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PMO和项目经理,必然离不开做计划,你做的计划怎样,不仅仅能够展示你的专业,甚至决定了你项目是否顺利进行,但是,很多伙伴连作计划的方法可能都不太清楚。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做计划的7大方法以及具体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7大计划方法详细对比表
方法 | 定义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四象限法 | 将任务按紧急与重要程度分为四个象限:紧急且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 有助于优先级排序,提高效率。 | 过分强调紧急性可能忽视长期规划。 | 日常任务管理,个人效率提升。 |
时间线法 |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任务,强调每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 清晰展现项目进度,便于调整时间安排。 | 对复杂项目管理能力有限。 | 项目管理,活动策划。 |
列表法 | 简单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务项,可细化为待办事项列表、购物清单等。 | 简单易行,易于执行和跟踪。 | 缺乏时间管理和优先级划分。 | 日常生活事务管理,简单项目规划。 |
OKR法(目标与关键结果) | 设定明确目标,并定义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结果,强调目标导向。 | 促进团队对齐,明确目标与成果衡量标准。 | 实施难度相对较高,需持续评估调整。 | 企业战略规划,团队目标管理。 |
甘特图法 | 通过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任务,用条形表示任务的起止时间,直观展示项目进度。 | 便于视觉化监控项目进度,管理依赖关系。 | 复杂项目中设置较为繁琐。 | 中大型项目管理,跨部门协作。 |
九宫格法 | 将目标或任务分为九个类别,通常基于个人或组织的不同方面(如工作、健康、家庭等),帮助平衡各方面发展。 | 促进全面考虑,平衡生活与工作。 | 分类过于固定,可能不适应所有情境。 | 个人发展规划,生活平衡管理。 |
PDCA法(计划-执行-检查-行动) | 循环过程,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结果、根据反馈采取行动。 | 强调持续改进,适用于任何改进过程。 | 过程可能冗长,需要持续投入。 | 质量管理,流程优化。 |
举个例子
紧急且重要:修复网站安全漏洞,确保在改版前上线。 重要不紧急:优化网站SEO策略,为长远流量增长打基础。 紧急不重要:回应非核心用户的即时反馈邮件,保持良好客户关系。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更新团队博客,分享非项目相关的行业资讯。
任务分类 | 具体任务内容 | 说明 |
紧急且重要 | 修复网站安全漏洞,确保在改版前上线。 | 需要立即处理,对网站安全及改版成功至关重要。 |
重要不紧急 | 优化网站SEO策略,为长远流量增长打基础。 | 虽不紧迫,但对网站长期发展意义重大,需提前规划。 |
紧急不重要 | 回应非核心用户的即时反馈邮件,保持良好客户关系。 | 时间敏感,但对整体项目影响有限,需适当安排资源。 |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 更新团队博客,分享非项目相关的行业资讯。 | 可延后处理,虽对当前项目贡献不大,但有益于团队知识分享和形象建设。 |
举个栗子
电商网站Q3季度OKR计划:
目标(Objective) | 关键结果(Key Results) | 衡量指标 | 预期完成日期 | 责任人 | 当前进度 | 备注 |
提升用户体验 | 页面加载速度平均提升30% | 平均加载时间(秒) | Q3末(例如:9月30日) | 技术团队 | 20%(假设初期优化已实现5%提升) | 优化图片大小,采用CDN加速 |
用户购物车转化率提高10% | 购物车到订单转化率 | Q3末(例如:9月30日) | 产品与市场团队 | 5%(已开始A/B测试新结账流程) | 简化结账步骤,提供多种支付方式 | |
客服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 | 平均首次响应时间(秒) | Q3中期(例如:8月31日) | 客服团队 | 45秒(已实行轮班制,培训进行中) | 引入智能客服机器人辅助响应 | |
附加目标:增强用户参与度 | 用户评论量增加20% | 月度新增评论数 | Q3末(例如:9月30日) | 社区管理团队 | 10%(已启动用户激励计划) | 推出评论奖励机制,优化评论界面 |
说明:
·目标(Objective):清晰定义了本季度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结果(Key Results):具体量化了目标达成的标准,包括页面加载速度、购物车转化率、客服响应时间和作为附加目标的用户参与度提升。
·衡量指标:明确了如何衡量每个关键结果的成功,如时间、比例等。
·预期完成日期:为每个关键结果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便于跟踪进度。
·责任人:指派了负责推进每个关键结果的具体团队或个人。
·当前进度:记录了当前达成关键结果的百分比,便于监控和调整策略。
·备注:提供了关于如何达成关键结果的初步策略或当前正在进行的措施。
举个例子
这个咱们已经分享过很多啦:
公告通知
P(Plan):计划
问题识别:首先,通过分析客户服务部门收集的数据,发现客户投诉中反复提及的问题是等待时间过长,尤其是在高峰时段。 目标设定:确立目标为显著减少客户现场等待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 方案制定:提出引入在线预约系统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预约管理减少现场拥挤,预测并平衡服务需求。 资源分配:确定项目负责人,安排IT团队负责系统开发与对接,客户服务团队负责推广和培训,以及预算分配。
D(Do):执行
系统开发与测试:IT团队开发在线预约系统,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后台逻辑处理,并进行内部测试确保稳定性和易用性。 培训与推广:客户服务团队接受系统操作培训,并通过官网、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客户宣传新的预约服务。 实施上线:选定合适的时间点正式上线在线预约系统,同时通知客户可以开始使用新服务。
C(Check):检查
数据收集:系统上线后,开始收集客户满意度调查反馈,包括预约便捷性、等待时间变化等方面的评价。 绩效评估:通过系统自动记录的等待时间数据,对比改进前后的差异,评估在线预约系统对减少等待时间的实际效果。 问题记录:识别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用户界面的不友好、预约时间分配不合理等。
A(Act):行动
分析反馈: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客户反馈,分析在线预约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调整优化: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调整预约时段设置,优化预约规则,比如动态调整预约间隔、增加高峰期预约名额等,以进一步缩短平均等待时间。 持续改进:将有效的改进措施标准化,形成新的服务流程;对于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挑战,将其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的计划阶段,持续迭代优化。
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中国最大的PMO&PM社区
图来源于网络,交流分享