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今日“打谣”小课堂
不信谣 不传谣 不造谣
网络谣言可以通过不实消息误导公众
而且可能引发群体的恐慌
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舆情
带来社会心理的不稳定
网络谣言传播快、范围广
更加容易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因此我们更要积极抵制
运用法律等手段严肃整治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的危害】
01.误导公众判断:网络谣言常掩盖事实,导致人们被误导欺骗,影响判断力和决策力,如不实投资信息会致投资者受损。
02.损害名誉声誉:谣言会散布个人、组织或国家的虚假信息,损害其名誉声誉,像恶意诋毁企业产品质量的谣言会影响企业形象。
03.造成社会恐慌:谣言传播不可靠信息易制造恐慌混乱,威胁社会稳定安全,如编造疫情虚假信息会引发社会不安。
04.降低网络信任度:网络谣言会影响社会信任度和公信力,破坏和谐稳定,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真实性存疑。
【如何防范网络谣言】
01.保持理性冷静:看到网络信息要先判断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轻信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02.做到不参不传:不主动分享、转发或评论未经证实的谣言,拒绝成为谣言传播帮凶。
03.积极举报谣言:发现网络谣言可向网站平台或相关部门举报,助力清理网络环境。
04.提高辨别能力:增强信息辨别力,通过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信小道消息。
【遭遇谣言时的应对方法】
01.及时收集证据:若被恶意造谣,要及时收集谣言内容、传播范围和影响等证据。
02.寻求法律帮助:可通过民事起诉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也可通过行政手段投诉举报或追究刑事责任。
03.要求平台处理:要求网络平台删除、屏蔽谣言信息,阻止其进一步传播,平台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平台内容,维护网络环境。
【相关法律法规】
01.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02.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以及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以及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利用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编造、故意传播网络谣言
轻则承担侵权责任
重则罚款拘留
甚至涉嫌犯罪
来源:网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