

“醍醐灌顶。”时隔近半个世纪,杨卫还记得阅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这本译作的翻译质量和编辑水平很高,使得学生们能够顺利理解书中内容。

从此,科学出版社也给杨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心中权威、专业的高质量出版物的代名词。“全书不过两三百页,书中通过几个简化的方程式就概括出力学的核心内容,这种简约而抽象的表达方式彰显了力学之美。”他介绍说。

由于在本科阶段没有主修力学,杨卫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得以从统一视角审视宏大的力学问题。

杨卫表示:“这本书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知识的引领,更激发了我对力学研究的热情,让我愿意投身力学研究当中。”

多年以后,杨卫成为力学领域知名学者并投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依然是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启发,尝试用力学视角看待研究生教育。

基于这些思考,杨卫撰写《研究生教育动力学》一书,于202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描述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预测,令人耳目一新。


书写力之蓝图

2020年以来,杨卫继续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完成《力学导论》《力学基本问题》两本专著的出版。这两本专著是杨卫几十年学术成就的凝练与总结,也勾画出了力学学科的框架和蓝图。

▲《力学基本问题》和《力学导论》两本专著勾画了力学学科的框架和蓝图。


2020年前后,正值“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教材出版工程”全力推进期间,教材编写组邀请杨卫撰写关于力学的教材。在专家们看来,航空航天领域离不开力学的支撑。例如,飞行器在设计阶段需应用空气动力学;结构制造阶段需应用固体力学;涉及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时,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不可或缺。

当时,杨卫卸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后不久,在浙江大学牵头成立了“交叉力学中心”。“我在浙江大学讲授一门面向一年级新生的‘力学导论’通识课,正计划写一本教材,希望学生们在入学之初就对力学产生兴趣,也是对这门课程的凝练,将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他表示。

于是,杨卫与浙江大学两位年轻教授赵沛、王宏涛合作完成了《力学导论》,作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教材出版工程”的其中一本书出版。这本书涵盖力学一级学科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二级或者三级学科,也介绍了力学发展史以及墨子、亚里士多德、牛顿等历史上许多著名力学家和思想家的故事,增加了教材的吸引力。这些内容使文科学生也能受益,成为学校的通识课之一。


令杨卫感到欣慰的是,《力学导论》在审稿阶段就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和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双推荐教材。2023年,以《力学导论》与配套课程为核心创新点之一的教学改革成果,获得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力学导论》获得良好反响后,2022年,科学出版社编辑团队提出,希望专家们进一步凝练力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邀请杨卫编写《力学基本问题》一书。

杨卫以哲理式、开放式的描述方法,在这本书中全面介绍了力学学科及其交叉前沿,梳理出70个基本问题,既包括前人研究中提出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包括力学在新科技革命时代面临的全新挑战。该书已于2024年6月出版。杨卫在本书前言中写道:“我平生也著就数部中文或英文的书,但都是对已有知识框架的展述。像这样一本从选题、内容到构架方式都以‘提问题’为主,有点别出心裁的著作,还是首次尝试。”

如今,杨卫与科学出版社的合作仍然是“进行时”。他参与主编《新时代的技术科学》一书已经进入科学出版社排版阶段。该书将三十余位院士访谈的观点汇编成书,旨在探讨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回顾这4本书的出版过程,科学出版社编辑团队的专业水准与敬业精神给杨卫留下了深刻印象。“《力学导论》《力学基本问题》的责任编辑之一徐杨峰毕业于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具有力学背景,专业水平非常高。”杨卫表示。同时,他还记得,有一位编辑绰号“孙小抠”,对文稿的要求极高,每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探寻力之未来

在杨卫看来,我国目前的力学研究达到“准一流”水平。“从研究人员的数量、覆盖的学科范围以及出版的研究成果等方面来看,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大。”他表示,“不过,我国在顶尖学者和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高质量学术出版将有助于提高原创科研成果的传播力。作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专委会委员,杨卫近年来负责和参与了多项与学术期刊相关的事务。据他观察,尽管我国学术产出和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增加,但这些高影响力的工作成果很少发表在国内的刊物上。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SCI论文中只有5%发表在国内注册的刊物上,其余均发表在国外刊物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大约有5000种科技期刊,但隶属于4000个不同机构,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在这些期刊中,只有大约1300种能够进入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占比不到5%。此外,只有四五百种期刊能够进入SCI数据库,比例更低。

“这意味着,我们国内期刊的竞争力仍然较弱,我们在学术传播力方面还有待提升。学术传播力不仅包括期刊本身,还包括学术平台的建设。”杨卫说。为此,他建议继续着力打造一流期刊平台,将约5000种期刊的力量统筹起来,共谋发展。

作为国内出版界引领者,科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合作成立的科爱公司,为业界提供了良好范本。为适应全球出版市场的变化,转型后的科爱公司致力于搭建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发展平台,目前已经拥有近200本期刊。

▲杨卫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力学导论》《力学基本问题》《研究生教育动力学》等多部专著。

本文摘自《中国科学报》2024年10月11日3版


更多教学服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EDU


近期文章:

1、开启轻松备课之旅——免费教材样书与课件申请攻略
2、十年打磨,国科大研究生教材《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突出前沿性

3、重磅推荐丨大咖推荐、顶尖企业+权威高校大佬联手编写,AI系统全书正式出版

4、融合创新与实践,培养未来医学专业人才:《医学病毒学》新形态教材重磅发布!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

科学EDU
科学出版社教学服务平台,为高校师生提供一站式教学支持,如教材课件资源下载、教材样书申请、教材选题出版、教学会议培训、教育资讯、新书信息、特色活动、数字化资源等。原名“科学出版社ED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