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总是想起你|我的老师——王丙召

文摘   2024-09-12 23:06   吉林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师者,育我,予我,与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感恩相遇,难忘恩师。

桃李芬芳,教泽绵长;暗香疏影,孜孜教诲。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人民教师时代风采,让尊师重教在学院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吉艺官微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老师,我总是想起你”系列推送,一起凝视那盏灯,再度忆起一段故事,共同感受那片温暖。


光辉岁月,春华秋实,他以雕塑之名,铭刻历史记忆。跨越时空,国之重器,他在时代的熔炉中反复锻造,依旧用理想信念书写艺术人生。《金田起义》《马克思胸像》,一件件作品和祖国的心脏最深处相连,永远矗立,岁月沉香。

又是一年秋风起,传承那份永恒的精神,致敬那些不朽的青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老师——王丙召先生!


青年王丙召



坚持不懈 热爱不熄



王丙召(1913-1986),原名王炳照,解放后常常署名王丙召(取“响应祖国召唤”之意),著名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山东青州市张高村人,自幼习画。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1938年8月,王丙召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44年8月,他投奔到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门下,在刘开渠工作室当助手。他趁此良机,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作,靠自己的颖敏绝伦,加之坚持不懈的钻研,终于在雕塑艺术上有了飞跃。这段时间,他协助刘开渠大师创作了几尊成功的塑像。其中《孙中山先生》铜像,至今矗立在成都市街头,并被列入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1939年国立艺专在安江上雕塑课的场景(图片引自《国美之路·雕塑中国——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85年历史文献集》刘礼宾著)


1940年国立艺专教学展场景(图片引自《国美之路·雕塑中国——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85年历史文献集》刘礼宾著)


在不重视文化艺术全面发展的那段时间,雕塑艺术曾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少有人做。王丙召不这样想,他看到各地保留下来的无数中国古代石窟中的杰作,面对当时雕塑界“今不如昔”的现状,深感愧对古人,于是默默发誓:终生献身雕塑艺术,定为后人争气。

1945年,他在赴四川峨眉山参观考察时,结识了著名文豪郭沫若。由于两人情投意合,王丙召为郭老雕了一尊塑像。这尊塑像深受郭老妻子儿女们偏爱,一直小心翼翼地被保留在身边。


郭沫若塑像 铸铜 高48CM(图片由郭沫若纪念馆提供)



恪尽职守 孜孜不倦



著名画家徐悲鸿,十分赏识王丙召的出众才华。建国后,徐悲鸿在筹建中央美术学院招揽教员时,马上考虑到王丙召。从此,王丙召成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少壮派”教师。刚满40岁的他,首批被晋升为教授。当第一届全国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中央美术学院派出了以徐悲鸿院长为首的10位画家、雕塑家列席大会,王丙召就是其中之一。会上,英雄模范的动人事迹和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艺术家,激起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从左到右:王临乙、李可染、徐悲鸿、王丙召、樊曼琳、樊弘、叶浅予


中央美术学院存档王丙召原始档案(图片由刘传功提供)


1949年,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共中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由北京市市长彭真担任工程兴建委员会主任,由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家梁思成负责整体建筑设计规划,而雕塑部分由雕塑家刘开渠整体负责,王丙召负责《金田起义》部分。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奠定了王丙召先生在中国雕塑界的地位。


王丙召在创作纪念碑浮雕时期的工作证(图片由王丙召外孙女赵晓云提供)


纪念碑创作小组在西安顺陵考察合影(照片由中央美院周思旻教授提供)


能够承担一项全国亿万人民和国际上都瞩目的巨型雕像的创作重任,是一位雕塑家梦寐以求的事。夙愿终于实现,王丙召心中激动不已。就他个人生活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生最珍贵、最难忘、最辉煌的时期。


王丙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泥稿前(图片由王丙召儿子樊晓曼提供)


1956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主创人员在讨论工作。左起: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丙召、曾竹韶(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提供)


接受任务后,王丙召满怀豪情壮志,亲往广西平县金田一带山区,进行徒步实地考察,收集革命史料。在近一个月的日日夜夜里,他对每桩革命事迹的特征、细节和当时太平军战士的服装、枪械、用具,都认真地、一丝不苟地研究和探索。

当工程进入中、后期时,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的艺术家们,将工作室设在天安门广场一角搭起的席棚内。王丙召整天身系围裙,双手沾满泥浆,忙得不亦乐乎。使他难以忘怀的是,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在百忙中风尘仆仆地来到艺术家们的工棚内,握着王丙召满是泥水的手,给予了殷切的期望和热情鼓励。王丙召没有辜负领导的厚望,冬天一身雪花,夏天满脸汗水,经常废寝忘食,始终充满着投身于这一堪称千秋大业工程中的自豪感。


王丙召作品《金田起义》(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提供)


《金田起义》浮雕局部(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提供)


历经5个寒暑,他圆满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壮阔的农民起义革命场景的大型浮雕。瞧瞧这融庄严与奔放为一体的画面吧:在猎猎旌旗指引下,由19名挣扎在贫瘠土地上的苦难农民和煎熬于死亡线上的烧炭工人组成的太平军队伍,胸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冲锋陷阵,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他们好似烈火中的雄鹰,大泽中的神龙,腾空而起,挟带着漫天风雪,飞出紫荆山,飞向永安州,飞向全中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金田起义》浮雕泥稿(图片由樊晓曼提供)


《金田起义》四分之一比例尺草型(图片引自艺术国际网)



初心不改 笃行不怠 



1960年,王丙召来到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学校的雕塑专业起步晚,条件差。面对一群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王丙召向学校领导坚定表示:“什么苦我也能吃,什么困难我都不怕,我王丙召要重整旗鼓……”他立说立行,恨不得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雕塑技法和创作经验,一点不漏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外,王丙召还做了不少社会工作。他到延边林区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他到浑江石人煤矿,为矿上义务创作雕塑作品。他还创作了《林业工人》《朝鲜妇女》等雕塑作品,成为学校在雕塑教学中十分难得的范本,开创了吉林雕塑教育的先河。


《马克思胸像》(图片引自《新中国雕塑选集》)


《毛泽东》作者:王丙召(图片由王丙召儿子樊晓曼提供)


为宋步云的女儿造像(图片由王丙召儿子樊晓曼提供)


《音乐家》浮雕头像(图片拍摄于2015年)


王丙召,这位跻身于国内著名雕塑家行列的人,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他艺术创作的信念,以他高尚的爱国情操、包容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科学作风、长远的战略眼光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成为功勋卓著的一代雕塑巨匠和学界楷模。


《樊曼琳胸像》(图片由王丽梅提供)


《爱子肖像》(图片拍摄于2014年)




我和我的老师



经典传世,匠心永存。

学院官微特别邀请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刘兆武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毕业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高峰执笔,为王丙召先生做纪念文章。

他们从不同角度回顾了王丙召的艺术人生,饱含着每个人保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份真情厚谊,令人动容,表达了对王丙召无尽的追思。


桃溪李下·炳烛千秋照后学

     ——追忆新中国雕塑教育大家王丙召先生

    

1960年,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前身)初建不久,亟需美术师资。王丙召先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的作者,在新中国雕塑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1911年后已故雕塑作品禁止出境的十五位雕塑家之一,亦是新中国雕塑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留学归国艺术家们培养出的第一批本土雕塑家。先生于1960年末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调入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后担任雕塑教研组组长,将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体系引入吉林,由此开创了吉林雕塑教育的先河。

王丙召先生,1913年出生于山东青州,年少热衷绘画。他先后考入苏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受业于留法雕塑家王乙临先生,194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并被学校指派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三年后,先生靠自己的踏实、勤奋和在雕塑上的天赋加入到刘开渠的工作室,这段经历让先生对欧洲古典主义造型的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对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和认识,这期间主要参与创作了《孙中山先生》铜像。民国期间,先生制作了很多名人塑像,这些名人有抗日将领,也有文人墨客,在当时肖像不同于中国传统雕刻样式,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保存下来的作品为数不多。先生创作的《范筑先将军戎装塑像》目前安放于山东聊城梁水镇的范筑先将军纪念祠堂“范公祠”、《郭沫若塑像》陈列于郭沫若纪念馆。1946年8月,经王临乙推荐,先生被徐悲鸿调至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即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任教,与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等留法艺术家们共同组织雕塑系的教学工作。

1949年对先生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的创作,这奠定了先生在中国雕塑界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的雕塑创作依旧以人物雕像为主,但这一时期,已经明显看到了革命现实主义对雕塑家的影响,无论是题材和手法相比较民国时期的名人塑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雕塑人物也由名人肖像转变成战斗英雄或革命领袖,比如《八路军》《人民战士》《马克思胸像》《雷锋像》等。先生的雕塑作品既具备那个时代鲜明特点,但又与同一时期的其他艺术家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法国、苏联的留学经历,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艺术家自身对西方雕塑和民族雕塑语言的探索。


范筑先纪念馆内景


1960年末,先生调任到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前身),他将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体系带到了吉林,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组建雕塑专业,并担任雕塑教研组组长。他率先在学校里开展模特式教学,尤其是人体教学,这不仅仅是一次教学上的革新,更是吉林美术教育的一次革命。在雕塑专业开展模特教学之后,吉艺的其他专业也纷纷效仿引进了模特教学的写生模式。教学中先生亲自设计教具,将考察与写生引入到雕塑教学中,而教研室的建成标志着吉林省拥有了第一个完整的雕塑教学机构,从而开创了吉林雕塑教育的先河。此前吉林的雕塑没有教学建制、没有教学大纲、更没有可以实现正常雕塑教学的基本教具,先生十分体谅一群求知若渴的学子心情,他立说立行,整日和学生们在一起,对雕塑课程中必须进行的砸泥、扎架等苦活、脏活总是亲自参加,恨不得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雕塑技法和创作经验一点不漏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尽快成才,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先生亲自与上级协调申请更大的教学环境,并组织设计专业的雕塑转台和教具,而后亲自申请经费,由李守仁老师代劳到原吉林工业大学实习工厂进行制作。


《八路军》(图片引自艺术中国网)


1962年,先生向吉林省美协申请经费,与李守仁等其他几位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延边林区体验生活,并对延边林区做了一次深入的考察和体验,与当地朝鲜族居民一起生活、耕作。这时先生也开始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所倡导的艺术为人民服务、深入人民体验生活的方法开始创作。在从延边林区返回后,便着手创作了《朝鲜族少女》和《林场工人》等雕塑作品。6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动荡加之长期的病魔缠身,先生未能持续进行大量创作,1980年在家人的陪同下返回北京,于1986年10月因病在北京医治无效逝世,但是他的传世作品还历历在目,在向世人昭示着那些不朽的过往和曾经。

先生在吉林任教期间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雕塑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用身体力行的示范履行着自己对雕塑理想和雕塑教育的承诺;以一种研究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教学;更以一种严谨和求实的态度对待学术和创作。

吉林艺术学院雕塑专业继承了先生对雕塑的理想和教育的执着、以研究和包容的教学态度并以严谨和求实的学术创作精神,开创了 “三层次、三模块、三结合” 的雕塑人才培养模式,以新文科建设的创新理念和改革思路为引领,率先探索出雕塑结合数字科技的全新科研创作模式,创建了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创作实践平台“吉林省3D艺术实验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数字雕塑”研究机构。在科研创作上,以具象雕塑教学为核心,不断拓展雕塑数字化研究与新材料新技能的应用与转换,使雕塑教学与科技发展同步,创作了众多具有当代中国气派的雕塑作品。同时,依托先进的教学科研创作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和项目活动,目前雕塑专业已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在国内雕塑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当代艺术的发展,正是基于像先生这般的艺术家在特殊历史岁月中的执着坚守。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从未舍弃对新艺术观念的不懈探索。他们凭借对艺术的信念、体验和思考,历经无数的历史沉浮和时代变革,最后才迎来了新时代的到来。


刘兆武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高峰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任岁月斗转星移,他默默谱写着季节的华章;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他在教书育人的生命历程中不断追寻、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始终坚守那份历久弥新的教育情怀。

王丙召先生对艺术的坚守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尊敬和思考,他的学术思想、艺术精神和家国情怀将世代相传、永续千秋。


731期



温度     情怀     视角



审核丨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初审丨阚鹤铭 杨云龙

复审丨赵赜劢

终审丨韩春艳

文案丨 韩冰

资料来源丨美术馆  美术学院  高峰

编辑丨韩冰


吉林艺术学院
博学、求真、至善、尽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