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系列丛书由同济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策划出版,主编蒋惠岭,执行主编徐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安全、治理和社会问题研究,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丛书迄今已出版9册。本次出版的第二辑共5册,以飨读者。
《人工智能政治哲学》
【奥地利】马克•考科尔伯格
(Mark Coeckelbergh) 著
徐钢 译
作者介绍
马克•考科尔伯格(Mark Coeckelbergh)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媒体与技术哲学教授。曾担任国际哲学与技术学会(SPT)主席,是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高级别专家组、奥地利教科文组织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的成员,参与了多个国家和欧洲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项目。迄今共出版17部技术哲学领域的著作,包括:《技术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2019)、《人工智能伦理学》(AI Ethics,2020)、《数字技术、时间性与共存政治》(Digital Technologies, Temporality, and the Politics of Co-Existence,2023)、《为什么人工智能会破坏民主?》(Why AI Undermines Democracy and What To Do About It,2024)等。
译者介绍
徐 钢,同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理论、数字法学。
图书介绍
人工智能不只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政治。本书从当代政治哲学的具体主题切入讨论人工智能政治,包括:自由、操纵、剥削和奴役;平等、公正、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其他形式的偏见与歧视;民主、专业知识、参与和极权主义;权力、规训、监控和自我建构;与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相关的动物、环境和气候变化等,由此勾勒出了人工智能政治哲学的思考框架。
如果我们想要解决21世纪全球和地区最紧迫的一些问题,就必须在思考政治和思考技术之间建立对话,并追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技术来塑造未来?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自由:人工智能操纵与机器人奴役
第三章 平等与公正:人工智能的偏见与歧视
第五章 权力:通过数据的监控与(自我)规训
第六章 非人类怎么办?环境政治与后人类主义
第七章 结论:政治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