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师者,育我,予我,与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感恩相遇,难忘恩师。
桃李芬芳,教泽绵长;暗香疏影,孜孜教诲。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人民教师时代风采,让尊师重教在学院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吉艺官微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老师,我总是想起你”系列推送,一起凝视那盏灯,再度忆起一段故事,共同感受那片温暖。
一袭长衫,一把二胡,一方舞台。他是文艺的开拓者,用青春谱写了一曲曲激荡人心的旋律。他是时代的记录者,用经典作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德艺双馨,一生将自己献给艺术。
如今,甘柏林老师年逾九旬,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并一直关注着二胡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厚爱令人敬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老师——甘柏林先生!
勤学笃行 勇于探索
甘柏林,1935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我国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吉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理事。曾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盲人协会主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甘柏林自幼双目失明,1946年进入长沙盲校学习二胡,师从启蒙老师武泗玉先生。1951年,习艺五年的甘柏林初露头角,在湖南广播电台录制了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和《光明行》,被称为“少年二胡能手”。
同年,甘柏林转到南京盲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首批中国盲人干部训练班音乐班继续深造二胡演奏,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刘北茂教授,并得到蒋凤之、张韶、刘明源等教授的指导。1956年3月5日,刘北茂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如此称赞甘柏林:“在我的20多年教学生涯中,他是最有才华的学生。”
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和音乐家协会主办,以繁荣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全国性大型专业音乐会演。甘柏林参与了其中3场演出,演奏了二胡名曲《怀乡行》,被誉为“青年二胡演奏家”。
1960年6月,全国文教群英会在北京召开。甘柏林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此后,他曾先后赴朝鲜、南斯拉夫、西班牙、美国、埃及等国访问演出。在北京、长春、吉林、长沙、台北、台中、香港等地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多次到中央电台、中国唱片社录音,录制唱片,唱片还远销澳大利亚、前苏联、东欧、新加坡等国家,成为驰名中外的盲人二胡演奏家。
师传吉艺 德艺双馨
1962年秋,甘柏林受时任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邀请,前往长春,于吉林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
甘柏林毕生致力于培养民族音乐人才,他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传承民族音乐事业的专业人才,将我国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甘柏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体系,总结出一套“四紧四松”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同时甘柏林在二胡的演奏中最讲究顺其自然。他认为“和谐是一种美,自然才美,朴素才美”,这是甘柏林用他的人生观衡量的艺术美感,所以生活中的他同样朴素、亲切、自然。
在吉艺近半个世纪的教师生涯中,甘柏林先生怀揣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一腔热忱,培养出以冯玉国、苏广勇、闫正军、刘书君为代表的老中青四代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如今,甘柏林的学生们传承并发展着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继续讲述着艺术与光明之音在几代人之间的故事。
2018年,吉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光明行·文化助残民族音乐会”完成十个城市的二十场演出,圆满结项。当时已83岁高龄的甘柏林教授携四代弟子同台演奏《光明行》,将结项音乐会推向高潮,国乐之魂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奔涌,观众们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
时至今日,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仍秉承着“音声和韵、薪火传乐”的办学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播领域贡献着吉艺力量。
担当有为 胸怀大爱
80年代,甘柏林教授开始致力于办一所专门进行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大学,为残疾人打开高等学校的大门。他四处奔走呼吁,终于在1987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下发了在长春大学开办特教部的文件,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诞生了。
1991年,特教部改为长春特殊教育学院,甘柏林由特殊教育部主任改任长春特教学院院长。1995年10月国际盲人节之际,甘柏林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纪念从艺50周年的音乐会,会上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特别赞扬了甘柏林从事高等艺术教育和创建我国第一所残疾人高等教育学府的卓越贡献。
1998年,甘柏林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有更多的机会为文化教育事业和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甘柏林提交给大会的提案呼吁,国家应为盲人、聋哑人等残障人士创造更多接受研究生以上高等教育的机会。他认为,构建和谐公平的社会,首先要所有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他愿意为此不懈努力。
近50年来艺术教育和音乐演出活动,使他在广大群众中得到高度赞誉,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活着的阿炳”。他本人先后被国务院、国家人事部及民政部、中共吉林省委授予“著名表演艺术家”“全国自强模范”“吉林英才奖章”等荣誉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评为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2014年获得长白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甘柏林教授用他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艺术情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当代阿炳”的音乐之声。
我和我的老师
德艺双馨,诲人不倦。
学院官微特别邀请了吉林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二级教授陈吉风执笔为甘柏林先生做纪念文章。
他通过回忆与甘柏林老师相识、相交的过程,为我们呈现出甘柏林老师作为一位盲人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的艺术生涯和贡献。
用心灵谱写光明的乐章
在我的少年时代,在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中和音乐会的舞台上,经常能听到甘柏林老师演奏的《心向北京唱丰收》《湘江乐》等二胡名曲,使我对民族器乐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与甘老师初识是在1982年9月,我考入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当时,甘老师担任音乐系民族器乐教研室(音乐学院国乐系前身)主任,但我学习的是板胡专业,而甘老师教授的二胡专业,因此,与甘老师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而与甘老师有着较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是在2010年10月天津音乐厅主办的“知音·国乐大师系列音乐会”期间,主办方专门为甘老师举办了“二胡大师甘柏林师生音乐会”,当时受甘老师的学生,时任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冯玉国教授邀请为这场音乐会写评论,因而得以与甘老师相伴左右。特别是2013年3月,我到音乐学院工作后,并成立了“甘柏林民族器乐表演创作中心”,与甘老师有了更为深入的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甘柏林老师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演奏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怀乡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受听众欢迎的《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被誉为“青年二胡演奏家”。1956年8月,文化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甘柏林老师作为北京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音乐周的演出,并在这届音乐周上被评为“优秀民族器乐演奏家”。当时,《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演奏也得到了很多业界专家学者的好评,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先生称甘柏林老师为“阿炳式的人物”。
1962年秋,时任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邀请甘柏林老师到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前身)任教,开启了甘老师在吉林省半个多世纪的二胡教育生涯。甘老师是吉林省民族器乐教育的奠基人,他是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民族器乐教研室(音乐学院国乐系前身)的首任主任,在学院民族器乐专业建设的初创时期,百业待兴,甘老师积极想办法,在人才引进,师资配备,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为吉林艺术学院民族器乐的专业建设步入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值得敬佩的是,甘老师在他退休之后,依然对学院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展演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音乐学院先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文化部恭王府举行了两场“光明行—民族音乐会”,当时甘老师已年近80岁高龄,但他不顾年高体弱依然登台表演,使观众深受感动。2016年,学院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光明行—文化助残民族音乐会”,我们拟邀请甘老师担纲该项目的领衔演奏家,但考虑到甘老师当时已经81岁高龄,加上项目需要在全国各大城市巡演,因此,对于甘老师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我还是有些担心,但当我惴惴不安地向甘老师说明情况后,他没有任何犹豫表示一定参加,甘老师这种为艺术为事业勇于奋进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该项目获得立项后,于2017年5月23日在北京音乐厅启动至2018年6月3日在长春落下帷幕,历时一年,行程两万多里,在全国十个城市举行了20场演出,为传播和推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尽了绵薄之力。而由一位耄耋之年双目失明的老艺术家扛鼎担纲领衔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应该说仅此一例,项目获得了圆满成功,为学院扩大了声誉和影响。
如今,甘老师已年届九旬,但是依然关注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学院的建设,经常与我通电话谈如何把“光明行——民族音乐会”的项目继续开展下去;如何利用“甘柏林民族器乐表演创作中心”这个平台来促进学院的民族器乐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他作为一名老艺术家对中国民族音乐和学院事业发展难以割舍的情怀与担当。
甘老师是一位盲人音乐教育家,他以其超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他将琴弦视为心弦,在他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不知疲倦地拨动着。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祝愿甘老师的艺术生命之树常青。
陈吉风 吉林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二级教授
高山仰止入星河,景行行止艺成蹊。
甘柏林先生的二胡艺术生涯已有70个年头。70年来,他的琴声不仅打动了国人,而且蜚声国际,享有盛誉,描绘着艺术家的风貌与精神。他是一个时代的先锋,一代人的精神楷模。
让我们祝愿先生继续创造精彩之声,成为艺术长河中璀璨的星辰。
732期
温度 情怀 视角
审核丨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初审丨阚鹤铭 杨云龙
复审丨赵赜劢
终审丨韩春艳
文案丨韩冰 陈家骥
资料来源丨音乐学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编辑丨韩冰 陈家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