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之一,范围很大,据说有60多万平方公里,包含陕甘宁青晋诸省的大部或少部,甚至连河南的西北一隅也在其内,那儿便有一道陕原,我省之所以叫陕西,就是因为在它的西边。但黄土高原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高原,也许在亿万年之前是完整的吧,后来由于雨水与河流的冲刷,它便形成了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面貌,塬就是这些破碎地貌中保留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一块在甘肃,名叫董志原,原面平坦,一望无际,物产丰富,村镇密集,庆阳市就座落于此。原上的人甚至还敢于傲视我们的八百里秦川,说什么:八百里秦川,还不如董志原的边边”。其实那完全是自我夸张,它的面积才一千多平方公里,哪儿敢和我们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大秦川去比呢?
说起咱们陕西的原(塬),那真是多不胜数,可以说是大小不一,成千上万。在关中和陕北,几乎每个县都有,甚至一个县里有好几道,比如三原,就是因为它的境内有三道原而得名。其次,长武有浅水原,彬县有北极原,淳化有十里原,宝鸡有蟠龙原,长安有少陵原,华县有高塘原,白水有南、北原,洛川有永乡原……等。这些原(塬)的特点是周边或三面都是二三百米甚至更高的悬崖峭壁,上面却是大小不等的平坦地面。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地平好种,最大的缺点是易旱缺水。
在古代,要说出名最早和名气最大的,应该是三国演义里的五丈原,因为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在那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谓之星落五丈原。其实五丈原的面积并不大,只有不到10平方公里,它是一个葫芦形的小原,周边是200来米高的悬崖陡壁,驻兵其上,易守难攻。南边连接秦岭处只有五六丈宽,所以叫作五丈原,地方虽小,但他却地以人名,享誉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此看来,名气大并不在原的大小。
近年来,由于陈忠实先生的小说《白鹿原》的爆火,白鹿原的名声也一夜走红,并且在原上先后修建了白鹿仓和影视城等旅游景点,可称为地因书名。白鹿原还叫荻寨原,原因是宋朝的大将军荻青曾驻兵于此。另外,白鹿原的面积也不是很大,中间还有一条沟,名叫鲸鱼沟,而且还不是一家单管,分属于蓝田,灞桥和长安三家管理。
说起来,我的家乡也在原(塬)上,但那是一座无名的原,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出现过特别有名的人,也没有发生过非常惊人的事,所以一直默默无闻。但他也的确是一道原,他便是澄城县西北部的西社原。这道原东有长宁河,西有马村河,南边则是我省有名的北洛河。因为这个地形,人们形容他是三面临沟,一面着陆,交通不便,信息落后。是全县人眼里最为失落和闭塞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好的多了,因为道路修好了,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人们都在往小康的路上努力迈进。这儿的人们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诚实厚道。尽管他是澄城最小的一个原,但也比五丈原大多了,有七八十平方公里呢。
在我们澄城地面,一共有着四道大原(塬),有人说是三梁一原,分别是韦庄原,县城原,王庄原,冯原原,我们的西社原还算不上独立的原,属于冯原原的一个分支。你可别小看我们澄城县的原,每道原上都有三四个乡镇甚至更多(撤乡并镇后变少了),面积都在200平方公里以上,虽没有庆阳的原大,但绝对不算小原。原上平坦辽阔,土地平平展展,渠水哗哗,道路纵横。勤劳的人们精耕细作,粮丰果茂,村庄整洁,景色宜人。现在全县除了苹果和花椒产业外,又着力发展樱桃种植,由于地理和气候适宜,果子个大质优,极受顾客欢迎,正致力于打造全国樱桃第一县。历史上,这些原与原之间,曾经被深沟大壑所阻隔,交通极为不便,现在则被各种道路特别是被高速公路和高架桥连接起来,往来如履平地。
欢迎大家来我们澄城的原上观光赏景,看看我们澄城的大原到底怎样,看看我们原上的风光有多美。
李进彦,笔名李放,男,生于1950年,陕西澄城人,现居西安市,中共党员,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