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总是想起你|我的老师——王庆淮

文摘   2024-09-03 19:55   吉林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师者,育我,予我,与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感恩相遇,难忘恩师。

桃李芬芳,教泽绵长;暗香疏影,孜孜教诲。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人民教师时代风采,让尊师重教在学院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吉艺官微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老师,我总是想起你”系列推送,一起凝视那盏灯,再度忆起一段故事,共同感受那片温暖。


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曾有这么一位以笔为刀剑,以墨为甲胄的国画名师。当秋日的风吹来,我们总会想起,这艺术的耕耘者,用他的笔触描绘了岁月的波澜壮阔。

他不仅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更以其崇高的师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吉艺美术学子。岁月沉香,画魂永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老师,王庆淮先生。他的一生如同他笔下的山水画,深邃、宁静,而又充满了力量。




扶余少年,艺术初绽


1909年,王庆淮在吉林省扶余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出生。自幼受私塾先生赠予的《芥子园画谱》启蒙,与美术的不解之缘自此建立。他对绘画的热爱如同松花江的水,源源不断。1925 年,王庆淮先生考入奉天美术专门学校。在此接受了现代美术的学习。1928年,在扶余县初级中学担任教员的王庆淮怀着对艺术更高的追求,考入北平的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接受系统的中国画学习。



随后他在1929年9月考入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学院: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师从齐白石、陈半丁、萧谦中、汤定之等。在花鸟画的领域,王庆淮深受齐白石的直接教诲。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期间,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画的创作,都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老师齐白石、萧谦中的充分肯定。

齐白石曾在王庆淮《瓶梅》一画上题道:“下笔老辣有神,颇得缶翁用笔之妙,不作过奖之词。”后又在王庆淮一幅《天竺水仙》上题道:“吾友半丁画天竺不恶者,庆淮弟画此不亚半丁,容之题数字。”这足见当时青年王庆淮已具备了非凡的艺术功力。


《天竺水仙》


从奉天美术专门学校到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再到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王庆淮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不断求索和进取的旅程。他的学习经历,不仅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艺术品格。



教坛春秋,弦歌不辍


1935年,王庆淮回到家乡后,在家乡被侵略者统治的背景下,他坚持国画创作,以卖画为生达十年之久。

1945年东北光复以后,迎来了王庆淮人生与艺术大的转折。次年他参加了工作,任扶余县中学美术教师,生活得以安定,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艺术创作中去。他积极响应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面向生活”“深入生活”的号召,以自己生活的松花江流域为创作基地,深入观察写生,启迪创作灵感,发掘创作素材。这个时期先后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有着地域特征的国画作品,通过在吉林、黑龙江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

1958年9月,王庆淮成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前身)建校后第一批老师。在这个时期,吉林艺术专科学校的艺术创作也呈现了繁荣的上升趋势。王庆淮先生的艺术创作以及文艺活动又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创作了许多在地域性和题材上都紧随时代风潮的优秀作品。


1962年 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来院

(前左向右)王庆淮、关山月、耿际兰、傅抱石、李子喻、史怡公  


1978年,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吉林艺术学院。王庆淮先生被评定为教授,与此同时,王庆淮还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回望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身体抱病的情况下,王庆淮先生仍然坚持对艺术的追求,陆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为后人留下一片生机勃勃。



从扶余县初级中学的美术教员到吉林艺术学院的教授,他始终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他的课堂,不仅是艺术技巧的传授,更是艺术精神的培养。他鼓励学生们深入生活,从自然和人民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的艺术作品。



丹青不渝,时代回响


王庆准的艺术成就,如同他笔下的山水画,雄浑而深远。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美术开启了新起点。传统中国画的改良和再创造,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美术创作中必要的改革。王庆淮积极响应吉林省政府的号召,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生产体察,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增加了情节的描绘,凸显了现实生活的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写生过程中的积累与摸索。1955年,王庆淮先生创作了《雪后的松花江畔》,代表了王庆淮现实主义山水画风格的建立开端。标志着王庆淮的山水画创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雪后的松花江畔》 1955年


《雪后的松花江畔》以特定的地域为对象,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吉林省松花江地域的农村生产生活为创作题材,将传统的山水与松花江上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实现了对自身传统山水画的推陈出新,使画面具有东北地区的新面貌,凸显了时代的特征与地域特点。王庆淮先生也完成了从旧体系到新风格的转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现实主义绘画语言。

《雪后的松花江畔》获1956年“吉林省美展”一等奖。



20世纪中国画改良时期,王庆淮始终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以东北地域的自然水土和建设生活作为山水画创作的题材。

1957年在“吉林省第一届国画书法展览会”上,王庆淮的《松花江上烟雨》《近村小道》《西原之春》《万点落花》《村边春晓》《晓风残月》等十幅作品入选。不仅入选数量之多,而且风格样式之别致,技法语言之成熟,都充分表明已形成了他作品的地域个性面貌。画作那浓郁的生活气息,淳朴的关东风情,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


《松花江上烟雨》1961年


先生的作品在吉林获得反响后,又开始进击全国大展。创作于1956年的作品《城乡道上》,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的全国美展;创作于1959年的作品《长白采运》,入选全国美展;创作于1960年的《长白晴雪》《长白放木》在人民大会堂悬挂;创作于1972年的作品《十里黄云过大川》入选全国美展;创作于1979年的作品《松林飞雪》,参加了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山水画,都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关东地方特色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在中国画坛树立起了自己的旗帜,让中国美术界了解了关东山水画,了解了关东山水画的拓荒者王庆淮先生。


《城乡道上》1956年


《长白采运》 1959年


《秋山红叶》  1962年


《十里黄云过大川》  1972年


《松林飞雪》 1979年


1970年左右,王庆淮拿起画笔深入长白山,登上瞭望塔。造就了他的代表作《林海朝晖》,这是一件以关东地区吉林省独有的长白山林海为创作题材,史诗般地歌颂了长白山林区的建设生活。扎根于现实生活极具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代表作。是其艺术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也是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型。运送木材的火车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标志,为作品赋予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与吉林省林区的景象相结合,诠释了作品的寓意,表达了对新中国美好的祝愿。


《林海朝晖》  1974年


《林海朝晖》突出的表现了北方的民族精神、地方特点,是王庆淮现实主义山水画创作的最高水平。《林海朝晖》将现实生活与传统山水相结合,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成为新中国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作品在全国美展展出后,引起全国美术界的重视,并绘制成8米长、2.5米高的巨幅画作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同时复制多幅在我国多个驻外使馆陈列。现为吉林省一级文物,收藏于吉林省美术馆。



王庆淮先生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关东大地的壮美,更表现了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生活。“时代性”是王庆淮艺术创作的始终坚持。他身体力行的在创作的进程中实践着,并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他的艺术风格,深深植根于传统,又大胆创新,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他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山水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使关东画派的山水画成为新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的体系。回顾王庆淮的山水画创作历程,他能够从传统出发,立足地域紧随时代,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开放的创作理念“融古通今,博采众长”,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思想,使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关东这片大地上,创造出山水画的时代高峰,并引领着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山水巨匠,画魂永铸


作为关东画派的开拓者,王庆淮先生一生致力于关东山水画的创作与研究。成为东北地区新中国山水画的奠基人。他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术教育者和学生。王庆淮先生的艺术创作始终与时代导向并行。

在教学中,他能够从学生出发,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注重艺术的生活化;他在教学中提倡重视写生,凭借自身扎实的传统绘画积累,带领学生走入自然,亲身示范,注重汲取地域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使学生的创作视野始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也使关东山水画的发展体系能够发展和传承。在其之后,吉林省知名的山水画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受到过王庆淮的教导与影响,其中有代表性如许占志、甘雨辰等。作为关东画派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倡“笔墨当随时代”,强调艺术创作要与时俱进,反映现实生活。



作为艺术家,王庆淮秉持文人传统,以极高的人文情怀,扎根地域努力践行,树立起令后人敬仰的艺术风范;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培养感召大批人才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引领和带动了东北山水画创作群体。他的艺术成就历久弥新,泽被后辈。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1979年春  王庆淮与周思聪


盛行千里,不忘师恩。

王庆淮教授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艺术不仅要追求美的形式,更要承载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的内涵。吉艺人将继承和发扬王庆淮先生的艺术精神,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与前行。



我和我的老师

林海朝晖映丹青    

         ——追思“关东画派”山水画先驱王庆淮先生


在区域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每当重要的历史阶段或关键的历史节点,会出现具有典范式的艺术家或群体,以创造性的美术新风引领时代发展路向,影响地域美术史的走向。吉林艺术学院王庆淮先生就是对吉林省国画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凭借“长于借古开今、专于地域风物”的创新精神,被美术史大家薛永年先生誉为“开创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关东地方特色新山水画的先驱”。

王庆淮先生1909年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少年起就热衷绘画,1926年17岁时考入奉天省美术专门学校师范科,学习西画。1928年19岁时赴京考入北平京华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开始传统绘画的研习,1929年先生又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多年的专业求学之路使先生既掌握了西方绘画注重造型和明暗的表现能力,更在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方面功力深厚。他的作品画格高古,工笔、写意兼长,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足,尤以山水、花鸟为佳,山水师从萧谦中、汤定之,花鸟师从齐白石、陈半丁。齐白石曾在其画上题跋:“吾友半丁画天竺不恶者,庆淮弟画此不亚半丁,喜之题数字。”又曾评价他“下笔老辣有神,颇得缶翁用笔之妙,不做过奖之词”。白石师能将庆淮先生的笔墨与名家作比,足见对其艺术造诣的赏识和肯定。1933年先生加入中国北方画坛规模最大的绘画社团“中国画学研究会”,期间饱览京津等地所藏历代名画,愈发加强了传统绘画功力。1935年先生回到吉林省扶余县以卖画为生,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在美术界具有一定的声望。1946年抗战胜利后,先生参加革命工作,在家乡中学任教。1958年吉林省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先生作为吉林名家调入美术系任教,先后任教研组长、系副主任,在创作的同时开始教学生涯。



先生是借古开今、勇开先河的大家。纵观先生的艺术创作历程,初涉画坛时,以文人画体系为宗,笔墨醇熟恪守传统,注重文心与诗意的表达;新中国成立后,先生面对新的社会生活积极求变,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作风格开始逐步显现:在1955年举办的第四届吉林省美展中多件作品参展,主要有《雪后松花江畔》《城乡道上》《春耕》等,其中《雪后松花江畔》获得一等奖,开创了吉林省运用传统山水画技法表现新生活的先河;1957年吉林省第一届书画展中有《松花江上烟雨》等十件作品参展。1958年调至学院后,先生带着对家乡壮美山河的热爱,将创作重点落在长白山地区,以敦化、集安一带的林区为创作基地,通过对传统笔墨的变法着力描写北国风光。1959年元月,为参加迎接建国十周年美术展览,先生深入长白山深处的森林采伐工地体验生活,感悟长白林海,创作出《长白采运》《长白放木图》《长白颂》《天池瀑布》等一批具有真情实感的山水画作品,其中《长白采运》构图新、气魄大,入选1959年第一届东北三省美展和1962年的第三届全国美展,并被长期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这些作品以磅礴气势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现实主义气息的北派山水新风,先生也由此成为开创画派、勇领先河的一代大家。

1961年先生又为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创作了大型国画《松花江木筏》等,1962年与卜孝怀、史怡公、李伯涵的吉林国画名家在长春联合举办画展。1972年至1979年先生借调至吉林省文联创编室美术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他继续深化北派新山水,于1974年创作出吉林省美术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林海朝晖》,作品以高视点、全景式的画面表现,将传统笔墨的精妙与西方绘画中的明暗冷暖技巧相结合,以全新的艺术语言描绘了东北林区的壮丽风光。作品在全国美展展出后,引起中国美术界的重视,北京美术界专门请先生赴京介绍创作经验。曾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宋振庭评价说:“王庆淮的山水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关东的山水画发展奠定了历史的基石”。



先生是学识渊博、卓有见地的学人。庆淮先生接受过多年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对中国古代画史、画论熟稔于心,理论修养深厚。1959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成立,先生任国画组组长,在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举办的全省美术创作座谈会上,针对新国画的发展,先生旁征博引,历述古代经典画论和传世名作,力证表现现实生活是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同时,先生指出要打破保守思想,笔墨应随时代,更要正确认识艺术为政治服务、人民服务的关系。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当时具有创见性,体现出先生对于艺术发展路向的远见卓识。1960年,先生作为吉林省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1962年当选为中国美协吉林分会理事。1980年1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先生当选为吉林省第二届美协主席。还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他将个人对于中国美术史及美术理论方面的重要见地,撰写成《中国画概要》《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渊源及其演变过程》等著述。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王庆淮画辑》,这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次为东北地区的画家出版画辑,足见先生在美术界的专业影响力。

先生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典范。作为美术教育家,在教学中首先他能够言传身教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自身扎实的传统绘画技能,无论南宗还是北派的笔法墨法,先生都信手拈来、技法娴熟,凭借精深的专业功力以身立教,培养、感召着青年学子,引导和带动着东北山水画创作群体;其次,先生提倡重视写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注重艺术的生活化。他曾多次带领学生深入长白山腹地,山深林密、飞卷松涛,都成为他以身示范的流动课堂。他留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使学生的创作视野始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与生活,也使关东山水画的发展体系能够发展和传承。先生还注重汲取地域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以极高的人文情怀为人师表、努力践行,树立起令后人敬仰的艺术风范。1979年10月,改革开放后学院首次进行职称评定,先生获评教授职称,是恢复职称评定后唯一获得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此时,先生已至古稀之年。1982年先生因病逝世,东北国画一代宗师就此陨落。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回顾先生的艺术人生和从教历程,作为艺术家,既能源自传统又能别开生面,以家国情怀为重,为白山松水颂歌;作为美术教育家,既能率先垂范又能启后艺学,使宗风不坠、薪尽火传。他的精神如林海朝晖境象壮阔、辉映丹青,值得我们追思并感念。


作者:张红梅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


724期



温度     情怀     视角



审核丨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初审丨阚鹤铭 杨云龙

复审丨赵赜劢

终审丨韩春艳

文案丨付泽楷

资料来源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  

作品(部分)来源丨吉林省美术馆馆藏

视觉设计丨刘伦旭

编辑丨杨云龙 



吉林艺术学院
博学、求真、至善、尽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