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为进一步优化文昌市历史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增进初、高中历史教师对不同学段教法学法的把握,做好初、高中历史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衔接,让不同的教法学法策略在碰撞中升华,2024年10月25日,文昌市张熙锐名师工作室“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历史课堂教法学法优化”研修活动在文昌市张光嶷科学馆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
文昌市历史教研员程洁波老师、张熙锐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文昌市各中学历史学科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工作室主持人张熙锐老师的引领统筹下,本次活动聚焦教法学法,上午安排有初中学段文昌中学张小曼老师和文东中学曾椿玲老师就《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同课异构,由工作室秘书张世银老师主持;下午是高中学段文昌中学吕娜老师和清华附中文昌学校狄万泉老师就《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的同课异构,由工作室秘书汪鹏老师主持。
上午,首先是由文昌中学张小曼老师带来初中的示范课,张老师通过展示《太阳神鸟金饰》图片,揭示了先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光明的向往,使学生明白人类从没有放弃过对宇宙星辰的探究,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课内容,讲授过程中设置任务驱动展开教学,通过对青铜纹饰和屈原故事的细致讲解,揭示其中体现的孝道和爱国之情,渗透家国情怀的培养,倡议学生要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弘扬者。
接下来文东中学曾椿玲老师以“中华文明科技文化之根”为线索进行本课设计,以播放视频《中国记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太阳神鸟金饰》为导入,通过设置驱动任务,并通过巧妙的过渡语和实际的事例,带领学生领略中国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最后,曾老师通过让学生自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或感想,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延续者进行总结升华,这是一节生动活跃、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课。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后,在张世银老师的主持之下,听课教师按照课前所分成的四个小组,以"切片议课“的方式,对本次两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导入、课堂提问、过渡语和小组合作等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众多老师都积极参与并做出了精彩的点评,既指出了每节课的闪光点,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两位授课老师也进行了自评,讲述本次上课的收获和困惑。在对教法学法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老师们思维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真正做到了教有所得、研有所获。
下午,首先是由文昌中学吕娜老师带来的示范课,课题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吕娜老师巧妙地以王者荣耀中的遇见飞天皮肤为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通过以文化展览为线索,设置“了解此次特展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征”“探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科技领先的原因”两大驱动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素养培养,带领学生感受繁荣多元和开放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最后,指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繁荣多元的文化正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结果。她强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是我们今天学习这段历史最重要的启示。”让一众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
清华附中文昌学校狄万泉老师则以“猜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为导入,设置了“信仰文化的碰撞”“艺术文化的创新”“科技文化的守望”“世界文化的交流”四个环节,并在其中巧妙地以莫高窟《晱子本生》《维摩诘经变》《药草喻品》《张骞出使西域》四组壁画过渡,串联起本课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在最后还设置了“分析这一时期文化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用唯物史观说明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两个探究性问题,课堂设计浑然一体。最后,小结部分,从莫高窟守护人的贡献切入回顾本课四个领域特征。狄老师深度挖掘课本,进行了图像与文献的互证,关注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注重关注学生,声音洪亮,语言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听课教师深受感染。
在两位老师授课之后,文昌市历史教研员程洁波老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并对历史教学方向作了重要的指导。程老师首先倡议文昌市各中学教师应团结协作,并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思维状态,要上接地气的历史课;历史教师要熟悉教材,教学设计要根据课标、根据学情有所取舍,历史课堂要在有人、有细节中自然而然进行情感升华。教研员的讲话为与会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相信在程老师的引领下,文昌市历史教学事业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
独行快,众行远。教研是一次诗意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旅行,愿我们在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共研共学,共同进步。
审核:海南省文昌中学 张熙锐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联系邮箱:sckj47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