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铜禁——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
文摘
艺术文化
2024-11-06 00:10
山西
云纹铜禁是禁出文物,通长125.5厘米,宽67.6厘米,高28.8厘米,重94.2公斤。整体为长方体,上部为长方形平面,中空无底,禁体四面及四壁都装饰有数层铜梗支撑的云纹,繁复缠绕,层峦叠嶂,排列整齐。禁侧攀爬着12只龙形兽,兽首有双角,挺胸卷尾,张口吐舌,仿佛在垂涎禁上的美酒。禁底有12个座兽,似虎形,首饰高冠,昂首吐舌,挺胸凹腰,两前足外伸,后仅一管状足,似乎不堪重负地承托着铜禁。铜禁是西周初年才开始出现的器型,极其罕见,数千年来,即不见传世的实物,也没有著录,直到清末1901年从陕西宝鸡斗鸡台才出土了一件,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此后陆续还有发现,但也仅有寥寥几件存世,关于起源、用途、器名界定尚有争议。“禁”之名来自于东汉经学家郑玄,《仪礼∙士冠礼》中说:“尊于房户之间,两庑(wǔ)有禁”,郑玄作注曰:“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所以一般认为禁是承放酒器的器座,有禁酒的含义。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1977年大旱,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开始发现青铜器,此后在这里发掘墓葬25座,车马坑5座,其中贵族墓9座。最重要的是2号墓,虽然汉代便被盗过,但仍出土随葬品6000余件,其中青铜礼乐器155件,7件一组的列鼎上有铭文“王子午择其吉金”和“令尹子庚gēng,民之所敬”等字,证明墓主人为楚庄王的儿子子庚(王子午),他身为令尹(楚国的官职,相当于宰相),地位仅次于楚王,所以墓葬等级很高,他死于楚康王八年(552B.C.),云纹铜禁便出土于这个墓葬。失蜡法是熔模法的一种,即用容易熔化的蜂蜡、松香、牛油等制作蜡模,蜡模用细泥浆、耐火材料包裹硬化,烘烤使蜡油熔化流出形成型腔,再浇铸青铜溶液成型的铸造方法。在中国,失蜡法见于文献比较迟,《唐会要》中引郑虔《会粹》,说唐初铸开元通宝用的是失蜡法。宋代赵希鹄hú的《洞天清禄集》最早叙述了失蜡法的工艺过程,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详细记录了失蜡铸造工艺,并载有蜡料配方。
目前中国所见最早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就是云纹铜禁。专家认为禁体是二十五块蜡模分别捏制,再对合成一个完整的铸型,使体积大而结构又异常复杂的禁体能一次性铸就。铜禁的附兽和座兽的主体也都是失蜡法制成,再与禁体焊接。
关于失蜡法还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我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云纹铜禁、曾侯乙尊盘等器都是用块范法铸造成小部件,再焊接完成的。云纹铜禁刚出土时,禁体已经变形,破裂成十余块,铜梗断裂,云纹剥落,龙形兽附件和虎形座兽都脱落了,而且大部分残缺不全。20世纪80年代,河南博物院的王长青先生带着4位徒弟,用4年时间,花费4万元,修复时使用失蜡法、石膏翻范、用锡浇铸成型、焊接、环氧树脂粘接等各种方法,匠心巧思,兢兢业业,才将这件极其复杂精美的铜禁修复完好。禁是我国非常罕见的青铜器,云纹铜禁是目前所见禁中最美轮美奂的,彰显了春秋中晚期楚国争霸中原的雄心壮志。它陈列于河南博物院丹淅吉金展厅,是禁出文物,也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