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彻北京人民剧场!吉艺以戏为媒联结京剧界的华彩盛夏!

文摘   2024-07-21 14:14   吉林  

进京献礼,喜上眉梢。7月17日晚,炫彩青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未来之星助推培训”阶段性成果展演暨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建院10周年晋京汇报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隆重上演。演出一座难求,盛况空前。现场掌声迭起,叫好不断,观众纷纷记录下这独属于吉艺戏曲人的骄傲瞬间。




十年礼成  华灯初上


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艺戏曲学院为演出单位。



演出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秉持“名家引领、以师带生、传承经典”的戏曲教育教学理念,为京剧表演人才培养事业潜心耕耘,为全国各大院团输送“好苗子”。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相关领导,各地院团、院校有关领导,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副院长郑艺,京剧表演艺术家、演奏家与广大戏迷朋友、外国友人等共同观摩了当天的汇报展演活动。



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瑞娜致开幕词


为梨园育英才,为京剧传帮带。此次演出,我院柔性引进人才、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副理事长李军两位“中国京剧之星”倾情引领,与我院本年度诞生的四名“京剧未来之星”同台演绎,可谓星火接续,薪火相传。演出乐队也得到了国家一级演奏员李中华、国家一级琴师姚利的指导帮助,弦音流转,鼓韵铿锵,乐队师生的艺术表现备受好评。


我院柔性引进人才、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饰演杨延辉


我院柔性引进人才、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军饰演杨延辉


我院2021级京剧表演专业学生、京剧未来之星张滨顯饰演杨宗保


我院2021级京剧表演专业学生、京剧未来之星徐子庶饰演杨延辉


我院2021级京剧表演专业学生、京剧未来之星董佳娣饰演铁镜公主(左二);2022级京剧表演专业学生、京剧未来之星谷庚昊(右二)饰演杨延辉


从春城到京城,这场大戏早已备受瞩目,期盼已久。吉艺戏曲学院举全院之力,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为吉艺戏曲学院建院10周年献艺,师生半年无休,夜以继日地排练。上半年共完成了19场演出,包含京剧《四郎探母》和吉剧《桃李梅》两出大戏,其中京剧《四郎探母》分别呈现于春城与京城观众面前,演出喜获成功,广受赞誉。




众人拾薪  擘画蓝图


名家齐聚,共谋发展。7月18日上午,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京剧教育发展座谈会在北京西苑饭店鸿运会议厅举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吉林艺术学院双方领导出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及吉艺科研产业处、戏曲学院教师参加座谈会。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吉艺戏曲学院宣传片,了解学院成长路程,随后围绕“演出情况、学院发展”两个方向进行交流研讨。


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京剧教育发展座谈会现场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做主旨发言与总结讲话

自吉艺戏曲学院建院以来,京剧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在各位艺术家的支持与帮助下,一直稳扎稳打,无论是培养项目、教学实践还是剧目演出,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近两年,学院在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密切合作后,在京剧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突飞猛进,硕果累累,我院毕业生就业于上海京剧院等各大院团当中。未来,吉艺将持续优化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做好师资建设与学科建设。将继续同基金会通力合作,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京剧表演专业人才,共同促进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郑艺作讲话

吉艺戏曲学院成立10年来,可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诗词概括。10年来学院筚路蓝缕,但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对戏曲学院未来发展的展望,我认为是一个词“守正创新”与一个字“赢”。“守正”就要把对师生基本的要求做得更加完善,更加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对传统艺术进行当代化和现实化。要在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得更加透彻。


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瑞娜主持会议,并作发言

《四郎探母》是出骨子老戏,想要精彩圆满地将其呈现,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尤为艰难。我院战胜重重困难,直面挑战,拼尽全力排演剧目。这半年的筹备包含了太多辛苦、汗水与泪水,但学院没有辜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演出的大获成功就是一份最满意的答卷。通过这半年,我真正地见识到了戏曲人“一棵菜”的精神。爱生如爱子,未来我院将继续做好京剧教育,努力让吉艺戏曲学院春晖四方。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军主持会议,并作发言

我见证着吉艺戏曲学院的发展,也一同跨越了多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恰逢学院建院十周年,我通过与学生一起演绎大戏,用“传帮带”的形式能够产生更好的演出和教学效果。教师在舞台上充分展示才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成长,真正地达到了双促进。未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将持续关注吉艺戏曲学院的成长和人才培养情况,加大遴选和挖掘“好苗子”的力度,为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的“京剧未来之星”。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伟作讲话

两年以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同吉林艺术学院紧密合作,在尊重戏曲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求“正”,我们要坚守育人本心,培养人才是为了让社会接受人才,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要求“慧”,各位教师要探寻育人的大智慧;三是要求“爱”,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爱心,对学生的成长上进行正确的点拨,尽全力让学生成长成才。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徐幸捷作发言

此次演出吉艺戏曲学院师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半年打磨下来,演出质量取得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振了士气,这是吉艺戏曲学院特色教学模式的有力证明。可以用“三促进”和“三结合”来概括,三促进:一是促进了乐队水平的提升;二是促进了师生展演水平的精进;三是促进了吉林京剧教育的发展。三结合:一是要把名家引领和戏传实授相结合;二是要把本科人才培养和关注中专生源培养结合;三是要教学与管理紧密结合。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作发言

我深受吉艺戏曲学院全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所感动。这台进京展演大戏有声有色,师生上下齐心,体现着吉艺戏曲学院旺盛的生命力。戏曲艺术教育的使命与任务很重,透过此次演出,我看到他们是在真正做教育,在做人民的教育,我坚信吉艺戏曲学院的办学会越来越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原院长王玉珍作发言

吉艺戏曲学院一直在努力地传承发扬京剧艺术,并且连年来办学水准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这场演出师生同台,以老带新,有助于打响学院名气。虽然这场演出仍有提升空间,但师生对京剧艺术的高追求,让我觉得学院发展一片光明,未来可期。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传人,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先生之长孙女尚慧敏作发言

此次演出让我深受震撼。名家引领这种形式是京剧艺术传帮带的生动诠释。“走出去学戏,请进来授课”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好地延续。学生是一张白纸,因此老师更要赋予学生描绘未来的空间。学院要更好地为学生打基础,要做好基本功教学,要努力为全国京剧院团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原校长陈国卿作发言

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本场演出演员们的表现既入情又入理,能够排演这出经久不衰的大戏实属不易。但还要继续去学习、探讨、研究这出戏里面值得我们继承好的精髓。前辈艺术家留下这些东西,我们应当好好继承。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理论家张关正作发言

我们要借助此次进京演出圆满成功的宝贵机会,迅速地把吉林京剧教育事业热起来。在办学能力上,吸引更多的名家名师来讲学,可采取固定老师和外聘老师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专家的力量和影响,提升办学优势。再要扬长避短,深夯基础,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展演上愈加出彩。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理论家赵景勃作发言

天下戏曲一家人,看到吉艺戏曲学院的成长我非常高兴。他们按照自己的办学条件,创新性地做到了“团校结合”。未来,吉艺戏曲学院京剧教育发展的方向要紧密围绕“功”与“法”这两个字。学生要勤下功夫,老师要教戏授法。要授予表演以生气儿,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体验。



本次座谈会务实高效,情真意切,入情入理。与会专家对汇报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当前吉艺传承发展京剧艺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吾辈即入斯业,便当努力用功。此次演出不仅是对吉艺戏曲学院十年京剧表演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吉艺京剧教育事业传承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建设性推动。未来,吉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对于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守正创新”与“立德树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升京剧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京剧人才,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吉艺力量。



718期



温度     情怀     视角



审核丨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总策划丨劢劢

文案丨宋长建

资料来源丨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戏曲学院

摄影丨宋长建  刘依朋  宋卓

编辑丨宋长建


吉林艺术学院
博学、求真、至善、尽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