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遇见员警在追捕他人,你会怎么做?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想法。然而本月3号,香港九龙湾一名休班海关关员,向一名被交警追赶的骑车男子做出疑似拦车的动作后,却不幸导致对方撞柱身亡。据相关法律,该名出手男子或因涉及违法被追究责任。
一名男子站在路中心作出“守龙门”的动作,见到电单车高速驶至,男子曾向左闪避,其手部被电单车撞及。(网上影片截图)
“协助逮捕还要被处罚,以后谁还敢见义勇为?”事件引起热议后,部分网友持上述观点表示批判。这个“涉及违法”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在香港法律框架下,市民想帮忙追捕嫌疑人,需要能够合理怀疑,对方犯了可能判处监禁12个月以上的罪行,才能够加入追捕。换言之,如果对方涉及的犯罪初步判断没有这么重,那么市民就无法行驶“公民逮捕权”。而在这起事故中,从法律的角度看,骑车男子的行为依照《道路交通条例》规定,可能未达上述“可逮捕”标准。这就意味着,若旁人贸然对这类情况实施武力逮捕,便可能逾越法律红线,甚至面临误杀等严重指控。
该名做出拦车动作的关员是否触犯上述法律?最后是否会被处罚?这需要更多的细节去支撑,对于具体案例的讨论依然要忠于事实,要看调查的最后结果。但至少我们可以从网络普遍的言论中,看出网民对于此类事件中法律与情理矛盾的担忧:大家担心的是,未来普通人想见义勇为的时候,是否同样也会违法?是不是以后大家都不应该见义勇为了?
从公民心理与能力角度来看,在紧急状况下,民衆往往受本能与朴素正义感驱使,看到警员追捕,第一反应便是伸出援手。普通人不像专业人士,很难瞬间精准判断嫌犯行为是否属于可逮捕罪行范畴,也不清楚采取何种恰当方式协助,很可能只是出于维护秩序、协助警方的急切愿望,未有考量自身行为在法律上的风险。这种情况从法律上说当然是不对的,但从情理和现实执法的角度,我们鼓励好人好事,我们需要警民一心去打击违法犯罪。这种矛盾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一方面,会极大打击民众协助执法、见义勇为的积极性,使社会正义的民间力量因畏惧法律风险而萎缩;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执法与民众互动陷入僵局,削弱警民合作根基,影响社会秩序维护的整体效能。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缓和这一矛盾呢?至少在讨论的阶段,我们的重点不应当放在“是否应当见义勇爲”,而更多地应当着力于“如何引导民众合理、安全地行使协助逮捕的权力”。在法律普及层面,政府与法律机构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体系。利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系列法律讲座,邀请专业律师结合实际案例,像本次九龙湾车祸及过往类似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公民协助执法的法律边界;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推文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 “合理怀疑”“可逮捕罪行” 等关键概念。
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在行动中需强化引导机制。追捕现场或可配备扩音设备,及时向周围群众传达简单指令,如 “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自行拦截” 等,让民众在协助时有明确方向。事后处置环节,对于善意协助但存在轻微违规的民众,应设立弹性处理机制,以警告、教育并责令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等方式替代严厉处罚,彰显法律的人性化一面。在法律的严谨框架与民众的正义热情间寻得平衡,才能更好地构建一个既井然有序又充满互助精神的社会环境,让公民在合法前提下勇敢地成为维护社会法治的坚实力量,使每一次执法行动都能成为警民携手共创安全家园的生动实践,而非引发法律与道德争议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