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加快织补产业链上游短板

文摘   职场   2024-07-12 10:37   北京  



01

有关政策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时提出,医疗器械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其中,鼓励目录中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就包括:新型基因、蛋白和细胞诊断设备,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膜肺氧合机等急危重症生命支持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移动与远程诊疗设备,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高端康复辅助器具,脑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生物医用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


02
热点新闻

2024年7月8日,据启明创投官微消息,近日,微创医疗器械供应链平台企业杭州鑫泽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泽源”)宣布成功完成超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鑫泽源介绍,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上游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等,打造全球一流的微创医疗器械供应链平台。


03

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原则,以专人负责、全程指导、优先审批方式,加快产品上市。

· 在医疗器械产品方面,据国家药监局网站7月8日消息,截至目前,已经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其中2024年以来批准27个,涉及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肾动脉射频消融仪等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这些创新产品上市,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可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降低治疗费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使用高端医疗器械需要。

· 从行业整体看,虽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部分企业有所创新突破,部分医疗装备已形成赶超,医疗器械产业链构建也相对完善。但总体来看,中国医疗设备人均保有量仍然较低,符合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还不够成熟,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水平有限。这一方面是因为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关键原材料供给仍有依赖。

有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医疗设备为器械领域市场规模最大、进口替代率相对最低的赛道。国内除监护、呼吸、灯床塔等部分生命安全设备以及DR、超声等中低端影像设备外,大部分高端医疗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包括高端影像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PET-CT、内镜、手术机器人等,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04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断织补短板,形成一条完整的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产业链,提高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水平。因此,上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及技术研发)的发展是未来医疗器械行业的重中之重。

· 加大技术型人才挖掘培养力度:上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应重点挖掘培养研发技术型人才,扩大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经理、医疗器械研发工程师等岗位规模,从而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和原材料供给,推动行业摆脱对于原材料进口的依赖。

·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针对来自优质高校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质人才适当提升薪资水平,增强优质人才入驻、留驻企业的意愿。同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出台研发奖金、房屋补贴、人才公租房等人才激励政策,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拓展业务部门:产业链中游中大型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拓展业务部门,如技术研发、产品供应、外联等,推动打造医疗器械综合性企业,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自给自足。同步加强各企业间的协同联动,以持续强化与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医疗器械全行业的长效协同发展。


联系
太和顾问

北京太和睿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太和顾问”)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业务覆盖全国140多个城市、150多个细分行业。

如果您在组织优化、薪酬绩效体系设计方面寻求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欢迎随时联系我们。也可加服务微信获得相关行业实践案例:



太和睿信
北京太和睿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太和顾问)是由太和时代集团于2002年投资创办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数据信息和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